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打下江山的中国共产党,何以守住人民的心?
分享至:
 (7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吉方平 2022-11-03 08:25
摘要:二十大报告学习感悟② | “人民”从来不是抽象的,是14亿个“1”,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去了延安。

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发地。一个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两次瞻仰,两次宣示,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关乎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初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懂得,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这份初心使命,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而一切的一切,归到最重要的两个字,还是“人民”。

一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曾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党的一切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人民至上”,这是一个宗旨,也是一条生命线。

二十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在开幕会现场赢得热烈掌声,在学习讨论中被反复提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当年的延安,曾经不被看好的中国共产党,最终能够打下江山,靠的正是人民的心。

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至今悬挂着“同心同德”四个大字。当年,中共正是在这四个大字的映照下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将“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

这几乎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诀——当年在延安探寻中共崛起之谜的外国记者们,多有这样的发现:80多年前的延安,共产党人“完全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中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衣着和生活都很简朴,除农民外,几乎每个人都穿着同样普通的、用土布缝制的中山装”;与共产党人交谈时,他们总会说起“人民”“中国人民”,最后还要提到“世界人民”……

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提笔写道:“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着我们学。”此前3个月,他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告诉“各位参议员先生,各位同志”,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本身绝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重提了一句当年的老话:“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正如这些年反复强调的那样,“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历史的主动,才能牢牢掌握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一个先进的、群众性的政党,一个有志于民族复兴千秋伟业的政党,会有清醒而坚定的选择。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二十大报告尾声向全党发出的这些号召,再度诠释了“人民”二字的厚重分量。

10月23日,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这天,习近平向中外记者郑重表示:“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无数人联想到十年前的那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十分宏大的宣示,同时是无比具体的承诺。

“人民”从来不是抽象的。“人民”二字背后,是14亿个“1”,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是一份份具象的急难愁盼、甜酸苦辣、梦想憧憬。

“人民至上”,体现于对现实关切的回应、对日常困扰的解决,体现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体现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切实观照。

而衡量一切的根本标准,应当是“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

这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作出的宣示。“以人民为中心”,终究是要守护人民的心、赢得人民的心。赢得了人民的心,未来的漫漫征途,就会有最重要的信心。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董天晔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刊于11月3日《解放日报》,原题为《人民至上,守护人民的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感悟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