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武康大楼,在上海“建筑可阅读”中焕新
分享至:
 (1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宝花 2022-06-25 10:22
摘要:让上海人更爱自己的城市,让海内外游客更爱上海。

在上海交通最繁忙的淮海中路、余庆路、天平路、兴国路和武康路交会处,一座状如巨轮的砖红色8层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座由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操刀设计的建筑,正是在诸多社交媒体上大热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武康大楼。

见证了近百年上海城市变迁的武康大楼,曾吸引众多文化名人入住。伴随城市发展,武康大楼上空一度遍布繁密的“蜘蛛网”,建筑外观也显露出岁月的沧桑。近五年来,架空线入地、“修旧如旧”全面修缮、街区微更新等大动作,令武康大楼在上海的“建筑可阅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武康大楼不仅是海内外游客心中与南京路步行街、外滩等齐名的上海“打卡”点,在上海市民心中的意义也非同一般。5月底6月初,上海城市逐步“重启”之际,朋友圈里流传最多的“自拍”之一正是以武康大楼为背景。蓝天白云、梧桐叶和武康大楼,已成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之一。

连续三年三次“焕新”

20219月中旬的一个上午,武康大楼斜对面的咖啡馆前,来自广州的游客蔡琦和闺蜜在正对武康大楼的户外餐桌前坐下,点了色拉、面包、三明治、甜点和咖啡全套,边吃早午餐边打卡拍照。

此前,蔡琦从社交媒体上知道了武康大楼,顺便搜索了大楼周边的餐饮店。当天6时,她和闺蜜打了“飞的”来到上海,第一站就是来武康大楼前吃早午餐,然后去永康路品咖啡、傍晚欣赏外滩夜景,再乘坐深夜的航班回广州。

如此“任性”的打卡之旅,只因武康大楼而起。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楼不仅有着大气、独特的外观,更承载着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是一本值得细读慢品的建筑之书。

1924年,武康大楼在五条马路交会处落成。作为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大楼曾吸引众多上海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入住,新中国成立后又住进了郑君里、赵丹、孙道临、黄宗英、秦怡等电影和文化界名人。

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是,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正式问世前曾在武康大楼响起,由当时居住在此的电影明星王人美在钢琴上弹奏试听。1935524日,电影《风云儿女》正式在上海的电影院上映,作为电影主题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慷慨激昂,很快传遍全中国。

见证城市变迁的过程中,武康大楼上方的“蜘蛛网”越来越密。2018年,上海启动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作,武康大楼所在地纳入其中。经过近一年艰苦奋战,实现“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大楼上空重现疏朗的天际线。

2019年,上海对武康大楼进行全面修缮,造型、材料全部遵循原有建筑的风格和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当时,调集而来的百名能工巧匠对大楼的每一块砖、每一处装饰细节进行了详细考证,形成了万余张草图,“修旧如旧”只为再现经典建筑原有风貌。

为给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202010月起,武康大楼街区又开启“微更新”模式,以天平路淮海中路口的锐角区域作为武康大楼的最佳拍摄点位,将该转角空间向外拓展3.6米,形成一个500余平方米的“源点”广场。在这里,市民游客可以不受车流干扰尽情拍照,也可通过广场地面360°的旅游指引信息,到宋庆龄故居、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等周边优秀历史建筑参观,“建筑可阅读”空间内涵进一步拓展。

精心打造“点线面”业态

来到武康大楼街区,值得人们“打卡”的,不仅仅是建筑外观。如今,武康大楼底层的商业业态十分丰富,有美发厅、咖啡店、冰淇淋店、书店,斜对面的武康大楼邮政所还可以喝咖啡、购买文创产品……

立体和多维度的业态,筑成了武康大楼及其周边“点线面”结合的文旅消费资源矩阵。游客可以在这里观景、休闲、购物,居民可以来老牌美发厅打理时髦的发式。如此主客共享的业态布局,背后同样经历了一番精心打造。

