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集结中外顶尖专家,上海音乐学院培养中国交响乐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2022-07-25 21:11
摘要: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

近年来,中国交响乐市场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国内职业交响乐团已达80多家,中国演奏家、中国交响乐作品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然而,学术研究不够深入,艺术普及不够广泛,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

7月25日,“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在沪开班,对症下药,补上目前中国交响乐发展的短板。这是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

翻开课程表,可以看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法国作曲家特里斯坦·缪哈伊(Tristan Murail)等国内外交响乐创作与研究领域顶级作曲家、理论家,媒体编辑、记者的名字。他们将在线上线下参与教学,为学员答疑解惑。

今天需要怎样的交响乐研究与评论

“新时代中国交响乐创作理论与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主要课程包含中国交响乐的海外传播与国内推广、中国交响乐指挥策略与经验、中国交响乐创作中的传统文化与民族元素、百年中国交响乐创作研究与评价等。

国家艺术基金监督专家陈东希望,项目能以如何研究和评论新时代中国交响乐为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实施进阶式人才培养计划,助力中国交响乐创作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旭认为,当前,文艺创作要把好“方向盘”。“当新的文艺生产方式、新的文艺形态不断涌现,文艺新现象、新思潮层出不穷,亟须具有穿透力和阐释力的文艺评论提供正确认识、发出权威声音。”

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也十分重要。“从作品出发,坚持严肃客观的评价态度,秉持辩证的、实事求是的、以理服人的批评精神。”徐旭说。

增进评论家与创作者的对话

7月25日下午第一堂课,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任周湘林讲授,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阐述了《民乐协奏及城市题材交响乐创作》主题。接下来,著名指挥家卞祖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曲之一陈钢、获得格莱美奖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提名的首位华人作曲家周天等都将一一与学员们在线上线下见面。

专家委员会严格筛选了30名学员,大多拥有博士学历,有的已是大学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博士盛汉说:“‘当代交响乐的中国化/中国实践’是当前中国音乐批评的核心对象。”

盛汉认为,交响乐是相当复杂的艺术形式,因此相关评论的难度、深度、向度都相当复杂。“目前,相关的批评理论建构还有待深化,评论家与创作者的对话也有待加强,此次培训邀请到的一流专家团队为上述两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项目负责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钱仁平教授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带着问题意识,以研讨会的形式与授课专家交流、互通。他要求每位学员都要在课堂上完成一次课程综述,还要提交一篇论文。优秀论文和评论文章计划结集出版,为中国交响乐的理论研究和评论注入新鲜血液。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上海音乐学院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