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上海街头的送货小哥:有顾客不停哭着说谢谢,有顾客误会我们私自加价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2022-05-07 11:42
摘要:每一个骑着电瓶车的小哥,都是这道彩虹中的一颗“光子”。

2022年春日的上海,虽然是寂静的,却是不乏色彩的。尽管大街上不再车水马龙,有一些颜色却从未缺席。

饿了么的蓝色,美团的黄色,京东的红色……这些颜色跟着一辆辆电瓶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带着整车物资,带着“足不出户”居民们的希望。在这个春夏之交,送货小哥们的一道道移动轨迹组合在一起,成为这座城市里最靓丽的彩虹。每一个骑着电瓶车的小哥,都是这道彩虹中的一颗“光子”。

他们满载期待,风雨无阻地奔波;他们遭遇误解、受到委屈;他们受到善待,被城市每一处的巨大善意温柔包裹。

记者走近一颗“光子”,看了看他的生活,听了听他的喜怒哀乐,品了品他的酸甜苦辣。

辛苦和智慧

13时,九江路广西北路路口。

这里原本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如今却寂寥无比。在路口往来穿梭的,不再是一辆辆小轿车,而是电瓶车。不少电瓶车后还有一个“备胎”——圆圆的,扁扁的,驶近了才发现其实是一个折叠起来的帐篷。有的车后虽不挂帐篷,却会挂卷起来的瑜伽垫、用绳子捆扎好的薄被,颇增“风尘仆仆”之感。

“没地方住呀!很多人都没地方住,因为出来了就回不去了。”汤成银告诉记者。

汤成银,饿了么专送骑手,46岁,江苏宿迁人。“饿了么也好,美团也好,别的公司也好,只要是骑手,都一样——因为小区封控,不少人出来了就往往回不去了,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住宿问题。其实有的人是可以回去的,防疫政策允许、居委干部也答应,但我们怕麻烦——怕给居民添麻烦,怕给居委会添麻烦。”

汤成银是能回租住的小区的,他租住在虬江路西藏北路路口附近,三人合租。但为了不给人添麻烦,他也和别的骑手一样,睡过桥洞。“就睡在西藏北路那里。‘桥洞’是你们记者的统一说法,其实不一定是‘桥洞’,有时候是商店门口的走廊下,有时候是高架桥下的空间,都可以将就一晚。”汤成银告诉记者,后来,随着各区对骑手的管理越来越规范、提供的集中住宿点越来越多,“睡桥洞”的现象有了大幅缓解。

瑜伽垫哪儿来?闭环经营的超市里买的;帐篷哪儿来?一般超市可不卖帐篷。“钓鱼用品商店里买的,或者直接向钓鱼爱好者买。这些店、这些人在哪里,大多数人不知道,但我们都知道的,平时就有联系。”

除了生活节奏的变化,疫情期间,送货小哥们的工作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还行,今天已经送了36单,在这个区域目前排行第一名,你看,手机上都能看到的。”13:45分,汤成银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当日“战绩”。他告诉记者,本轮疫情期间,他最多时一天送过88单,最低时也有近70单,工作量还算稳定。“一单能赚9元钱。”

人少单多,是最近骑手们面临的普遍问题。以汤成银为例,他的送货单子起点通常是南京东路829号世贸广场,商场内的耶里夏丽、苏小柳以及周边的新雅粤菜馆等生意较好。本轮疫情之初,世贸广场5楼的耶里夏丽每天可以出到500多单,但只有3个专送骑手负责送货,别的骑手都被封控在家。正因如此,“超时”成为疫情期间送货的常见现象,好在消费者大多能理解这种“特殊状态”,平台也不再对超时送达进行罚款。

第一部《蜘蛛侠》电影里,有蜘蛛侠为了把比萨饼准时送到而不得不放弃电瓶车、在高楼大厦间“飞翔”穿梭的桥段。“有时候,我骑着电瓶车紧赶慢赶,看着周围的一栋栋高楼,心里也在想,要是能像蜘蛛侠那样,‘咻’地一下发出蛛丝、在大楼间高速荡到目的地,就好了!”

