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频繁被喊“弃剧”的《他是谁》,是观众太没耐性,还是剧组太有野心?
分享至:
 (72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2023-03-29 16:31
摘要:作品或许是创作者与观众互文的结果。

《他是谁》播出已过大半,网上忽然出现一片“弃剧”之声。

“水剧情”“案情混乱”“感情线多余”……在一片质疑声中,我想起这部剧刚刚开播时的惊艳亮相:节奏快、剧情猛,背后还隐隐有着更宏大的洪钟之声。

开年大剧《狂飙》之后,《他是谁》竟然稳稳地接住了——

热度一度稳居灯塔、骨朵、猫眼等数据平台冠军,

优酷最快热度破万的刑侦剧,

刷新2019年来优酷用户拉新、会员收入等多项纪录,

剧集豆瓣开分8.2。

社交媒体“弃剧”声频起

然而随着剧情起承,谜底尚未揭晓,口碑却没能稳住,猫眼平台热度已降至第三,豆瓣评分跌到7.8,似乎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

24集的体量并不算长,为何观众们纷纷急不可耐地弃剧呢?

作为一直在追《我是谁》的观众,这也是我最近的困惑:究竟是如今的观众没有耐性了,还是这部剧的确“高开低走”了?

敢在片场堆真垃圾

《他是谁》开播之时,正逢《狂飙》口碑一路狂飙,剧情都涉及黑白对决,主演又都是张译,难免有人拿来对比。

这一开场,我觉得接稳了。

跳动的数字带着观众回到1988年。

阴霾的天空下,江对岸的大烟囱正冒着烟,近处的荒草地围着各色人物,身着军绿色制服的警察们隐没草丛之中,法医、痕检的白大褂点缀其间。

初出茅庐的主角卫国平被草丛中的东西绊倒,转手就准备去清理,被老警察厉声喝止,“别碰了”“保护现场不知道吗?”——一个愣头青的形象立住了。

初出茅庐的卫国平

镜头转向草丛,露出女性沾满泥土的肢体。几个不同角度镜头快切,让观众看清案件之恶,又营造出了压迫感与紧张感:强奸、割喉、抛尸。

带队的老警察顾卫东一句台词更让观众不寒而栗:“跟2月26日那起有关联吗?”

还是一起连环命案。

作为刑侦题材的影视剧,没有什么比开场一起恶性案件更能拿捏观众的心了。

随即,这起案件就与主角扯上关系。

卫国平在同事陈山河家吃饭,两人的关系案发现场一个镜头就交代了:其他警察呵斥卫国平时,只有陈山河关心他“没事吧”,安慰他自己第一次在凶案现场“差点没吐”。

卫国平的师父是陈山河的父亲,两人都是从大厂的保卫科干事转成警察的。三人饭桌上讨论案子,说就怕下雨,卫国平低语,“因为下雨可以掩盖作案痕迹”。

一句台词,卫国平的形象再丰满一些:这人挺好学,还很谨慎。

随即大雨落下,年轻警察出门巡逻,救下受害人聂小雨,卫国平却眼睁睁看着陈山河被凶手割喉。

序章落幕,故事源头说清了,人物形象立起了,情感关系构建了。

一看进度条,一集的1/4还不到。

我觉得这才是一部合格影视作品该有的方式:以镜头语言推进剧情和人物塑造。通过旁白或第三方讲述来“讲剧情”,那简直就是作弊。

如果说悬疑的起头能吸引观众看下去,那么影视剧营造的真实感则是让人看进去的关键。

服化道当然是还原真实感的基本方法,但这只能算作“皮相”。

《他是谁》在营造真实感上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对日常生活的还原。

从警察们把小包夹在腋下的习惯,到两个刑侦队长背靠背的办公环境——

我记得一个细节,警察要进幼儿园侦查,卫国平提醒大家,“扣子扣好”。那个年代,校园里敞着穿衣服属于“衣冠不整”。

我想起很多观众批评劣质职场剧,“编剧一看就没上过班”。一看《他是谁》的创作团队,来自《警察荣誉》,难怪对警察生活十分熟悉。

比如被许多观众视作卫国平反面的四队队长宋哲,对上唯唯诺诺,对下色厉内荏,结果PK掉卫国平升任副处长。

可偏是这样一个人,审讯碎尸案嫌疑人时,他深知案件对卫国平的意义,主动要求移交审理权;卫国平被纪委调查,在领导面前从不抬头说话的他,直冲副局长顾卫东办公室讨说法。

我想起之前看到社交媒体上一则提问,“体制内哪种人设最吃香”。

投票第一是“能力一般,性格一流”。

“能力一般”的宋哲

又比如省里来的刑侦专家吴克在会上指导破案,卫国平与他起了冲突,拂袖而去。顾卫东问宋哲怎么看,宋哲照着吴克的意见一顿输出,直接被顾卫东反诘:“这是咱们的案子,还是人家的案子?”

