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重启”之后,如何真正“复苏”
分享至:
 (22)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2-06-06 15:36
摘要:“有太多事情要做,每一项任务都不轻松”

“上海回来了。”过去这一周,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慨。

6月1日,上海正式转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当日凌晨,有的市民驱车驶出家门,静默两个月的外滩重现车水马龙,定格下特殊的历史画面。

同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向全体上海市民发出感谢信,感谢两个多月来的默默付出、坚持坚守。

“正是从大家的坚忍和奉献中,我们看到了市民对这座城市的深沉大爱,看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和品格,更看到了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希望和力量。”信中写道,“历史会记住为这座城市坚守和付出的所有人!”

而在5月30日下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这场从市委直通全市街镇的会上宣布,“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一天后,李强前往市城运中心、商街商圈、居民社区等检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情况,再次向一线工作者和市民致以敬意,并表示,“如常的上海一定会回来,繁华的上海一定能重现”。

“我们的城市正在加快恢复,大家熟悉的烟火气也会很快回来。这个成果来之不易,离不开基层同志的持续奋战,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他说,“我们上海的市民真的非常好,对上海这座城市充满热爱,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我们基层的同志更不容易,在抗疫一线日夜坚守,这些日子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真正切身经历了这段日子的人,最能懂得“暂停”和“重启”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人们期待已久,也会百感交集的时刻,更是一个充满考验的时刻。随着城市运行的逐步恢复,更为艰巨的任务已经开启。

从“重启”到“复苏”再到“繁华重现”,绝非朝夕之功。其间需要经历一段复杂的元气恢复、信心修复过程,亦需要处理更多两难甚至多难考验。

一周以来的多个场合,上海市委、市政府都曾强调,要竭尽全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5月30日的会上,李强表示,上海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向前看、重整行装再出发”。

现行条件下,有序恢复的前提,仍是疫情可控。近几日社会面筛查中零星出现的感染病例表明,要巩固前期的社会面清零成果,乃至实现全面的动态清零,仍有很大考验。

继今年年初开展各级领导干部“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之后,上海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级领导干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布局近一个月的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以及“场所码”“数字哨兵”等技术手段,亦正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初步运行情况看,上述措施仍有不少有待完善之处。全市重启第一天,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出现排队长、检测结果出得慢等情况,引发普遍关注。相关部门对此亦予以较快回应,坦陈问题,并给出改进措施。

运用数字化防控手段后,如何帮助不擅于此的老年人等跨越“数字鸿沟”,实现防疫安全与生活便利的两全,展现上海应有的效能和温度,亦是城市治理过程中必须回应的问题。

持续发现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由此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是防疫取得成效的必备前提。李强在6月1日的检查中就重申,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处置流程,提升协同联动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及时补好短板、堵塞漏洞、完善机制。

同时,上海亦要求进一步强化、做实防控体系,包括明确配备常态化、长效化防控力量,强化隔离用房等资源储备,强化基层社区工作队伍配备等,从中探索超大城市常态化防控新机制,努力实现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与此同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接下来重心将更多转向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上海要经历的,除了疫情防控战,也应包括城市有序运转、经济强力复苏、社会信心修复的攻坚战。

“有太多事情要做,每一项任务都不轻松,每一位同志都要知责明责、知重负重。”5月30日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强对各级干部说。

当前的迫切任务,包括“稳主体”“强动力”“惠民生”。5月29日,上海宣布出台《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包括八方面、50条措施,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在此前后,市委、市政府亦在多个场合强调,必须付出加倍努力,并拿出“超常规举措”,提振信心、稳定人心。

对市场主体和市民而言,除了推出“超常规举措”,更为期待的是其得到尽快落实,切实缓解疫情带来的生活压力乃至生存危机。

这一周,与“复工复产”同样高频的词,是“复工达产”。某种意义上,“达产率”,也即实际产能的恢复程度,才能真正反映经济复苏的水平。

社会生活层面亦是如此。而这势必要求破除一切可能阻碍“达产”的不必要障碍,使得各项措施能够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亦是因此,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等场合,上海反复强调,当下“总的原则是应复尽复、应放尽放,不能层层加码”

正在开展大走访、大排查的各级干部,也被要求真正走近企业,“分秒必争解决问题、千方百计助企纾困”。

“企业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各有不同,支持举措要更有针对性,助企服务要更高效到位。”李强在上周的检查中表示,各级干部应通过走访排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堵点难点痛点,精准推送政策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

针对已经和将要出台的政策举措,也应全力细化落实,“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应,助力企业尽快回到正常生产经营轨道,朝着既定的规划目标坚定前行”。同时,针对市民特别是一些群体遭遇的实际困难,上海亦明确将开展走访倾听、关爱行动,并着力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人心”。

另一方面,在超常规举措之外,各类主体的信心修复与提振,更有赖于“常规”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氛围,以及由此形成的稳定预期。

这包括坚持开放、创新、包容的坚定态度,持续优化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高效且稳定的政务服务,以及切实体现“人民城市”理念、体现精细化水平的城市治理举措等等。

这些方面,本就是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优势,很多更是这座超大城市赖以立身的价值观。在经过疫情的严峻冲击后,上述方面无疑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强化。

相比短期的、外部的强力刺激举措,在制度、规则、环境方面的努力,更能激发出自我修复、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

对于亟待“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上海来说,重启之后谋求真正复苏,内外两个方面的动力,缺一不可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均陈正宝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