20218月,伴随着红色幕布徐徐拉开,在市民眼中消失了20多年的紫罗兰美发厅重回武康大楼底层,老字号重回老地方,“紫罗兰”开始了焕然新生。

始创于1936年的紫罗兰美发厅,在当时的消费者心目中是一家引领潮流风尚的老字号,也与武康路周边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著名作家巴金曾在武康路居住了半个世纪,在《巴金全集》中,紫罗兰美发厅被提及过不止一次。如《巴金全集》第二十六卷中曾记载:“三十日(阴、雨)八点三刻前起。十点去武康路邮局寄书,到紫罗兰理发厅理发,等了将近一小时。十一点三刻散步回家。”

这里的每一家小店,看似不起眼,其实都颇有来历:网红老麦咖啡馆,是上海知名的复古咖啡馆之一;音乐主题的元龙书店,是上海古典音乐圈的一个符号,其顾客群不仅包括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琴童家长,曹鹏、汤沐海、谭盾这样的音乐大家都是书店的常客;大楼底层的小店内,还可以买到武康大楼外观造型的冰淇淋……

外观和业态的升级换代,为武康大楼赢得了更多值得驻足的理由。全新亮相的武康大楼邮政所,也成为武康大楼附近一个新的打卡点。这座“迷你”邮政所长期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原本只提供收寄包裹信件、代缴水电煤费等常规邮政服务。变身为“建筑可阅读”主题邮局后,人们可以在这里喝喝咖啡,购买《遇见武康大楼》口袋书、武康大楼明信片等文创产品,绿色邮筒和邮政车纪念品也带来了满满怀旧感,承载了更多与上海有关的城市记忆。

深读周边街区的“引子”

在国家特级导游、“建筑可阅读”志愿者联盟顾问专家朱懋耀看来,武康大楼不应仅仅是一座“网红打卡”建筑,更应是引领市民游客进一步深读历史建筑和周边街区的“引子”。

“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内汇集了61处历史文物建筑、47处文化资源,涵盖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等优质历史人文资源。

作为一条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在休闲功能开发过程中,充分兼顾文化原真性的保留和对原住居民生活的保护,形成“可沉浸的街区、可阅读的空间、可留恋的记忆、可珍藏的体验”的全域式景区。今年2月,“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在这一遍布梧桐树和老洋房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人们不仅可以品读建筑、享受休闲购物之趣,还能欣赏众多文化演出活动。“武康路探访洋房”大受青睐;《武康路19号》“城市漫游”沉浸式演出,一经推出即广受赞誉;以武康大楼和话剧艺术中心南北两极为节点,近半数创业文化和餐饮娱乐业态聚集在距极点中心200米范围内,方便市民游客观赏武康大楼和欣赏文化演出前后开展休闲娱乐活动……海派文化之源的深厚底蕴,数不胜数有故事的历史建筑,为街区带来了独特的资源禀赋,也为先锋戏剧的诞生提供了文化背景与优质受众的土壤。

历数武康大楼及其所在街区的变身历程,一位深度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士如此评价:“武康大楼及其周边的深度开发涉及规划、建管、房管、文旅、绿容、公安、街道等部门的长期付出,是各方通力协作的结果。通过打造更好的街区环境和城市文化,让上海人更爱自己的城市,让海内外游客更爱上海,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城市新地标 幕后】

“打开”建筑看游读听

当市民游客走进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沉浸式体验参观、扫一扫墙上的二维码,建筑的过往故事、城市记忆一一展开,城市文脉得以传承。可看、可游、可读、可听,已成为人们到访优秀历史建筑的最佳理由。

放眼上海,越来越多的建筑正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打开,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游览、阅读。去年底,经历一番大修后的上海展览中心拆除围栏对公众开放,市民游客可以徜徉在建筑周围整修一新的花园小景中,细读这座跨过60多年风雨的优秀历史建筑;作为上海近代工业的建筑符号,有着140余年历史的杨树浦水厂经历一番保护、修缮和再利用后,不仅保留了供水功能,还增加了休闲娱乐、教育展览、文化旅游等复合功能。

目前,上海“建筑可阅读”范围已覆盖全市,开放建筑1056处,设置二维码2957处,生动诠释了“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新理念。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