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随遇而安是夏夜弄堂的秉性
分享至:
 (1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孙建伟 2022-08-02 17:18
摘要:从地板上爬起来一看,两片“人背”影赫然在目。现在想起来,那真是血气方刚的青春印记啊。

20世纪70年代的上海石库门弄堂,一览无遗,一条弄堂内住户常常过百,一个门牌号里“七十二家房客”也是常态,人们坦诚相对,彼此熟识。到了夏天,门窗敞开,谁做什么事,几乎都可以围观或被围观。当然,或许那时,个人也没有多少值得藏匿的“隐私”。

家家门户敞开,男人穿汗衫、马甲、平脚裤或者直接赤膊,女人穿方领衫和大短裤,走进走出,毫无违和。各家的小木凳、小竹椅一天到晚都放在弄堂两边,偶尔也有早上没收进屋里的马桶一起列阵。逼仄是逼仄,倒也没谁觉得难堪,遇见了,最多就是说一句“触气”。随遇而安是弄堂的秉性,这也是“大气谦和”的肌理。

对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来讲,最开心的是吃好夜饭乘风凉听故事。这是一道纳凉的精神会餐。

同住我们一个门牌号里的,有个很会讲故事的阿姐,就像后来的“知心姐姐”那样,周围聚拢一堆比她年轻了几岁的男女小孩,都是她忠实的粉丝。讲的是当时流行的“手抄本”。先是《恐怖的脚步声》。这是一个外国故事,跌宕离奇,悬念迭起,惊悚恐怖,很配夏夜凉风,月明星稀。一张悬赏公告,一幢荒芜小岛上的陈年别墅。如果谁能够在指定的房间待一晚,就将获得一万美金的奖赏。但不历经千难万险哪能轻易获赏,然后气氛就出来了。虽然听得毛发悚然,夜不能寐,一帮小孩子还是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后来又听到了《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中国故事听起来更加“扎劲”,因为有了我们那个年龄似懂非懂又神秘莫测的公安和特务,加上阿姐的绘声绘色,常常被故事揪得心惊肉跳。到了八十年代,书本开禁,我才看到了出版社公开出版的同名连环画。

傍晚时分,为了风凉,有些人家端出一个小台面,放上糟毛豆、咸蛋、黄泥螺、咸菜毛豆、冬瓜汤。吃夜饭了。偶尔看见有咸炝蟹、炒鸡蛋、猪头肉、啤酒入席的,经过的熟人就会说一句“侬条件好额”(沪语意为:你家经济宽裕的)。主人就爽快回应,“来来,一道坐下来尝尝味道”。双方都晓得是客套,但这一来一往,实际上比吃啥还要“落胃”。

这个过程中还有小插曲,人们围绕家常或者社会新闻,互相调侃,也会趁机抖出一些“小道消息”,讲的人神兜兜的腔调。即便如此,吃饭照样不尴尬,也可以小老酒咪咪,山海经谈谈,也是一种别具风情的夏季弄堂“饭局”。

悬在木头电线杆上的铁皮罩子小路灯,一年四季昏昏欲睡,到了夏夜,这一份似明似暗,反而担起不一般的娱乐加持功能。

几个中年人就在这昏黄的灯光下摆开象棋,周边还围着一群观者。有意思的是,有个被人叫作“曹操”的,身形高大、赤膊,皮肤白皙,嗓门大,懂棋,却很少跟人对弈,他擅长的是观战中的点评。更有意思的是,观棋不语的圈内规则对他网开一面,他可以随便说,有点“特约评论员”的架势。

我至今没想明白“曹操”这个势大力沉的绰号的含义,也许是他镇得住,或许他确实说的有道理。这个象棋圈子不到凌晨是不散场的,有时我听完故事想钻到里面去看一下,但很快被“大前门”“飞马”“劳动”混合的味道赶了出来。

夏天日长,我还经常看到弄堂里挥汗如雨为自家打造家具的人。吃过夜饭,就在家里拉出一根电线,吊一只200W电灯泡挑灯夜战。好在那时一般没有超过“三天大热”的,夜晚还总有凉风拂来。大人们说,他们是在赶“三十六只脚”,敲结婚“家生”(家什),要在国庆婚期前赶出来。后来我自己结婚买家具时,常常会浮现这一幕,觉得如果早几年的话,我恐怕要有结婚恐惧症了。

我在夏天比较喜欢做的一件事是拖木地板,因为后面紧跟着凉爽的“享受”。房间不大,仅仅十几个平方,拖上两遍,主要是除尘加降温。也算是自己琢磨的消夏之道吧。夏天地板干起来快,干透后,我就直接赤膊躺下,非常舒服。我小时候胖,更易出汗,从地板上爬起来一看,两片“人背”影赫然在目。现在想起来,那真是血气方刚的青春印记啊。然后我喝着姆妈从街道工厂带回来的“酸梅汤”,那真是炎夏中的幸福时刻了。

1977年恢复高考。而后两年的夏日暑期里,我几乎每天吃好夜饭,就独自扛着一把颇有份量的竹椅,携一把芭蕉扇,在弄堂对面马路一个早就找好的位置看书。那时没有专门的高考辅导书,看的多是“野书”。书店刚开禁,那些文史哲社科类的书,吊得我胃口十足。幸亏父母阿姐支持,有了点零用铜钿我就鲜格格奔到新华书店。买不起的,就想方设法借。从晚上六点看到路灯熄灭。亏得有一副好视力,也没有看坏。这是我度夏中内心最充实的时光。

这把竹椅可斜躺,下面还带有一个搁脚,蛮拉风的。它是父亲出差时特地从江西某地带回来的。因为家里只有一个男孩,又恰好碰到要参加高考,这把竹椅就成了我的专座。在等待高考录取通知的那些焦虑的高温日,我经常在竹椅上“躺平”,吹着微微凉风,心情便安宁下来。这把竹椅陪伴我很长时间,被我的汗渍浸润过,从淡黄到棕黄,有了些“包浆”的感觉。我一直把它视作我顺利考上大学的功臣,当然更要感谢的是父亲。

我们弄堂傍着“上海商业第一街”南京东路,入夜依旧喧闹纷杂。现在想起来,在这样的地方看书,还真是要有点定力的,比“两耳不闻窗外事”有难度。因为家里狭小,加上夏夜闷热,看书就挪到了街上。其实夏夜马路上生事频率较高,有时吵有时骂,有时有人“打相打”,甚至有交通事故等等。但我当时对知识的饥渴完全覆盖了对“窗外事”的关心,遇上那些喧嚣,我都是坚守竹椅不动摇。

如今,当我走出地铁二号线南京东路地铁站,走到步行街边那个依旧热闹的点,总会“闪回”当年我居住过的石库门弄堂原址和我躺在竹椅上看书的那个位置——酷暑中就地而躺带着一丝温润的木地板,远胜于空调的穿堂风,排着长队在水果店买黑籽黄瓤的“华东26号”或平湖西瓜,然后在弄堂里唯一留存的一口井里打上井水来“冰镇”西瓜;还有那盏曾为夏夜的底层娱乐有过杰出贡献的昏黄小灯……

这些湿润的记忆袭来,就像身体的气味和汗渍,是另一种无可替代的肌肤之亲。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蒋迪雯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