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银行也“怕”电信欺诈?AI技术入场,探索解决金融机构反电诈新难题
分享至:
 (1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22-06-30 17:46
摘要:为全面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出来自科技企业的贡献。

疫情期间,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氪信科技与上海的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上线了一款基于交易人工智能(Transaction AI,下简称“TAI”)的反电信欺诈产品“领航”,可帮助用户识别金融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6月29日全国反欺诈宣传日当天,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下简称“IDEA研究院”)举办的“AI如何助力构筑反诈高墙”线上主题沙龙上,氪信科技CEO朱明杰讲述了人工智能能够为防范金融风险做出的贡献。

据统计,2021年全国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39.4万件,涉案金额达到3291亿。“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GOIP、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黑色产业链也在同步更新升级犯罪工具。”

浦发银行信息科技部大数据应用中心负责人周骏介绍,为了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银行一直在努力构建防范电信诈骗的防御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犯罪比如偷盗等持续下降,但是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则层出不穷。“我们也想与AI科学家们探讨,金融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能否携手,主动出击、技术加持、快速应对,更加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他表示,在金融场景,培养一名有经验的风控专家至少需要5年,而基于专家经验的传承、收集、汇总和整理归纳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应对作案手法层出不穷的电信欺诈,金融机构始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银行的风险专家发现,一些电信欺诈账户现在会购买理财产品,使得账户的隐匿性更强,因此需要通过AI技术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反电诈新难题。”

对于数据的互联互通,IDEA研究院AI安全普惠系统研究中心专家王嘉平讲述了一个案例:银行遇到第一次提交贷款申请的公司,仅从对方提供的数据,很难有效做出判断“到底贷还是不贷”。然而,若要整合其他行业的数据,比如从通信运营商获取企业数据,就可能引发人们最担心的隐私数据被侵犯、滥用等问题。“隐私计算”技术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些银行目前也在搭建隐私计算的产品和框架,用于多方的数据生态合作,电信诈骗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场景。”周骏介绍,银行通过与运营商、公安部门、监管机构等展开合作,对部分密态数据进行共享,也可提升反电诈的精准度和覆盖度。

为此,氪信科技团队研发了名为“交易人工智能”(TAI)的框架技术,对金融场景中常见的交易数据、序列化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出“有用数据”和“无用数据”,帮助金融场景中的交易环节能兼顾智能化与安全两大诉求。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不需要改变代码,也不用改变数据存储逻辑,用户就能使用‘领航’对接现有数据库,未来运营商希望更快提醒用户谨防电信诈骗,或者银行希望能提醒同行防范类似风险,都有望实现。”朱明杰说。

近年来,氪信科技利用面向金融场景的人工智能TAI技术,帮助金融机构从“人工+规则”升级到智能化决策,建立了“数字灯塔”生态链平台。记者了解到,“数字灯塔”由IDEA氪信实验室提出,通过隐私计算等技术,联通公安、电信和金融机构等多部门的信息数据,形成反电信欺诈的数字化智能网络,借助AI算法辅助专业决策,提高对电信欺诈的识别和预警。

“希望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判风险,为全面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出来自科技企业的贡献。”朱明杰说。

栏目主编:唐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