每天的电瓶车里程约150公里、出门必须带一个备用电瓶——一个电瓶不够用一个班头,这是汤成银最近的工作常态。为了尽量高效率地送单,汤成银和其他骑手们迅速适应了全新的工作场景,“进化”出许多“街头智慧”。

封控伊始,街上商店不多,如何判断一家商店是否在闭门营业?“看三点:门口有没有已经配好的、待收的货;门口有没有堆着货物、有没有人在忙碌;卷帘门是全闭的,还是半开的。”另外,最近尚在闭门营业的商店,不少都建了骑手微信群,超市里有什么货、要进什么货、当天营业时间是几点到几点,都会在群里动态更新,骑手甚至还能在线预约货品。

汤成银的一位工友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名为“华联超市蒙古路店骑手群”的微信群,群内一共144人,除了老板,别的都是各路骑手。“要什么货,提前在群里说好,到店时,老板已将货配好、放在门口了。我们到店之前,先把自己的健康码绿码截图发到群里——这样到店后就完全不用和老板近距离接触,实现全程无接触操作。”

商店小票用订书钉固定在袋子上,单子一多,小票容易被蹭掉;刮风下雨天,小票容易被吹掉、淋得看不清。怎么办?骑手每接一单,都会用记号笔把单号直接写在包装袋上,避免因节外生枝而浪费配送时间。

就连上厕所,也是种本事。汤成银告诉记者,一名资深骑手,对自己“辖区”内的公厕位置必须了如指掌。“去哪个厕所最近、最方便,一定要清楚,不然很容易耽误事儿。”

误会和委屈

每天早上9点多,汤成银都会点开手机上的“蜂鸟团队版”App,点击“上线”,刷脸认证、上传自己的核酸报告、健康码、“疫测达”信息、电子通行证等,然后开始接单。“以前平台开放时间是早上7点到凌晨0点,最近时间缩短了,我一般上午9点多上线,19点左右就下线了。”疫情期间,平台会有一些跑单激励,他每天的收入有六七百元左右。

一个骑手,一天能赚多少?这个话题最近引爆网络,网曝的“天文数字”让人咋舌。事实上,能赚到“天文数字”的骑手凤毛麟角。

“对我们专送骑手来说,活动的商圈固定、对接的商家固定、每单的配送费固定,每天的收入虽有浮动,但不会太大。网上‘传说’的那些,大多说的是众包骑手。”汤成银告诉记者。

众包骑手工作时间自由、需要抢单。最重要的是,众包骑手没有固定活动的商圈,根据其定位,平台服务范围内的任何位置都可由众包骑手接单;而且,众包骑手的配送费并非固定,而类似提成制。这些差异,让众包骑手的收入有了巨大波动。专送骑手,则往往很难接近这种收入波动的“波峰”。

为了赚到钱,专送骑手在工作中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稍有不慎,一天就会白干。在世贸广场外的取餐点等单时,一位骑手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4月23日,他接了新雅粤菜馆一个598元的单子,要送到西仓桥街。“当时,我车上已经挂了十多个单子,把598元单子的大红箱挂在了车后。抵达目的地时才发现,这个红箱子不见了。我当时脑门上冷汗都下来了!如果这单货物丢失,我一整天都白干了。”

他瞬间没有了继续送货的心情,而是沿着送货路线,一寸一寸往回倒查。查到汉口路九江路口时,路上的一个大红箱子映入他眼帘。“封控期间,路上人少,还没被人捡走。当时我开心得不得了,像是看见了一大块黄金。”捡起箱子、检查货物情况、送交顾客后,他才如释重负,接着送其他单子。

除了网友们对于收入的误会,对送货骑手们来说,最多的误会来自顾客对他们工作状态的不理解。

首先是关于私自加价。汤成银告诉记者,有时一些顾客会在单子上备注其他信息,或加他微信,让他“顺路”买一些其他东西。可事实上,在封控之下,“顺路”变得异常艰难。“比如,有时候顾客要求带一条红双喜、带一箱啤酒,他们会想当然地以为这些东西能在一个地方买齐。但在我负责的这片区域,买烟要去陆家浜路上的一个店,买酒要跑到虹口区才能买到,两个地方根本不在一起,很少有一站能买齐所有东西的理想状况。而且,由于商店的物流渠道、物流成本变化,不少商品也比常规时期价格上浮,等给到顾客时,对方有时就不理解,认为我们加价了。其实,是因为买的东西不合理、路线不合理、商家有涨价,才导致我们这个环节会‘加价’。”

谈到“私自加价”问题,在世贸广场外的取餐点,众多骑手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开始诉苦。

“一次,有个老客户加我微信,让我捎带买点蔬菜。我买了125元蔬菜,告诉她花了这些钱,她虽然微信转给了我,但是还加了一句,‘原价就是125元吗?’我看了很不舒服。过几天,这位老客户又让我捎菜,我就婉拒了。”