那种不同部门间竞争的微妙,味儿有了么?

《他是谁》在真实感方面落力尺度之大,更在于其中案件原型来自现实:

连环割喉案,对应甘肃白银案;

碎尸案,对应南大碎尸案。

以真实案件为基础,处理不好就容易就变成只是“噱头”。但《他是谁》在侦破细节上努力还原。

许多刑侦剧集在破案关键上简略为主人公的“灵光乍现”,但《他是谁》展现了破案的“笨”功夫。

与吴克争执之后,卫国平带着三队的同事前往垃圾山翻找线索。大门徐徐推开,连片的垃圾山让警察变了脸色。

他们不得不发动厂区群众,把垃圾山分成不同区域进行编号,逐一检查。所有人被厚实的口罩挡住口鼻,我却仿佛闻到了刺鼻的臭气。

结果,被刨开检查过的垃圾,逐渐混到一起。他们不得不再推倒一堵墙,把检查过的垃圾先堆往别处。

都是耗时费力的事,哪儿来瞬间的“灵光一闪”。

“垃圾山”是片方找来的真垃圾

中途卫国平带着小徒弟汤志远出去查抛尸线索,一路找到一处下水道。

汤志远先下水。镜头从布满泥浆的盖板缝隙间,俯拍他的头顶缓缓移动,随后一只手抠出盖板缝隙,不断拉扯。卫国平立即搬开盖板,汤志远冒头便喷出呕吐物。

骂骂咧咧的卫国平下水。镜头怼脸拍摄,黄浆搅动的水面,刚好卡住卫国平一个头。待他摸出水下异样,几次深呼吸后,面朝下埋入水中——每一帧运镜,都让镜头外的观众感受到压抑与窒息。

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影视剧的真实感便上升了一个层次。

导演鲍成志跟我的同事说,剧组真的购买了六七十车真垃圾堆运到现场,拍摄时还赶上雨夹雪。

难怪隔着画面都觉得味儿冲。据说剧组考虑过使用特效,但“实景拍出来的真实感是虚拟拍摄无法相比的”。

所谓“质感”,往往就是真实。

格局与野心

我对《他是谁》最大的期待,是这部刑侦剧背后影影绰绰的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

常年失眠的卫国平,会在深夜的录像厅里看片子,画面上,闪过国外科研人员走进实验室的身影。

当取得嫌疑人的现场痕迹样本后,他立即送到省级技术部门,焦灼地等待最新技术的检测结果。

1892年,阿根廷警方利用指纹作为破案证据,在百余年里,指纹一直是定案的铁证。

上世纪80年代,英国将DNA技术投入刑事案件侦破。至80年代末,国内也开始使用这项技术,但真正快速发展要到2000年之后。

而近年来,无论是韩国电影《杀人回忆》原型被找到,还是这部剧的原型案件之一“白银案”嫌疑人落网,都与这项技术相关。

《他是谁》的故事,就发生在刑侦技术迭代变革时期。

传呼机是剧中主要联络工具

技术的进步,亦是方法的变革。

满嘴理论的吴克,是剧中前期很不讨人喜欢的角色。

他几乎处处跟卫国平针锋相对。一上场就是“笑里藏刀”:“果然是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刑警”。然后话锋一转,全盘否定其思路,“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条件……很难迅速地比对出我们需要的受害者信息。”

他提出的办法,是改传统的由内向外为由外向内,在城市设卡盘查。

这样的办法在当时需要动用大量人力。事实上南京碎尸案的确采取过这样的“人海战术”,甚至有报道写“当时南京几乎所有的警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起案件”。

后续案情分析会上,他再次直接否定了卫国平将碎尸案与8年前的割喉案并案的想法。

卫国平激昂地陈述理由,“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破案手段在逐年提升,犯罪手段为什么不能升级换代呢?”

