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体重700克,身长27厘米!超早早产儿在国妇婴治疗109天后健康出院
分享至:
 (2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22-05-15 16:58
摘要:孩子的父亲一名社区卫生工作者,自3月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在社区一线参与抗疫工作。

“孕24周双胎妊娠,胎膜早破,疑似分娩发动。”1月18日深夜,伴随着急促的警笛声,一辆120救护车载着曹女士来到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急诊,急救医生正向急诊医务人员快速地介绍着孕妇的情况。

“120送到医院后,急诊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们‘孕周太小,这个胎龄的婴儿很难保住’的时候,我的内心几乎崩溃!”时至今日,曹女士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的场景。年近40岁的曹女士和丈夫裴先生结婚多年,考虑到年龄问题,夫妻二人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经2次胚胎移植后顺利妊娠双胎。这对双胞胎的到来,对他们而言,弥足珍贵。

“虽然我和我先生都很舍不得,但我们也只能无奈接受,在慎重考虑后,我们决定放弃。”当时,谁都没想到,3个多月后的一天,他们会再次来到医院,领着健康的宝宝回家。

双胎妊娠24周突现产兆,“巴掌大宝”克服重重难关“绝地逢生”

“一接到急诊电话,我就带着团队去到产房进行准备。无论如何,我们总要尽力试一试。”国妇婴新生儿科主任唐征说。多年的临床救治经验,让她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婴儿。虽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当婴儿顺利娩出后,现场情况仍旧让她心头一颤。

“实在太小了!”唐征介绍,曹女士当晚顺产娩出两名男婴。其中弟弟出生时已无生命迹象,经全力抢救亦没能保住。哥哥情况稍好,但出生体重也仅700克,体长27厘米。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衰竭……一项项出生诊断似乎在宣告着他的命运。

国妇婴新生儿科团队并没有放弃,立刻对婴儿给予气道开放、呼吸支持,后婴儿被迅速从产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然而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后续的救治面临着重重难关。如何提供类似宫内的宫外环境,如何保障出生后最初24小时和7天能顺利、平稳度过?“超早产儿各组织器官发育极不成熟,易出现各类并发症,需要经历呼吸、感染、营养等层层关卡的考验。”唐征说,“虽然这么严重的早产儿,我们是第一次遇到,但只要渡过了最早期的高风险难关,我们就有信心保住他!”

为此,国妇婴新生儿科团队开展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应用改善肺顺应性,并同步施行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其肺功能改善和提升情况,在行有创呼吸23天后,转无创呼吸支持48天,后又改用头罩供氧。同时,因其无法通过经口喂养获取营养,静脉输注全静脉营养液成为了最优方式。但由于早产儿血管细如发丝,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先后给予了脐静脉置管和PICC置管,置入的PICC管路直径只有1.9Fr(约0.6毫米),操作时难度极高,每个步骤都需十分精细。最终,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凭借过硬的技术,成功为患儿置入了PICC,长期留置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并同时积极给予肠内营养。待产妇产乳后,即用母乳为婴儿进行口腔护理。

“我记得出生第4天时,患儿突发肺出血,病情反复,情况十分危急!好在在团队的全力救治下,转危为安,其个体反应及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提及这个婴儿的救治,新生儿科护士长秦安也是记忆颇深。那段时间,他每一个指标变化都牵动着团队医护的心,一周、两周、一个月……看着婴儿逐渐活络的四肢和趋于稳定的各项体征,每一个人都由衷欢喜。“这么长时间的救治和照护,可以说我们是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的,从700克、1000克到1500克,我们想给他父母一个交代,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交代!”

最终这个降生就历经波折的新生命,终于“绝地逢生”。近日,在其出生后的第109天,也是住院的第109天后健康出院。出院时,矫正胎龄已达40+2周,体重2565克,身长47厘米,呼吸平稳,全肠道喂养,奶量完成,各项指标正常。

新手奶爸舍小家一线抗疫,同一战场、两处战线上的“双向奔赴”

整个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与婴儿家属保持着联系,实时告知救治的最新进展。在分娩后第37天,还邀请曹女士来到病房和宝宝进行亲子接触,让分娩后就从未亲眼见到过宝宝的她有了极大的信心。

“虽然最开始时,我们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但当医院每天和我们报告宝宝的情况时,我们还是燃起了希望,至少他还活着!”曹女士说,“直到一天,医生和我说,宝宝已经经过了最危险的时期,让我们放心。我在家里激动地浑身颤抖,立马打电话和我老公以及家人分享了这个喜讯!”原来,曹女士的丈夫裴先生是一名社区卫生工作者,自3月上海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在社区一线参与抗疫工作。虽然自己的孩子还在医院进行救治,但职业的特殊性和使命感,让他选择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贡献力量。

“我们都有各自的使命和责任,我相信医生,相信医院。他们在为我的孩子打一场‘生命保卫战’,而我能做的,就是在‘防疫’这条战线上,也努力打好属于我的‘生命保卫战’!”说起这段经历,裴先生不禁动容,“我只想对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等宝宝长大了,我们也会将这段经历告诉他,希望他不要忘了生命的宝贵和来之不易,不要忘了有这么多人,在背后默默地付出。”

疫情防控期间,国妇婴新生儿科有些治愈出院的患儿被留在了病区内。他们或是由于父母感染新冠病毒,或是由于父母居住地被划为封控区、风险较高,又或是受疫情防控影响,家属无法来院。科室医护没有犹豫,他们接过了哺育、照顾新生儿的责任,成为了“临时妈妈”,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实时将宝宝的情况告知亲属。在特殊时期,让他们心里多了一丝温暖和慰藉。

国妇婴党委书记、围产新生儿专家刘志伟介绍:“秉持‘危重新生儿不仅要能够存活,更要长期健康生活’理念,我们自上世纪90年代就积极探索实践‘早产儿围产期一体化诊治模式’, 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建立了从‘产前—产时—产后’延伸到早产儿出院后的系统化管理,采取了肺、脑保护策略、积极营养支持,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发育支持性照护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悉,近5年来,国妇婴共迎来8万余例新生儿的出生,年均收治新生儿2400余例,围产儿死亡率1.16‰、极低体重儿救治成功率90.65%,达国际先进水平。

栏目主编:顾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