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自述】我创建了“上海医疗紧急求助”云文档,希望它能成为生命之桥
分享至:
 (2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雪妍 整理 2022-04-13 16:04
摘要:“这条小鱼在乎”

讲述者:华融琦

华融琦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三的学生,3月30日,他创建了“上海医疗紧急求助”在线文档。几天内,就有数百条求助信息涌入文档。即将断药的癌症患者、无法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药用完的癫痫患者……上海各个角落的声音汇聚于此。

从最开始的单打独斗,到召集到一支有200多人的“守沪者”志愿者微信群,华融琦和全国各地的伙伴们一起,不断细化工作,通过共享文档积极地收集、确认居民的求助信息,并尽力为他们与医院、社区以及医疗志愿者对接,提供切实帮助。

如今,文档里已经有了数千条求助信息,在华融琦看来,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紧急待救助的生命。他和每个志愿者,都希望再努力一点,再高效一点,将“待跟进”变为“跟进中”,用“已解决”追赶“未解决”,努力让“紧急求助”清零。 

以下,是华融琦的自述: 

“这次是我的家乡,轮到我上了”

3月27日,我21岁生日,当时还说,如果生日愿望可以成真的话,我希望世界和平。那天晚上,上海发布就发通告,浦东全区开始实施严格封控管理。那两天,我几乎在能找到的所有渠道上都登记报名了志愿者,我接种了三针疫苗,年纪轻,体力强,我愿意参加任何一线防疫工作。

说起来,疫情几乎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活,与此同时,志愿工作我也从没停过。2020年疫情初期,我发起成立了“贸大力量”团队,两年来,给湖北、吉林、河南等地筹集了数十万的物资。之前都是隔着成百上千公里,在线上支援其他人的家乡,这次是上海,我自己的家乡,疫情越来越严重,是时候轮到我上了。 

一直没收到当方舱志愿者的消息,我就想着先开始做点线上的志愿工作,希望能有点用。当时我搜索了一下,发现买菜、核酸相关的都有人在做线上渠道了,但是医药紧急互助好像没有,于是就准备做一个血透癌症等急重症患者的互助文档。因为之前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看到过几条求助信息,有的患者住在封控小区,没办法自行前往医院接受血透、放疗等治疗,还有的市民在家自测抗原阳性,但是由于信息沟通不畅,没有能及时被收治。 

文档页面

华融琦生活照

一座有2500万人生活的城市按下“暂停键”后,求助者的声音不应该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我当时预判,随着封控区域的增多,这个情况在短时间内会继续存在,就希望能提供一个求助平台,哪怕只有五个十个人,能帮到一个是一个。

3月30号半夜1点多,我开始制作共享文档,发了朋友圈之后,就有几个关系好的朋友主动说要来帮忙了。当时功能比较简单,按16个区划分了16张表单,表头标明困难类型、症状情况、困难持续时间、所处地址、居委会、小区封控状态,同时要进行情况描述,我们会根据联系方式进行信息核实,并帮忙转发,扩散信息。 

文档半夜发出去,中午就有了几十条求助信息,大多都是癌症、肿瘤患者,需要定期血透、放化疗,也有在发高烧的、快生孩子的,各种情况。从那天凌晨开始,我连续工作了40小时,数据、电话,筹划、对接,一会儿都没歇,一想到多帮一个是一个,我就很有动力。后来感觉大脑有点停转,神志恍惚了,就赶紧睡了一会儿。 

到4月2号,我们已经收集到了超过700条救助信息。幸运的是,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腾讯在深圳的文档项目组主动联系了我们,派驻了五六个工作人员专门帮我们解决技术问题,他们做了相当多后台维护,数据优化的工作;还有医疗行业的朋友们为我们提供了就医和用药的信息,以及医疗帮助。

以及我们最可爱可敬的志愿者们,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除了我们学校学生,还有如政法类大学的同学提供了法务帮助,有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帮忙做信息收集、处理、统合的工作,各大医学院的医学生也提供了很多医疗帮助。学生之外,也有医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和社会热心人士加入。清明节那三天,志愿者人数大规模扩充,大家都很给力,不辞辛劳地牺牲自己的假期时间,逐一核实每条求助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并进行后续的跟进处理。

我给所有支援上海疫情的朋友取了个名字——“守沪者”。我们要守护的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沪”,而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上海人民。 

“一点点收集经验,一点点优化流程” 

人手充裕起来,我们的工作也细化了很多。志愿者分为核实组、跟进组、表格组、数据处理组、渠道组、机动组、宣传组和法务组等好几个组别。针对一个新增的求助,我们会先联系患者,告知我们是“上海医疗紧急求助文档”志愿者,确认患者在“情况描述”中填写的状况是否有变化,再补充表格中的空行,比如最近核酸时间、核酸结果等。

在沟通中,我们会特别询问患者是否已联系了居委、社区医生、社区医院、小区定点医院、街道、12345、120、110等,如果未联系其中某个,会指明相应的直接联系方式,建议求助者联系。根据常见的医疗需求,我们建了很多微信群,包括医药建议群、肿瘤患者互助群、血透互助群、精神科互助群等等,群内有医疗背景的志愿者,如果情况比较复杂,会有志愿者一对一跟进帮助。

各组之间的配合很重要,比如表格组与核实组就息息相关,表格组登记和整理好信息,核实组就要去打电话,需要科学配合。我们大部分时候是在沟通中一点点收集经验,不同街道、居委会、医院的情况都不相同,很难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流程,更多是根据之前求医问药的成功经验去尝试。志愿者会即时把这些渠道、经验,以及注意事项写成文档补充进去。

