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那年外地朋友说,你们上海人看似光鲜,居住条件也太……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姚志康 2022-08-13 17:19
摘要:“刘老师,吓坏了吧?他们不是不想在家呆着,在家就像上笼蒸烤,无法入睡,只能来广场上露宿。”

上海话里没有“乘凉”一词,只有“乘风凉”口语。而这个“乘风凉”和“乘凉”的本义也不尽相同,是特指夏季夜晚的纳凉。宋人秦观笔下的“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或者陈从周在《说“屏”》里描述的风情:“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的画面都非常风雅,但四十多年前乃至更早,老一辈上海人记忆中的“乘风凉”实在是一件不算风雅却又无可奈何的“囧”事,回忆起来不免酸楚。

“囧”就囧在市民百姓居住房舍的局促拥挤,不得不在日落后到户外,透气吹风,露宿户外,以此熬过苦夏。

那时候,棚户旧里一到傍晚,日头尚未完全落下去时,家家户户忙着把躺椅、竹榻甚至板凳搁上门板,抢占夜间乘风凉的地盘。此刻,下班回家的人们便在这些“占地盘”的家什之间穿行,要是骑自行车者抖抖豁豁,犹如学驾驶的“小路考”。弄堂人家的盛夏晚饭也必定是在室外解决,因为家里犹如蒸笼炙烤。

夜幕降临,弄堂里一眼望去,男人们光膀赤膊,女人家也是大裤衩短衫,横七竖八在家门口“躺平”。不安分的半大孩子,在乘风凉人堆里嬉戏打闹。喜欢安静的,凑着路灯下的光亮杀一盘象棋,或是耳边放个半导体小收音机听听淮剧、越剧、滑稽戏。

笔者居住的不是弄堂房子,而是本地人的老宅子——周家桥高家巷后宅,即现在的玉屏南路560弄沿街面。本地人家老宅,家家门前有场地,比如绞圈房子还有庭心(天井),无须像弄堂人家忙不迭去占领乘风凉地盘。太阳快落山时,家里大人便会从井里打水浇庭心地坪降温,然后放置竹榻或床板,好让孩子们洗过澡后能躺着乘风凉。大人们要等孩子们安顿好后,把一大家的换洗衣服洗完晾上后,才能拉一把竹椅,摇几下蒲扇乘乘风凉。

比起弄堂人家,本地人家乘风凉似乎更从容一些。记忆中,我的弟弟妹妹们在竹榻上很快睡着,阿奶坐在一旁用扇子驱赶着蚊子。夜深沉了,阿奶把睡熟的孙辈一个一个抱进屋里床上。

十八岁那年的盛夏,我的上海“乘风凉”戛然而止。我来到安徽凤阳的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姚郢插队落户,乡村的“乘风凉”只是男爷们专享,女人天黑后不能上场,因为场上的男爷们全是裸睡,那叫一个“凉快”。入乡随俗,我渐渐忘掉了上海人盛夏日里的“乘风凉”。

1978年7月的一个高温日,已在凤阳文工团工作的我陪同团里一位老同志来沪采购舞台灯光器材。我们乘坐的是合肥至上海的普快列车,抵达上海北站正好是傍晚六点半。走出站口要乘13路无轨电车往曹家渡方向去,必须穿越北站南广场到天目东路上的公交车站。

只见上海北站整个南广场上,密密匝匝全是人,粗略估算足有好几千人。折叠椅、折叠床、竹床、门板、藤椅、板凳,铺排得留下只能单人行走的羊肠小道。别说安徽同事,连我这个老上海也被眼前的阵仗震撼了。同事老刘睁大了眼睛:“为什么是这样的?不在家呆着,跑到外面来乘凉,为什么?”

“刘老师,吓坏了吧?他们不是不想在家呆着,在家就像上笼蒸烤,无法入睡,只能来广场上露宿。”

说给当今00后们听,他们的眼睛也会像当年同事老刘一样睁得老大,甚至还会反问:“为什么家里不开空调?”

那年月,别说空调没问世,普通市民家连一台电扇都没有啊!

我和同事老刘在人堆里小心翼翼地穿行羊肠小道,好不容易才走到公交车站。那年月,上海的旅馆业不发达,出差到沪后由火车站的接待站统一安排。我怕安排的旅社万一离家远了反而不方便,就带着刘老师回家住宿。刘老师见了广场一幕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我看出他的忧心,便宽慰道:“放心,刘老师,我家不会睡在露天地里的。”

13路无轨电车到终点站曹家渡转乘54路公交车,到国棉二十一厂下车,穿过长宁路1827弄里的杨家宅便是高家巷我的家。家人让出大房间给我和客人休息。奔波了一天的我很快入睡,那位刘老师或许是换了环境睡不着,和我攀谈。

我迷迷糊糊,只记得他言语中的核心意思是,你们上海人看似光鲜,其实,居住环境还不如我们小县城。我“嗯嗯”地应答着。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苏唯
题图:解放日报资料照片。内文图: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