主角光环之下,观众会天然地倒向卫国平。然而他分析犯罪升级看似有理,冷静一想,全是他脑补的。

用吴克的话说,“个人色彩太重”。

曾有刑侦专家跟我说过,当代没有福尔摩斯这样的名侦探,因为技术进步让破案变成一个科学推理过程,而不是个人智慧的展示。

后续剧情果然是卫国平为个人的“轴”付出代价,也打了观众的脸。

顾开岩强调自己的“主审”身份

与吴克类似,另一个与卫国平公开唱反调的是预审科的师妹顾开岩。

当卫国平将嫌疑人薛家键抓捕之后,他喜悦又庄严地换上了制服,“人是我抓的,我审他天经地义”,又提醒师妹审问时“你听我的”。

顾开岩却强调“我是主审”,还要求他改变审讯方法,因为“现在所有证据严格意义上都不能成为证据”,甚至一度将其轰出了审讯室。

就当观众再次站在卫国平的角度,腹诽顾开岩“拿鸡毛当令箭”时,再度被打脸——

顾开岩发现汤志远取证时对证人诱供,且薛家键所犯之罪与卫国平心心念念并试图让其供认的割喉案看起来并无关系。

警察办案也可能存在“恶意”

业务学习会上,吴克提出问题:何为“恶意”?

一圈警察发言之后,吴克点明这些回答“都是针对犯罪分子的”,事实上警察“在办案过程中也可能有恶意”。

“当你在内心认定一个人是犯罪分子的时候,接下来每一个小的线索,只要符合你的逻辑,加固你的逻辑,你就有可能去把它放大、再放大,变成证据。而跟你的逻辑相悖的,再大再明显,你都有可能忽视它、排斥它甚至直接推翻。”

背景音乐在这里点了个重音。卫国平回想起办案过程,用手遮了半张脸,涕泪横流。

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方法变革背后是理念革命。

正如剧中借吴克之口所表达的:“我们破案,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还是错,而是为了追求真相。”

“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

在我印象里,这是国内为数不多认真深入探讨“何谓正义”的影视剧。

我一度认为《他是谁》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侦办碎尸案时有一个插曲:当地失踪女性名单上,有电机厂的工会主席高秀莲。

当时电机厂正在改革转制,当地黑恶势力头目、原机电厂子弟聂宝华,正与厂方周旋收购事宜。高秀莲态度一直强硬,不过她并非碎尸案被害人,而是被聂宝华的手下虎子绑架。

《他是谁》故事发生在1996年,正是企业改革转制、大批职工下岗再就业的高峰,刘欢那首著名的《从头再来》,就问世于1997年。

剧中若隐若现地在表现这样一个生机勃勃又人心惶惶的特殊时期:转型商人的聂宝华,心心念念拿下昔日电机厂;陈山河的弟弟陈浩瀚,染一撮黄毛混帮派,“钱不重要啥重要?”衣冠禽兽“赵公子”,凭借家中关系游走企业做无本买卖;而文化宫的年轻女孩,练习体态才艺,吸引高端相亲者……

刑事案件往往是社会矛盾的极端体现。

近期以这一时期为背景的刑侦、悬疑类题材影视剧不少,《回来的女儿》《平原上的摩西》皆是如此。

尤其是《平原上的摩西》,看似以案件入手,却几乎谈不上悬疑或破案,而是用旁观者的视角、远处的长镜头、淹没对白的街头声音,冷静甚至冷酷地记录着时代变迁。

我本来以为,《他是谁》也能打开这样的格局。

错位的理解

在节奏高歌猛进的前半程,我从社交媒体上看到许多离谱的讨论。

比如在猜测割喉案真凶时,有人认为是吴克。因为专家才会执着于“完美犯罪”,并且有能力在犯罪时不露痕迹。

还有人认为是卫国平的师父、陈山河的父亲陈有贵,原因是他知道雨夜作案可隐藏痕迹,还故意隐瞒高秀莲的失踪,陈山河遇害时“双眼圆睁有着难以置信的痛苦”,甚至有人说“有贵”谐音“有鬼”。

我倒是理解这些离谱的猜测——悬疑爽剧看多了呗。

在这个什么都要更快的时代,许多观众的理想刑侦剧是有固定模式的——一般一到两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尾最好要有反转和悬疑,一条主线故事串联其中,同时主角必须具有一两项特殊技能。

许多观众心中的白月光《重案六组》如此,豆瓣评分从6.9逆袭至7.5分的《猎罪图鉴》如此,还有许多美剧、韩剧也是如此。从这些剧集中,我们了解到刑侦技术的各个分支,痕检、法医、微表情、犯罪心理、刑事画像……

在许多刑侦影视剧里,这些专业技能更像金手指,问题总是迎刃而解,结局迅速反转,最终大快人心。用网友的话说,《他是谁》进入中段,“爽点”太少了。

曾几何时,我们是有耐心在二十多集的体量里只看侦破一起案件的。

1999年的《12·1枪杀大案》豆瓣评分9.3,2002年的《中国刑侦1号案》9.2分。孙红雷出演犯罪分子刘华强,近年来频繁被网友“恶搞”,该剧《征服》拍摄于2003年,豆瓣评分9.1。

《征服》中的“刘华强”因表情包二度走红

从前日色变得慢,影视剧更新也慢。

而如今,网飞的《黑暗荣耀》一夜就放出全集,来不及看还有短视频平台“切条”快速讲解——5分钟就能“听”完一部影视剧。

这仅仅是观众的锅吗?

