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140年前,上海成为世界第三个用电照明的城市;未来“零碳能源体系”是什么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2022-07-29 18:10
摘要:12千瓦的发电机轰鸣着,15盏电弧灯亮了起来。

“1882年7月26日,傍晚7时,南京路和外滩码头挤满了来看“新鲜玩意”的人。12千瓦的发电机轰鸣着,15盏电弧灯亮了起来。有人拿着烟袋靠近电弧灯,看看能不能点燃。这意味着,上海成为中国最早,也是全世界继巴黎、伦敦之后第三个使用电能照明的城市。”

这是今天召开的“绿色电力、美好生活”高峰论坛上播放的一个片段。这一论坛也是为纪念中国有电140周年而举行。140年间,中国电力系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能源格局又是怎样一幅蓝图?

电弧灯。

【140年前,电弧灯照亮上海】

1879年10月21日,在爱迪生的实验室,成功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1882年(光绪八年),英国人R.W.Little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上海电气公司 ,用一台12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宣告上海成为中国最早,也是全世界继巴黎、伦敦之后第三个使用电能照明的城市。

从上海开始,中国的各大城市相继有了电。辛亥革命前,中国共有80座电厂、3.7万千瓦装机。1924年,装机12.1万千瓦的上海杨树浦,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电厂。1949年,全国年发电量仅为43.1亿千瓦时,这就是旧中国的电力家当。

1929年,远东第一大电厂——杨树浦电厂的厂景。

新中国成立后,电力事业迎来新生。到1978年,全国装机增加了30倍,达5712万千瓦;发电量增加了59倍,达2566亿千瓦时。改革开放,让电力事业进入飞速发展新阶段。到2012年,中国电力装机跃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力行业坚定不移投身能源革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碳效果逐步显现。

1929年,远东第一大电厂——杨树浦电厂的厂景。

在上海这个中国革命和电力事业的发源地,电力革命与迭代日新月异。在浦东,国家电投建设的前滩综合智慧能源站,拥有亚洲最大蓄能水槽,实现冷热电联供和智能全站化,为世界级新商务区约217万平方米区域提供高效环保的绿色能源;在闵行,上海电气与国网上海电力联手打造集“风光储充控”为一体的项目,为未来工业园区统一智能管控、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新标杆;在崇明,申能以绿色能源赋能碳中和示范区建设,以“农光储一体化” 和“渔光互补”补充微电网,描绘着“零碳绿电”的新图景。

【零碳能源系统】

140年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结构一直以燃煤发电为主,随着化石能源越来越少,未来,能源结构体系将发生怎样的转变?

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黄震认为,由于化石能源发电的特点是确定性、可控连续供给,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是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因此需要重构能源体系——建立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能源系统。

在江苏盐城大丰地区,国家电投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海上风电项目。

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达44.8%;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29.8%。全球排名前10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中,中国占8家;全球前10风机整机制造企业中,中国占据半壁江山。

上海前滩能源中心外观。

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体,化石能源和核能将成为保障,构建“零碳能源体系”。也就是说,化石能源发电+CCUS将成为标配,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零碳排放利用;而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气电和煤电是补偿风、光间歇性的重要手段,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提供保障性电力和电网灵活性。

上海电力西岸传媒港项目示意图,地下是供能的能源中心。

同时,再电气化将成为碳中和重要路径。2018年全球电气化水平或者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9%,我国为25.5%;预计到2050年全球电气化水平将高于50%-70%。根据IEA研究结果,2060年25%的碳减排来自电气化的贡献。加速零碳电力供给,“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加快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再电气化,实现各行各业的脱碳和零碳。

栏目主编:黄海华 题图来源:电力股份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