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只要铃声一响,就知道是居委干部来了!武康大楼下,这把铜铃摇了70年
分享至:
 (5)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冯联清 2022-07-18 16:15
摘要:社区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宝贵传承。

在上海市中心闹中取静的湖南路、武康路、淮海中路,三条马路合围而成的地带就是徐汇区湖南路街道武康居民区。这里因百年历史的武康路、武康大楼得名,而每当遇到高温暴雨、蚊虫侵扰、台风过境以及近年来的疫情防控需要时,弄堂深处总能传来居民区干部们手摇铜铃,请居民们注意安全、防疫防灾的温情提示。

而今,“武康铜铃”已经有了足足70年历史,是武康居民区一代又一代社区干部联系居民、回应诉求、解决问题的载体与象征,润物细无声地守护着居民区的一方平安。

铃声缘起

今夏,上海连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在武康居民区,一位90多岁的老伯因年事已高无法下楼去医院更换导尿管而痛苦万分。正当老人和家人为此焦急时,忽然听到楼下响起了熟悉的摇铃声。

“是柏书记来巡查了。”听到武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柏祖芳走街串巷时常伴的摇铃声,老伯的儿子立即将家中情况告诉了对方。柏祖芳马上与居民区内一位医生联系,没多久,对方就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赶来,麻利地为老人更换了导尿管,及时缓解了老人的痛苦。面对高温天里已经热得像“汗人”一般的柏书记和医生志愿者,老人一家都非常感动。

柏祖芳摇铃巡查社区   冯联清 摄

在武康居民区党总支办公室里,一把硬木柄的铜铃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柏祖芳介绍,这把铜铃已经在居民区足足摇了70年,即便在通讯发达的当下,居委会有重要通知,仍会通过摇铃来告知居民,与微信群、电话等结合,确保通知到位、不落一人。

今年已经90多岁的孙玉珍,1953年进入武康居委从事治保工作。她回忆,当时的居委工作主要围绕宣传、治保、调解和卫生等方面展开,居委干部大多是尽一份义务,不少女干部都历经过上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参加社区工作时还都扎着小辫子。孙玉珍28岁进入武康居委工作,后来担任了居民区书记,在她任职期间,居委会已经有了这把“小铜铃”。

一位今年已过80岁高龄、从小住在武康居民区的老人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武康路沿线的弄堂里就有了居委干部早晚摇铃的传统,提醒居民“除蚊灭蝇”“小心火烛”。弄堂深处时不时响起的铃声,伴随他从孩童变成了老者。

“武康铜铃”    冯联清 摄

冬去春来,岁月更迭,居民区的干部换了几任,但“当、当、当”的铃声却几十年未变。柏祖芳说,铜铃声不仅伴随着居民区干部们走街串巷,也见证了一代代基层工作者精心排摸居民情况、倾听百姓诉求、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身影。“只要居民真的有急事,不管白天黑夜,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尽己所能帮居民解决。”

遇到台风暴雨天气,或是寒潮来临,铃声会更加频繁地响起。“关好门窗,移进花盆,防止跌落伤人……”通过摇铃和走访,小区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都被一一登记在册,落实了帮扶政策。遇到极端天气,铜铃也同居委干部们一同“站岗”,守护居民区直到预警解除。

“老弄堂不少楼栋都是煤卫合用,邻居之间难免有磕碰纠纷,但听到摇铃声,大家都知道‘居委干部来了’,找我们说理、调解,最终基本都能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柏祖芳说。

风雨同路

武康居民区内最著名的地标,无疑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武康大楼。面对这样一座兼具烟火气与传奇性的优秀历史建筑,如何还原它的历史、留下老房子的灵魂,成为武康居民区党总支在日常工作之外的一道特殊课题。

画面中锐角形状的建筑就是武康大楼

为此,柏祖芳和同事们牵头建立了武康大楼“楼管会”,通过社区干部摇铃走访,在居民中集思广益,不仅推动了武康大楼的口述历史顺利完成,也为大楼保护以及楼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建立了及时有效的沟通治理平台。

2018年,武康大楼周边区域架空线入地合杆工程启动,第二年又启动了大楼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保护性修缮。在此期间,无论是开挖、封路对居民出行造成的暂时影响,还是更换空调架、检修管道时挨家挨户通知居民,熟悉的铜铃声总会时不时响起,居民们也把社区干部奔忙的身影和大楼周围的变化看在眼里。

近年来,在社区走访中柏祖芳和同事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居民用上了手机和微信。尤其是疫情以来,一个个微信群成为联系居民和社区的重要纽带。但即便人们在家中动动手指就能互通有无,弄堂里的铜铃声仍旧被不少人挂念。

外立面修缮中的武康大楼

“听惯了熟悉的铃声,只要一响起,我们就知道是居委干部来了,可以马上去反映意见,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情况。”一位老年居民这样告诉记者。老弄堂里还有许多并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人,他们依然习惯与“摇铃”干部面对面地互动交流。

在柏祖芳看来,武康居民区坚持了70年的摇铃传统,已经与居民有了如血肉般的紧密联系,“这样的好习惯不能放弃。”眼下,她和同事们轮班在社区巡查时,依旧会带着铜铃,边走边摇动几下,与闻声而来的居民拉拉家常,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社区里的中小学生在放暑假时,也会来居委会参与社会实践,摇着铜铃深入里弄,作为小小志愿者记录下社区的点滴变化。

“这枚铜铃是居民区发展变迁的见证,也见证了一代代居民区党组织‘领头雁’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为民情怀,是社区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宝贵传承。”柏祖芳说。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徐汇区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