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直击夏商周珍贵文物上海“开箱”:数千年前青铜神兽舌头竟和乐高一样安装?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2022-07-25 18:52
摘要:未来上海博物馆的“何以中国”系列展览将与多地合作,持续数年,不断推出新展。

今天13时42分,多名工作人员正围绕在一个半人高的大箱子边,“开箱”一系列珍贵的夏商周时期文物——即将于本周六正式向公众开放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展之中。

这场由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主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将展出来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余家文博单位的200余件(套)夏商周时期的文物,其中不乏这些文博单位的“镇馆之宝”,也有不少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物。

文物是这样被层层“开箱”的

13点42分,三名工作人员拆掉大箱上的螺丝钉,抬开上方和前方的盖板,从铺满海绵的箱子内抱出一个个小箱子。其中略大的一个箱子30厘米见方、约80厘米高,两名工作人员再拆开这一箱子,拉开层层叠叠的海绵,再从中抱出一大一小被防潮软纸裹起的包裹,剥开层层包装,露出蓝绿色的一角,原来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妇好鸮尊。

据介绍,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这一鸮尊高45.9厘米、口长16.4厘米,两只眉毛高高立起,两足和下垂的尾巴则构成稳定的支撑。猫头鹰的脑后部则是可以打开的器口。在铺上软垫的工作台上,工作人员将分开包装的后脑部分与鸮尊身体拼接在一起。这一造型奇趣、纹路绚丽的青铜器被认为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是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

陈杰在检查妇好鸮尊

据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介绍,这一鸮尊于1976年在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为商代晚期文物。妇好虽不见于史书文献,但在出土的甲骨文上却多有记录,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也有她相关的铭文。鸮尊内的铭文也有妇好字样。根据这些记录,妇好是商代一位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曾攻克周边诸多方国。

将妇好鸮尊在展台安顿好之后,13时58分,工作人员继续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开箱”当天第二件文物,同样是一尊青铜器。“这件文物龙头虎身,背上还有一大一小两条龙。”陈杰介绍,这件青铜器不仅造型奇特,功能也存在争议,业内以“神兽”来命名。陈杰介绍,这尊镶嵌绿松石神兽于1990年在河南淅川徐家岭M9出土,本是一对,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就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借展的这一件。

工作人员从大箱子中抬出小箱子,又从小箱子中端起5层面积较大的海绵,再拆开8层较小的海绵,才将5件被防潮纸包裹的文物部件捧上工作台。随着纸张被剥开,铜绿镶嵌绿松石的部件逐渐显露:其中最大的一件高约40厘米,是神兽的躯干;最小的一块只有不到10厘米,是神兽的舌头。两名工作人员先将舌头卡进神兽嘴里后又用鱼线固定,再将剩余部件放进垫有海绵的文物推车,转移至展台上继续拼接。

神兽的舌头被固定好

记者发现,这些青铜器部件的接口处呈“凸”字形,与如今流行的积木、模型等卡口十分相似。“这些需要拼接的青铜器的卡口处与榫卯结构类似,拼接上去即可固定。”据工作人员介绍,虽然这些文物展出前拼接会借助不损害文物的粘合物加固以确保安全,但其本身结构也较稳定,而且这尊神兽很可能采用的是失蜡法来铸造各个零件,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当时的工艺水平。

当这尊神兽在展台上再现英姿之后,工作人员用吊车将与展台匹配的玻璃展柜举起,尽管吊车吸盘已固定住展柜,仍有两名工作人员从两侧扶握,让展柜缓缓贴近展台。就在即将触碰展台之时,工作人员再手动微调,将展柜卡进精准的位置。“这个过程在业内叫做‘封箱’。”记者在现场看到,仅调整玻璃柜位置就持续了近10分钟,工作人员坦言,“是为了文物安全和展陈效果。”

神兽“封箱”

相比前两件体积较大的文物,第三件“开箱”的文物则被安放在锦盒之中——这件跽坐人形玉佩高5.6厘米、宽2.8厘米,却清晰地雕刻出人物的发型和服饰花纹。人物双膝着地,臀部坐在小腿上,手部向内放在膝盖上。“这件圆雕玉器非常珍贵,雕刻的细节对我们研究当时人们的发型、服饰和坐姿都有帮助。”据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介绍,以人物姿态为例,在椅子还未被发明的先秦时期,跽坐是符合礼数的标准坐姿,与跪有着细微的差别。

褚馨将跽坐人形玉佩固定在定制展架上

跽坐人形玉佩与鸮尊同样出土于妇好墓,此次展览上还有数件重量级展品来源于此。妇好墓在殷墟中虽然墓室不算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文物1900余件,其中玉器就达700余件。“妇好应该是爱好玉器的女性,墓中还有比她生活时代更早的玉器。”褚馨介绍,尽管妇好墓中的玉器数量不少,但圆雕的玉人只有几件。为了迎接这件文物,上海博物馆定制了专门的支架,让观众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细节。

据悉,“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个特展,特展名称“宅兹中国”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铭文里的“中国”是方位词,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国之中央,指的是今河南洛阳一带。未来上海博物馆的“何以中国”系列展览将与多地合作,持续数年,不断推出新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独树一帜,绵延至今,是如何形成发展的?”陈杰透露,上海博物馆将通过文物,激发观众的民族豪情。

栏目主编: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