“买水果特别容易有这种情况。水果店不开发票,没有证据表明我们是‘原价购买’;水果品质受物流、渠道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也比其他东西大。有一次,一个客户让我买10个新奇士橙,要从黄浦送到老闸北。就10个橙子,水果店老板根本不理我啊!人家都是一箱一箱团购的,谁理你10个橙子的单子?我好说歹说,他才拆了箱子卖10个给我,不过也是加价的。我送过去后,顾客很不高兴,质疑为什么10个橙子要这么贵。后来虽然付了钱,但双方都不太愉快。”

“我也是!现在都是‘无接触取货’,买水果特别容易吃哑巴亏。我有一次买水果,我们不能进水果店里面,老板拎了个袋子出来,我直接拎走送过去,结果后来顾客说里面的苹果、香蕉烂了不少,问我有没有好好挑。我哪有机会挑水果啊?我也不能拆开检查,怕说不清楚。”

即便如此,面对顾客的购物需求,能帮忙解决的,骑手都会帮忙解决。汤成银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有一些甜品店、咖啡店、烧烤店也开始在线上卖起了菜、肉等生活用品,一旦遇到有相关需求的顾客,这些店铺往往就能给骑手更多、更近的购物渠道。他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的一个单子,商家是一个店名为英文的咖啡店,下面的订单详情里却赫然写着辣椒、玉米、豇豆、小米辣,单子总价为124元。记者去了这家咖啡店,只见门口放着很多袋绿叶菜,但店主明确表示这些菜只能在线上下单,不接受线下零售。

善意和温情

尽管工作中有辛苦、有误会、有委屈,但骑手们也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城市各处的巨大善意和温情。

17:05分,气温逐渐降低,汤成银脱下工作外套,从电瓶车里拿出一件两用衫穿上,然后再套上外套。他取出自己的保温杯,径直走向一旁的一个摊位,那里放着一个巨大的保温桶,他要去那里把保温杯装满热水。“那是海底捞的摊位,他们给我们提供免费的热水。”

摊位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个保温桶。桶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感谢骑手小哥疫情期间的辛勤付出,衷心希望大家健康平安,合家欢乐!海底捞世茂店免费为大家提供茶水,特供盒饭15元/盒。”15元一份的盒饭,在多数商铺不开门、不少骑手为了吃饭犯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中送炭。

除了海底捞,耶里夏丽世茂店也为骑手小哥提供餐食,而且还是免费的。汤成银告诉记者,耶里夏丽为骑手们提供每天两顿免费盒饭,这为大家解决了大问题。“最近吃饭难啊!疫情一开始,我们根本找不到地方吃饭,就顿顿吃泡面,一到饭点,就要到处找热水。我吃过十多天泡面,现在看到泡面就没胃口。”

除了来自商家的善意,也有来自顾客的善意。不少顾客感佩于骑手的辛苦,会自发打赏一些费用给骑手。“少则5元、10元,多则50元、100元,都有的。收到打赏的时候,我们都是很开心的。”汤成银告诉记者,还有一次,他给一位家住马当路的小姑娘送餐食,送到小区门口后打电话给小姑娘,对面直接在电话里哭出了声。“她不停地哭着说谢谢,我都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估计是抢了很多次单,终于抢到了,也是不容易。听到‘谢谢’,我感觉自己就算再辛苦也值得了。”

跟着汤成银穿梭在黄浦区的大街小巷,他渐渐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他妻子留在老家带孩子,家里一共3个孩子,老大已结婚了,老二、老三正在读小学四年级、三年级。家里处处需要用钱,他一个人跑来上海打拼。

“我到上海工作10多年了,做过饭店生意,之前干过代驾,现在做专送骑手也有两年多了。代驾这份工作,做长了受不了,老是熬夜,现在做骑手虽然要风里来雨里去,但上下班时间规律,不用熬夜,公司福利也不错,而且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平均一万来块钱一个月总有的。”

和大多数人常规印象中风驰电掣、急急忙忙到处乱窜的送货小哥形象不同,汤成银骑电瓶车非常规矩,速度虽然快,但从不闯红灯、从不逆行。“家里三个孩子等着我养活呢!肯定要安全第一的,我不会闯红灯的。”

18时左右,夜幕渐沉。世贸广场外的取餐点处,不少送货小哥沉默地刷着手机,很多人都在刷抖音,广场上不时传出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汤成银这次一口气接了9个单子,平台给他规划好了路线,他从取餐桌上一个个拿好袋子、写好编号,然后挂上车。

“这一单送完,我今天也就差不多要结束了。你看看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他问。“我也差不多了,回头有不清楚的再微信聊。谢谢你。”我说。“谢我干什么!别客气。”

汤成银爽朗一笑,扭头跨上电瓶车。一颗蓝色的“光子”,逐渐消失在上海的夜幕中。

栏目主编:唐烨
图片、视频:茅冠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