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骆玉明:端午节到底有多“复杂”?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骆玉明 2022-06-04 16:50
摘要:生命是有限的,唯有道义不灭,烈士之志永存。

端午节,自古就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等于一体的民俗大节,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与端午有关的好词佳句:“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欧阳修)“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苏轼)

今天的端午习俗,是如何从历史中走来的?端午节,是如何与屈原产生联系的?且听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B站UP主骆玉明娓娓道来。

端午节的由来

骆玉明

端午节是一个很重要的民俗节日。这个节日被认为是纪念屈原的,人们为此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端午节原来跟屈原并没有关系,它的来由挺复杂,不容易说得很清楚。

闻一多有篇文章叫《端午考》,每年过节的时候常被提起。闻先生的主要观点,一是端午节起于南方,二是它跟龙图腾有关。这个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端午节内涵很复杂,单纯从龙图腾、祭龙的意义上去说,还是说不明白,应该再仔细地捋一下。

首先可以注意的是,中国最早的一类节日都是单数相重的,就是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而且所有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禳灾避祸,后来才逐渐分化,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意义。因为古人抗拒自然的能力比较低,人类的生活严重受到自然的影响,所以禳灾避祸比什么都重要。到后来大概是办法多了一点,自信心强了一点,节日的意义也变得丰富了,尤其是娱乐性增加了。

在所有的这些节日当中,五月五这一天禳灾避祸的意义特别重大。为什么?因为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毒日,是一个凶险的日子。

五月五叫作“端午”,以常见资料来看,最初流行于唐代。唐诗里可以找到很多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作品,从宫廷到民间都有。唐人贪玩,特别乐意过节。“端午”又是什么意思?元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所以端午节也可以叫作“端五”节。而这个“午”字,除了谐音通用的缘故,还有一层牴牾冲犯的意思。《说文》:“午,牾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照这么理解,五月五是阴阳严重冲犯的日子。

说五月五是“毒日”,因此形成的最有名的一个习俗就是五月五“生子不举”,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不能把他养大。《史记·孟尝君列传》里就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据说田婴的一个小妾五月五日生下了田文(就是后来大有名头的孟尝君),田婴说不要把他养大。母亲不舍得,悄悄留下了这个孩子。后来她趁着许多孩子一起去拜见父亲的机会,把田文也带上了。田婴见了很不高兴,说五月五生的孩子会长得跟门一般高,给家里带来祸害,怎么又把他养大了?田文很伶俐,就跟他父亲说,人命由天呢还是由门?由天就不用说了,要是由门的话,把门加高不就行了吗?田婴说不过他,只好由他去了。

五月五生子不举的习俗,流传很广,延续很久,西汉王凤,东汉胡广,传记资料里都有类似的记载。这个习俗应该和禳灾避祸的原始意义关系最紧密。

五月五被视为“毒日”,不只是数字迷信,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也有关系。到了这个时候,天气渐热,毒虫开始活跃了,南方的所谓“瘴气”就是有害的疫情也容易流行,所以要想办法避毒。端午的习俗里,这方面的内容延续很久。譬如要避五毒。有一种方法是画五毒图(蛇、蜈蚣、蝎子、蟾蜍、壁虎),对它施行一些法术。又有一种方法是系香袋,因为香料能够驱毒虫。再有喝雄黄酒,许仙哄白娘娘喝雄黄酒使她显了形,这个很有名。再有在门口挂艾草,也是同样意义。这些习俗来源非常古老,有些到今天还保存着。中医书里,也有各种相关的资料,各种方子。端午节凡这一类内容,跟闻一多说的“龙图腾”问题,都毫无关联。

五月五这个节日的内涵发生转化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路径,是跟其他的节日互相融合。各地有各地的风俗,节日加在一起就很多。可是人也不能三天五日就过节是吧?这样必然产生合并。

