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让习近平“一直都很关注”的为何是这件事?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程艳 2022-06-30 06:21
摘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粮食生产,我一直都很关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不仅事关14亿人的口粮,更是战略资源领域全局安全、系统安全的集中反映,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推进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端牢中国人的饭碗,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坚持战略思维,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决定了粮食安全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他高屋建瓴地指出:“对粮食问题,要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从战略上考虑的。”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做到高瞻远瞩,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掌握国家发展主动权。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绷紧“端牢饭碗”这根弦,数量质量一起抓、产量产能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把抓好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第二,坚持历史思维,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历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发展以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饥荒,而当今中国粮食产能稳定、供给宽裕、市场平稳,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我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6.5%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目前,中国基本实现谷物自给,但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国际粮食贸易正成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双循环格局下,做好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既需要全球化思维,又应重视本土化实践,走出一条既要以我为主、独立自主,又要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

第三,坚持辩证思维,正确认识中国粮食安全形势。辩证思维是一种注重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深刻阐释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农情和发展大势的深刻研判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是粮食安全仍存在隐患,粮食供需仍是“紧平衡”状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要清醒认识粮食安全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同时在应对风险中进一步积累对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规律性认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第四,坚持创新思维,加快种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什么要强调民族种业自主自强?多年来,种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据农业农村部资料,“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国家间科技竞争空前激烈,农业科技特别是生物技术前沿科技制高点竞争更是异常激烈。随着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制度的不断完善,谁抢先占据了农业前沿科技制高点,谁就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追随者就可能会失去主动权。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必须确保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第五,坚持法治思维,强化粮食安全依法治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根本性作用,提出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目前,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尚存在法律空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我国急需出台一部保障粮食安全的专门法律,以统筹推进粮食安全依法治理工作,保障粮食安全落到实处。同时,建议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组织起草《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压实中央储备管理主体责任和区域粮食安全主体责任,以及承储企业主体责任和各方监管责任。制定《加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管理条例》等有关条例和决定,厉行节约。在粮食安全治理上,坚持法治思维,以良法促善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第六,坚持底线思维,严守耕地安全生命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历史经验显示,只有牢牢稳住粮食产能,我们才能从容不迫地推进我国经济的深度转型、换挡升级;只有牢牢稳住粮食产能,我们才能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争取空间和时间,提供“大后方”的强力支撑。因此,决不允许在耕地上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否则,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耕地红线不能践踏,保护底线不能突破,守住了耕地红线就是守住了安全线。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科研室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