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蕰藻浜,最柔美的名字见证过城市的历史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建国 2022-05-16 09:41
摘要:这里见证过三次战争,每一次都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宝山有没有山?

历史上,高桥和宝山先后同时隶属于昆山县、嘉定县和宝山县。“宝山”的名字就来自高桥这里的一座土山。

明朝永乐年间,负责海运的官员陈瑄率人在长江出海口南岸边修筑了一座土山。土山上“昼则举烟,夜则明火”,目的是指引进出长江口的船只。民间把这座土山称为宝山。1412年,明成祖朱棣题写碑文,即“御制宝山碑”,宝山就此成名。

此时,距离郑和第一次率船队下西洋已经过去7年,郑和第三次远航的船队还未归航。“宝山”的一个使命,是等待郑和船队的归来。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朱棣为迁都北京做的一项重要准备:原来的京杭大运河已经无法保证迁都北京前后的物资运送需求,必须开辟海上通道,把江浙这里的粮食物资从海上运至天津,然后再从陆路运往北京。海运最大的障碍是长江邻近东海这片区域内潮流汹涌,暗沙交错。修筑“宝山”,为出海入江的船只导航,是必然举措。

明万历十年,土山被大潮冲毁,沉入长江的波涛里。因为长江岸线的不断变化,至今已无法判断土山的准确位置。现在,“御制宝山碑”在高桥中学的校园里。这里是否就是原来“宝山”的位置?尚不得知。

长江入海口这片区域内,和宝山吴淞隔水相望的高桥地区,构成了长江入海口的南岸。高桥板块在长江上游来水带来的泥沙和东海潮汐的夹击下,成陆的形态是向西和向东同时延伸的。东侧最终汇合了南汇、川沙板块,而西侧始终没能封堵蕰藻浜进入长江的出口,因此,没有能够把宝山吴淞和高桥两个板块连在一起。

这个巨大的力量来自蕰藻浜东泄的流水,近千年来奔腾不息,它始终分割着长江里围合而来的泥沙。


冈身线,是上海成陆演变的证据。在下沉式的松江广富林遗址公园里可以看到,7000至5000年前,这里还是东海的边缘。这个时候,黄浦江还没有名字,但作为太湖的下泄河道已经存在了,而且是直接注入东海的。到战国时期,上海这片地域作为黄歇封地,浦东大部分地区还是浅滩,黄浦江经过人为改道后,出口还是东海。而蕰藻浜作为太湖的下泄河,目的地始终是长江。

这个状态相持了很久。最终,高桥板块和南汇川沙板块连在一起,给黄浦江留下的出口通道是今天杨浦大桥西侧的洋泾港,和复兴岛对面的张家浜。这个时候,黄浦江开始以长江为出口。很快,两个通道也被封堵了。此时,蕰藻浜南侧的岸线在张华浜、马桥至江湾镇一带,和高桥板块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而这个湖泊的出口就是蕰藻浜的出口。黄浦江是循着这个通道,汇合了蕰藻浜后进入长江的,并且保持到今天。因此,当时黄浦江的出口不是长江,而是蕰藻浜。

黄浦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母亲河之一。蕰藻浜的上游河道是吴淞江,在嘉定安亭这里,吴淞江一分为二,蕰藻浜向东,苏州河向南。苏州河穿越上海后在外白渡桥这里注入黄浦江,两股流水都绕了一个大圈,又在吴淞这里汇聚,一起投入长江的怀抱。这一切具有诗意:它们滋润的是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而这片土地上的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繁荣。

蕰藻浜这个名字,一是字形复杂,二是很多人误写成“蕴”字,三是蕰藻两个字没有意义。因此有人建议,把蕰藻浜改成同上游一样的名字吴淞江。

长江下游地区的浅水里生长着一种水草,航船上的水手和岸上的百姓都把它叫作“蕰草”。有书本解释蕰藻浜的“蕰藻”,说它是一种水藻,又说蕰藻浜里长的是金鱼草等等,或许都不准确。至今仍有很多人,把蕰藻浜叫作“蕰草浜”。