楚地有个重要的神灵,谓之“东君”,屈原《九歌》里写到的。早期祭祀东君的节日是哪一天?现在不知道了。但是北朝魏收有一首《五日》诗,说到“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君”,就是在湖南一带,在他那个时代,有五月五日祭祀东君的习俗,这就是节日合并的结果。那么闻一多所说的端午祭龙,我以为是同样原因。越人断发文身,文身的图案有龙,表明自己是“龙之子”,希望水里的蛟龙看在一家人的份上,不要侵害他。龙作为神灵之物,有双重性,既能保佑人也能伤害人,所以要有个节日,有个活动,去讨好,此所谓“媚神”。譬如划龙舟,紧张热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既是娱人,也是娱龙。但是祭龙的节日,最初恐怕不一定是五月五,不知在什么时候合并到一起去的。

再往后端午节就跟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成为特殊的纪念日。端午节不祭东君不祭龙,那么祭谁呢?最初也不确定。但所祭之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令人尊敬又令人同情的。简单说是好人死得冤,大家纪念他,表达一种安慰,同时也表明人间还是有正义的。

晋人陆翙著《邺中记》说:“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这是说五月五是介子推的纪念日。这人跟着重耳逃难受了很多苦,等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有功不赏,还被重耳糊里糊涂烧死了。他是好人死得冤,值得纪念。但是作为源于北方的纪念活动,跟南方水乡习俗不容易融合,所以没有流传开来。介之推仍然被纪念着,但由此产生的“寒食节”最终不是放在五月五。

要说忠良死得苦,没有人比得过伍子胥。这个大家不妨听听京戏《未央宫》里韩信用以自况的唱词(郭德纲很悲愤地演唱过)。他父亲伍奢是楚平王的重臣,全家被冤杀,就伍子胥逃出来,到了吴国,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结果又被吴王夫差逼迫自杀。他很愤怨,死后化为潮神。据说钱塘江汹涌澎湃的大潮就是他表达愤怒的方式。

民间于是用五月五这个节日来纪念他,安慰他。东晋虞预的一本书叫《会稽典录》,里面记载一个叫曹盱的人(孝女曹娥的爸)能够“婆娑乐神”,是能够以歌舞取悦神的巫师。在五月五日迎伍神的这一天,这个巫师被淹死了。这个故事在《后汉书》里也有记载。

用端午节纪念伍子胥,很多条件都已经具备了。他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值得尊重和同情,他又是水神,纪念他的活动和龙舟竞渡一类活动很容易结合(曹盱就是在舟上歌舞,不幸落水的。他可能跳舞太兴奋)。但端午节和伍子胥的结合还是不牢靠。

以现存资料来看,用端午节纪念历史人物,介之推和伍子胥都早于屈原。把屈原和端午节相联系,最早有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这以后,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就逐渐稳定下来。

从伍子胥转到屈原,有内在的道理。伍子胥生平虽然令人同情,但也容易引发争议。他的最有名的故事,是率领吴国军队打败了楚国,把楚平王的坟掘开来,鞭打楚平王的尸体,以报灭族之仇。有人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合理(徐渭有首诗就这么说),但在正统的观念中,这到底是令人不安的事情。用很大的热情去赞美他,实在有些难度。

屈原就不同了。我们读《离骚》,可以看到两个核心的主题,一是他不管遭遇什么的打击,始终不背弃自己的理想,并且勇敢地和这个污浊的世界做一种对抗;一是他明知道只要离开楚国,那些邪恶的人就不能再对他有任何作用,个人的前途也必然是一片光明,但他终究不能舍弃故国,而终了以身相殉。其实屈原死于那一天是无从知晓的,但既然用端午纪念他,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了他的忌日。

所以说,从伍子胥转化到屈原,是大多数人的一种情感认同。从此,端午节也给后人以一种精神支持。譬如文天祥的《端午》诗,说到两个跟五月五日相关的最有名的人,“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但世上的人,“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为什么呢?因为“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生命是有限的,唯有道义不灭,烈士之志永存。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