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近三年公众科研关注度更高,但受不实信息困扰,全球科研信心报告呼唤自信他信
分享至:
 (1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2-12-01 12:59
摘要:82%的人认为在当下信息高度过载时代,他们更倾向于确保自己的研究被同行评议,以增加自己研究的可信度

信息高度过载,网传部分失真,不只是给普通民众造成了“甄别”之难。最新调研发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科研界受访者都认为,近年来不实信息所带来的困扰和问题日益凸显。

1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与爱思唯尔等海内外信息分析机构合作,披露这样一份汇集全球3000多名科研人员洞见的报告——《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可喜的是,全球近三分之二(63%)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来公众对科研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


同行评议被视为科研可信标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份“科研之信”报告由出版《柳叶刀》《细胞》等2700多种数字化期刊的爱思唯尔发起,经济学人集团旗下咨询部门Economist Impact执笔,包括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在内的全球6所顶尖科研机构作为项目合作方,参与了问卷策划、专家访谈和全球行动方案研讨。

疫情下,在线忙。虚拟交互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分享研究信息、与他人互动和讨论研究结果。调研中,55%的中国受访科研人员乐于参与科研相关的在线讨论,高于全球比例46%。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认为,“这就是数字转型时代带来的一个大趋势,它会改变我们的科研范式。”

的确,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更广泛的科研活动和交流创造了积极影响,然而也为科研人员带来科研信息激增甚至过载、甄别可信赖信息难度大的压力。受访中国科研人员中,有53%认可将高质量、可信赖的研究与不实信息分开的重要性,而这一比例的全球平均值更高达69%。

全球范围内,74%的受访科研人员普遍将经同行评议发表视为研究可信度的重要标志。对受访中国科研人员来说,当他们选择引用或分享他人研究时,56%的人将经同行评议发表视为最重要的因素;64%的人将研究方法设计视为最重要的因素;82%的人认为在当下信息高度过载时代,他们更倾向于确保自己的研究被同行评议,以增加自己研究的可信度。

11月20日,小朋友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文创展位前进行认识鸟类的拼图游戏。当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与科学家面对面”科学主题季科学集市活动在上海世纪公园举行。新华社图


科研关注度也带来两大担忧


面对全球性危机,公众寄望于通过科学研究寻找应对挑战、解决危机的方案,将更多的关注投向科学研究和科研人员。在中国,超过半数(56%)的受访科研人员认为近三年公众对科研的关注度,以及公众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关注度均有所提升。受访者认为,科研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在增进社会效益(55%)、影响政策制定(48%)以及提升科研质量(47%)3个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科研工作骤然被放到公众的镁光灯下,也引发了科研人员的担忧。对受访中国科研人员来说,排在前两位的担忧是公众对于科研和科研开展方式的理解不足(52%)和时间压力(45%)。

报告认为,需要建立科学与公众之间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互动平台,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建立公众信任。报告也呼吁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专职科学传播人员作为科学传播新闻官,在社交媒体以及媒体渠道,定期发布能增进公众理解的重要科技进展。同时采用更易理解的摘要内容和用户友好的阅读格式,使决策者、新闻记者和社会公众更容易理解和识别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提升当代科研人员自信与他信


“在《报告》中我们看到,处在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需要获得全社会的更多支持,让科研信息得到更清晰和准确传递。”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表示,“作为科研共同体中的一员,这份《报告》是我们通往科研‘自信’与‘他信’之路的第一步。”

“随着需要使用科研成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更应当对这些科研成果的质量、可靠性和说服力予以重视。”穆荣平教授表示,“我们向科研界发起‘科研之信’讨论,探究科研人员对科研活动本身的‘自信’和对传播科学研究成果的‘他信’。希望能够推动一系列行动,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对于新的报告,全球专家提出方向性建议:科学发展是双刃剑,科研人员要高度关注科技伦理,开展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推动意义的科学研究,做负责任的科研创新。同时,认可同行评审等工作的贡献,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更加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在为增强科研信心层面所做的贡献,在其职业晋升评估时给予认可。此外,积极塑造科研诚信的文化,对于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更好地遵守科研诚信原则。

题图来源:新华社
内图来源:爱思唯尔
题图说明:中国和新西兰科考人员到达克马德克海沟最深点。
  11月4日,在中国“探索一号”科考船上,中科院深海所潜航员邓玉清(中)、袁鑫(左)和新西兰国家水资源和大气研究所科研人员卡琳·施纳贝尔准备进行万米深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