在帮助患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购药需要居委会到社区中心医院或小区定点医院配药或者借药,但居委会光是负责买菜送菜、抗原检测和阳性病人转运就已经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有时难以保障每位患者的用药需求。但随着文档的广泛传播,有些居委也看到了我们的表格,发现自己街道内有人有相关需求,就会打电话过去,帮忙解决问题。

我原本以为最需要帮助的大多是危急和重症病人,比如我接触过因为没有做血透而休克的患者、临盆大出血的孕妇,还有造瘘袋破裂的情况等等。但其实根据我们的统计,“缺药”的需求是很普遍的,我们也遇到过一些“药在浦东,人在浦西;药在浦西,人在浦东”的情况。需求排在前三的药物是癌症肿瘤药品、阳性未收治患者所需的退烧药等缓解药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药品。

对长期用药的患者而言,断药的风险很大。比如肺结核患者一旦断药,治疗就会前功尽弃;糖尿病患者几天未能注射胰岛素,会使血糖明显升高;药用完的癫痫、哮喘患者,一旦缺药,就可能发生致命的事件;还有一些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很需要关注。

2022年4月11日下午,浦东新区康桥半岛居民区内,由民警、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组成的“送药小分队”,按照登记的配药清单挨家挨户进行送药上门。(孟雨涵 摄)

2022年3月18日,徐汇区西木小区西木南居委会协调救护车,将居民送到医院进行治疗。(海沙尔 摄)

患者们接到我们志愿者主动打来的电话,态度一般都还可以。我们虽然不一定能马上派车去接,或者送药到手,但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帮他们打通正规渠道,给他们等待救援的信心。同时也能提供心理安慰,让他们知道有人关心自己,有志愿者在努力为自己提供帮助。让患者能够沉下心,冷静下来,去解决那些因为太慌乱而搁置的问题。

有时候解决了问题的患者也会加入志愿者队伍。我们有个志愿者之前联系的一位患者,后来反馈说自己的药品问题解决了,是快递送来的药,还主动问是否可以加入志愿者的工作。我们很高兴,这些成功的买药经验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根据他取药的药房信息和相应的快递方式,给周边地区的患者提供一定帮助。

一个志愿者在高峰期可能每天要核实二三十个居委会的联系方式,给五六十个患者打电话。有的患者语气比较冷淡,有的非常着急,也有人没有听完我们的话就会挂断电话,志愿者的情绪也会因此产生波动,一天天下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我们每天会汇总成功案例,让大家看到我们对接了哪些人,帮多少人解决了问题,让多少患者用上了药,以此给大家打气,大家都很辛苦,鼓舞士气是很重要的。 

其实在志愿者工作内容指南里,我们提醒过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身体优先,不要过度情绪化,不要过度共情。但是每次听到有人在我们的帮助下住进医院了,买到药了,还是会很高兴,对我们这些“用爱发电”的学生来说,这就是最大的鼓励。

“我相信我们终将会胜利”

这两天,上海每天的新增已经超过了2万,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人,都有一个家庭。我们的文档也一样,刷新一下,可能就能看到一条新增的求助信息,这条信息背后,就是一个抱着希望来填表的求助者,他们面临的是小区封控、交通不便、医院开放时间未定等各种问题。 

就像那个故事,男孩将困在浅水洼里小鱼一条条扔回大海,他坚持的理由是“这条小鱼在乎”。况且现在不是鱼,也不是一条的问题,而是我们身边人的真实需求。我们是民间力量,希望能全力配合政府去帮这些人,这就够了。

最近新增的求助不是很多,我们主要是在继续落实之前的工作。我们每天都会总结汇报,现存的问题有哪些,下一步怎么优化,难题如何解决,群策群力,民主讨论。这些天,我们把解决方案集中成了一个“渠道指南”,每个问题都可以分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很多志愿者都是学生,可能去医院看病都得让爸妈带着,对预诊、分诊也没有概念,但只要按照指南里的步骤,哪怕是新人,打几通电话也能上手。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手不够。我们的核心成员有20人左右,志愿者最多的时候超过300人,但因为工作或学业原因,有些人会中途离开,流动率比较高。可是还有很多未解决的求助信息,联系求助者、居委会、街道办的工作量很大,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实时补充进来。

2022年4月6日下午,湖北省援沪医疗队进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参与病区的医护工作。(海沙尔 摄)

4月3日,来自武汉、天津、南昌等地的数千名医务人员携带医疗物资,分别乘坐10趟高铁列车抵达上海。(海沙尔 摄)

另外,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医疗人员,缺乏相关渠道和资源,所以只能提供建议。有些问题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比如就医流程不够畅通,这其中就包括救护车和居委会闭环车运力不足、无法与医院取得联系、居委会不放行、市属医院需卫健委协调等问题,还有就医信息存在时滞,沪外药企发药无法入沪、跨江购药依然存在难度等等。我们很想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把我们的文档信息、求助群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毕竟政府的号召力和能力相较于自发民间组织都更有效和全面。

电影《流浪地球》里有一个场景,为了阻止地球坠入木星,主角在努力维修发动机,遇到困难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都赶了过来,一个一个加入了他们,一起与时间赛跑拯救人类。

我现在也有这种有种归属感和使命感,我的家乡上海遇到了困难,全国都在支援我们,送菜也好,送人也好,都很温暖。我们不是在孤军作战,我们的同志和朋友遍天下,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起来,一起去战胜疫情。看到那么多志愿小伙伴竭尽所能帮助患者,我相信我们终将会胜利,善良、理性、担当的光芒会驱散疫情下的一切阴霾。

(4月9日讲述)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除标注外,均讲述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