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粮食紧缺时代,把我赶出大食堂的父亲,如一道陪我前行的光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叶振环 2022-08-30 15:32
摘要:父爱如同一座山,儿女就是这山上的一棵树——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9年了,但父亲生前那点点滴滴的往事常在我眼前,挥之不去。

记得1969年3月8日那天,我作为一名参军入伍的新兵,随新兵连即将离开崇明家乡。父亲在堂兄的陪伴下,前往南门港码头与我道别。锣鼓喧天,我听不清父亲叮嘱我的话,但看得出,父亲脸上的笑容是强装出来的,他的眼里还噙着泪水。随着队伍开拔的哨声响起,新兵们肩扛手拿行李跨上了海军登陆舰的舷梯,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去,只见父亲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送行的人群中……

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我与父亲远隔千里,尽管书信不断,但父亲依然十分牵挂,先后两次到部队看望我。我转业后长期从事繁忙的机关文字工作(常常加班加点),也很少去乡下探望父母,即使回乡也来去匆匆,父亲并不因此责怪我,相反还嘱咐我安心认真地做好工作。现在想起这些,我既感激父亲,又感到万分愧疚。

父亲生于1928年5月,读过几年私塾。受家族的影响,父亲年轻时能吹笛子、唢呐等民乐乐器,跟随长辈从事庙宇做道场、拜忏和民间牡丹亭、祝寿等活动。在我幼年的印象中,父亲在乡下也算得上是一个写算精通的文化人。父亲温和谦逊、彬彬有礼,是一个与世无争、乐善好施的人。

父亲先后在村豆腐工场和粮食加工场工作,看到和他搭档的人年岁大,他便主动挑重活累活干,尽量减轻别人的工作量。每次搭档身体不适,他就把一天所有的活儿全揽在自己身上。有几次,我看到父亲很晚回家,从头到脚满是粮食粉末,眉毛胡子全是白的,像是一个从风雪中钻出来的人。家里人心疼极了,他却乐呵呵的。有时候,碾米人粗心大意,将碾好的米袋子忘记在粮食加工场,父亲就一次次背起米袋,挨家挨户地送回失主家。

父亲的农活手艺在周边邻居中有点名气,每年春夏之交时,父亲总是义务帮生产队里几位年老体弱的长辈搭白扁豆棚、西红柿架和西瓜秧窝。周围人家办理婚丧喜事和造房修屋,父亲总是有求必应,甚至不叫自到。因为乐善好施,我父亲在村子里总是被人赞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公私分明的“老古板”。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紧缺饿肚子是普遍现象,大人还挺得过去,小孩有点吃不消。那几年,我父亲担任了新办的两个大食堂的会计,我以为他会到公家地里拿一些半生不熟的农作物给我们充充饥,可我想错了。有一天下午放学早,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路边也找不到可吃的瓜果蔬菜,我便去父亲的食堂想找一些充饥的食物。谁知道吃了个闭门羹不算,父亲铁青着脸把我骂了一通,硬生生地把我赶出了食堂。我眼泪巴巴地哭回了家,为此父母在家里大吵了一回。从此,我再也不敢走进父亲担职的那个食堂一步。现在想想,父亲那种公私分明、坚持原则的做法是难能可贵的。

我的父亲虽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在人生道路上只留下六十多个春秋,但在我的记忆里却留下了一道道陪着我前行的光。在我迷茫时,在我彷徨时,或者在我取得成绩时,我总会不自觉地想起父亲,是他曾经的一次次鼓励、安慰和训导陪着我前行。20世纪70年代初,村支书将我在部队入党提干的喜事告诉父亲后,他连续给我写了几封信,信上少有溢美之词,而是谆谆教诲我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不能辜负党组织的培养教育。

父爱如同一座山,儿女就是这山上的一棵树。我们就在父爱这座山上成长,不断地被父爱滋润着,一代接着一代。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本文图片均为新华社概念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