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是源于西方的理论,为何能在中国扎根?
分享至:
 (15)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珍 王金伟 涂瑞梓 2022-06-22 06:31
摘要:只有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才能正确有效地把握汲取中华文明的精神宝藏。

6月18日,第19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海论坛在沪召开。与会者围绕“唯物史观中的人类文明互鉴与中华文化自信”这一主题展开线上研讨。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副院长宗爱东,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指委主任委员、上海大学王天恩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国建主持。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引

与会者指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我们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允熠教授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唯物史观建设,深刻意识到“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并将唯物史观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具体实践。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要重视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要重视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源于西方的理论,为何能在中国扎根?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认为,从文化角度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契合,如集体主义、天下为公等。中华文明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天人合一”与“家国一体”是基本的文化基因,是具有强大内在凝聚力与外在包容力的文明。同时,中华文明也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发扬光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在当代的伟大发展,同时也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元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咏教授认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才能正确有效地把握汲取中华文明的精神宝藏。挖掘整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命脉,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有助于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华智慧。

人类文明互鉴的丰富实践

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华文明复兴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时代命题,需要推动不同文化交流范式的转型,以有效协调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认为,由于中西“比较式对话”的历史限度与文化发展现实需求的转化,“合作式对话”的价值理念应运而生,并积极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方案之中。“合作式对话”凸显了中西文化相容相长的价值共识,内含“文化意识”“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建构方面具有正向价值。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世甫教授认为,“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面对一系列的世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互鉴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唯物史观,从世界历史视角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跳出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坚持历史辩证法,共建共赢共享,最终实现世界繁荣发展。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海江教授认为,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人类文明多元并行的认知图景,传递了亲、诚、惠、容的价值取向,明确了对本国本民族文明自觉自信的底线思维,指明了“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规制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案。这些具有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在破除二元对立思维的同时,也明确划定了与“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同质论”的话语边界。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邱仁富教授认为,文明是开放的,推动文明发展需要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要充分尊重世界不同文明,推动文明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文明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文明互鉴的核心在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生发展。要有一双“慧眼”充分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优点、特色,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可借鉴之处,通过多元合作,推动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互鉴中增进理解,走向共同繁荣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福寿教授认为,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反映了世界文明史演进的正确方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价值基础。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能级提升、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坚持开放包容则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内在密码。

文化自信的中国逻辑

“坚持中国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宏大叙事方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时代彰显。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认为,道路自信归根到底源于文化自信。我们之所以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满自信,具有坚定而深厚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植根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与此同时,中国道路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开辟的,其本身彰显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黄伟力认为,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或文明视为平等的主体,从而形成健康理性的互鉴心态,既不妄自菲薄,又不一味排斥;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建立起明确的主体意识,根据既有传统和发展要求,从其他民族的文化或文明中汲取为我所需的有价值元素,在互鉴中充盈而不是迷失自我;只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勇于直面自身文化传统中存在的缺陷,兼容并蓄其他文化或文明中的优秀元素,从而开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明形态。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国娟教授认为,只有善于通过文化交流互鉴促进自身文化发展并实现文化发扬光大者,才能不断铸就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是因为,文化自信有其形成过程,它必须经历文化的自我塑形、自我发现、自我确信等,而“交流互鉴”则始终贯穿其中,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两个和解”的经典阐述为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思维,主张“天人合一”,并构筑了一整套人际和谐相处的形而上反思模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共处。

本次会议由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指委、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的1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