《他是谁》第八集结尾处,卫国平开始理解、认同“无罪推定”之后,我原以为可以像那些优秀剧集一样,在破案的主线上不断出现这种碰撞与反思。

结果却就此打住,叙事节奏明显转向多线并行,给人观感就一个字——乱。

每一次新线索忽然兴起又戛然而止,随即再开出一条新线索,再穿插卫国平的情感状况,聂宝华、“赵公子”等人的交易……掺杂元素过多,滋味一言难尽。

比如毫无铺垫的新人物胡峰,因制作动物标本的技艺被怀疑是碎尸案凶手,用了两集篇幅描述对其抓捕和审讯过程,结果不了了之,剧情随即推进到卫国平兄妹与邻居王德发的纠纷——这些电视剧播出过半依然看不出关联的情节,不断耗损着观众的耐性。

用网友的话说,但凡某一个环节看漏了,剧情就感觉连贯不起来。但是再回看一遍,又发现这些剧情目前几乎看不出作用。

而在这些细碎的情节中,人物形象不但没有更立体,反而更令人迷惑了。

许多观众不喜欢卫国平的感情戏占太多篇幅

争议尤其大的是卫国平的感情。

为了不让45岁的张译和27岁的陈雨锶扮演角色的感情戏显得违和,主创团队用心地做了许多铺垫:比如卫国平从小就照顾聂小雨,并且将其从割喉案凶手刀下救出等,聂小雨甚至直接叫卫国平“老头”……

原本雪地里以“你站住”代替“我爱你”,点到即止,还能留下些余韵。

旋即就有近一集的时长,在聂小雨落水失踪后,卫国平失心疯出现幻觉,由死去的兄弟陈山河发声,不断呼唤爱人。

我并不反对在任何一种影视剧中谈感情,但感情要服务于主旨,服务于人物。

《他是谁》中,卫国平和聂小雨的感情更像是编剧精心设计的一场阴谋:警察卫国平必然和聂小雨最亲密的哥哥聂宝华有一场终极对决,而聂小雨成了增强戏剧感和冲突性的工具人。

这太刻意了。

卫国平被认为是《狂飙》安欣“翻版”

《他是谁》是《平凡英雄》三部曲的开篇之作,鲍成志强调摒弃能吸引眼球的更大胆的想象力和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回归现实,回归生活,回归平凡的人物,不管是执法者,百姓还是罪犯。”

然而卫国平算是平凡人物吗?

他简直buff叠满了:父母从未出现,妹妹被自己抓捕嫌疑人的朋友误伤至半身不遂,最好的大哥当他面被割喉,小弟因痛恨他而堕入黑道,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成了黑恶势力首脑,爱人却是他的妹妹……

难怪我许多警察朋友都不喜欢卫国平这个人物,谁愿意当个天煞孤星?

爱而不敢,与张译上一部电视剧《狂飙》中的安欣如出一辙。

更让我可惜的是,这部剧前半段所试图展现的视野与格局,在这些纠结缠绕的线团中已无力表现了。

比如聂宝华收购电机厂,作为本剧主线剧情的承载点,原本有太多方式可以呈现背后的时代变化。

然而“冲突”竟然只在陈有贵等寥寥几个人物的嘴里,所有不法勾当竟然只有聂宝华和“赵公子”室内几场语焉不详的对话。

《平原上的摩西》以油画般的镜头无声记录时代变迁和人物性格

相比之下,《平原上的摩西》只要一场几分钟孩子去找搬家玩伴、离异父亲等待孩子的长镜头,就把变化与冲突传递出来了。

就算《他是谁》的前半段,也只用几个空镜、几个动作,就把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勾勒得清清楚楚。

目前《他是谁》还有5集便大结局了。我当然希望最后能将一切“圆回来”,但按目前走势,难度颇大。

我很是可惜,这半场好戏,或许是创作者与观众互文的结果。

栏目主编: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