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在张江科学城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总书记,李儒新院士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话
分享至:
 (91)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22-06-20 06:31
摘要:时隔三年多,又有什么新的感悟

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来说,2018年11月6日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就在张江科学城展示厅,他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习近平总书记。

当时,对于总书记的讲话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时隔三年多,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李儒新。

【“科技创新时不我待”】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当时对于总书记的讲话,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李儒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总书记指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我当时听了就觉得,科技创新时不我待。此后几年,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要求。

2019年11月,总书记对上海提出要求,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对此,我理解,要做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就是要有原创性的成果。就拿大科学设施来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正是要利用这个工具有更多的科学发现、更多的科学产出、更多的关键技术突破。

2020年11月12日,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浦东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这次讲话更加具体地提出,要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大科学设施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您刚才提到大科学设施,它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李儒新:大科学设施,其实是基础研究的一个利器,特别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21世纪以来,物理学界取得的三项重大突破,即中微子振荡、希格斯玻色子、引力波的发现,都是通过大科学设施发现的。

2019年11月15日,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成为第一款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获准在美上市的抗癌新药。他们正是利用上海光源,获得了泽布替尼与靶点蛋白的高分辨率结构。

2016年以前,上海只有上海光源这一个大科学设施。2016年以后,上海陆续建设了一批大科学设施,特别是在张江科学城初步建成了一个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您直接参与了张江科学城的光子大科学设施建设,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儒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使得上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就拿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来说,欧盟只比我们早几年启动,这使得上海有机会后来居上,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最高峰值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

我还有一个体会很深。过去的大科学设施比较分散,由各家单位自己建设,而在张江科学城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建设中,我们通过机制创新进行集群化管理,发挥每个单位的优势,形成合力。比如,正在建设中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既有传统的加速器技术,又有强激光技术,于是我们成立了跨越不同法人实体的指挥部,来协调各家有优势技术的单位。这也是践行总书记提出的“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题图来源:李儒新(右一)在张江科学城展示厅接受采访。孟雨涵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