蕰草生长在河道的边沿,泥底的深度一般在1米左右。蕰藻浜具备生长蕰草的条件,《嘉定县志》记载: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嘉定知县单迈第一次组织疏浚蕰藻浜,至1867年间,先后七次对蕰藻浜进行疏浚。今天,蕰藻浜里已经没有蕰草了。行驶的千吨级的运沙平底大船,吃水深度在3米左右。而所有行驶的船都是机器带动螺旋桨推进的,河底太深和螺旋桨产生的巨大水流,使蕰草失去了生长的条件。


网上有一段视频,说吴淞这里原来叫“胡巷桥”。这个名字的来历是曾架设在蕰藻浜上的一座桥,这座桥名叫“胡巷桥”,这里因桥得名。

吴淞的地理位置在长江入海口的南岸,因此这里也叫吴淞口。这里有明确的潮汐规律,风急浪高。窃以为,几百年前,蕰藻浜的河面远比今天宽阔,先民想在这里造桥是不太可能的。况且这里居住的多数是渔民,驾船出行是常态,在蕰藻浜上造桥也没有必要。

胡巷桥改名叫吴淞,是在1823年。70多年后的1898年,蕰藻浜上的第一座桥建成,名字叫蕰藻浜大桥。时代的进步提升了科技的水平,造桥的木头之间是用铸铁件连接的。但是,蕰藻浜大桥还是毁于一场台风,时间是1905年秋天。

吴淞被称为“七省之锁钥,海防之要塞”,从地理位置上看,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吴淞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三场重要的战争: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6月初,英军攻下浙江定海后,百余艘舰船聚集在长江口,但见岸上戒备森严,不敢贸然进攻。此时,江南提督陈化成就在炮台上。6月13日,英军向吴淞进犯,陈化成下命令开炮。双方激战开始后,小股英军从蕰藻浜登陆,陈化成背部受敌,最终战死在炮台上。

1937年8月24日早晨,日军在军舰上炮火的掩护下从吴淞登陆,中国守军同侵略者在长江浅滩和蕰藻浜两侧展开了殊死搏斗。日本人三好捷三后来在《上海敌前上陆》一书中写道:“映入我眼帘的是吴淞陡岸,简直是地狱。那里的景象令我感到比战场还要残酷。岸上是一望无边的尸堆,尸体一层压一层,连土地都看不见了。几千名军人的尸体就像堆在市场上的金枪鱼,尸臭刺鼻,令人作呕。那就是十天前登陆的名古屋第3师团的官兵……据曾经和第3师团同一天在川沙口登陆的第11师团长山室宗武中将战后说(见《丸》杂志1971年3月刊),吴淞登陆战损失了一万人。”而装备远不及敌人的中国军队,在大挫侵略者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949年,解放上海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就发生在宝山月浦。1949年5月23日,解放军25军奉命向宝山吴淞发起了攻击,同日,宝山吴淞获得解放。

这三次战争,间隔不过107年。发生在这里的三次战争,每一次都改变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在以往中国这块战争频发的土地上,是少有的。


在航船的时代,长江里所有的码头都建在港湾河口里。吴淞这里的码头都在蕰藻浜里,岸边抛锚,缆绳系在树干上,跳板往岸上一搭,就可以装船或者卸货了。

重庆、武汉、九江、铜陵、南京、镇江,在长江里行船,终点都是吴淞。烟台、青岛、连云港、泉州、福州、宁波港,进长江入海口就到了吴淞,候着长江口的潮汐,一个时辰就能到达十六铺、苏州河。蕰藻浜连接着常州、苏州,以及太湖以东的昆山、嘉兴、周庄、同里,这是中国的土地上物产最丰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于有稍弱的潮汐,掌握规律的航风船,只要两三天,就能在上海吴淞与苏州常州之间赶一个来回。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世间少有。

《吴淞区志》记载,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吴淞机厂、吴淞微宝电气厂(发电厂)、张华浜修造工场(今东海船厂)、华丰纱厂(今上棉八厂)等,在蕰藻浜两岸建成。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这期间当然包括了蕰藻浜两岸的工厂群。

而另一个建厂的高潮在20世纪50年代,上钢一厂、上钢五厂以及硫酸厂、轴承厂、造纸厂等一批工厂先后建成,它们是共和国的钢铁脊梁。吴淞口风球高悬,五星红旗和信号旗在蔚蓝的天空里迎风飘扬,蕰藻浜、黄浦江里船桅林立,轮机轰鸣……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均来自“上海宝山”公众号,陈化成纪念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