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有些事,古人会怎么想?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鹏举 2022-02-18 11:25
摘要:在残卷散帙中感到古人如在左右,钦佩和流连中,门前的车马反倒是身外事……

卜居郊外多年,终日无事,会看些残卷散帙。看多了,感觉无论岁月流逝,还是山河更替,星空的谜团和世间的诗意从没改变。古人如在左右,开始钦佩和流连,有些事,古人会这么想。至于门前的车马,无论繁闲,都是身外事了。

蒋干以才辩独步江淮。当年曹操兵临赤壁,密请时在扬州的蒋干,前往游说周瑜。接下来,《三国志·吴书》写周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

这段记载大意是:周瑜出迎,直接就说,你辛苦远来,是为曹操作说客吧?蒋干回说,我和你同乡,有段时间没见了,一直听说你的大好功名,特地来和你叙旧,领略你的风范,怎么说我是说客呢?太有想象力了吧?周瑜又说,我虽然比不上古时候夔和师旷,但听到琴音,就知道是不是好曲子了。


蒋干盗书  网络图片

这就是风云际会,高人思辨。和三国戏中卖萌的蒋干、小气的周瑜,是两回事。

我是看三国戏长大的。所谓历史,对我来说,刻骨铭心的就是三国史。再说下去,很惭愧,这三国史,只是戏剧里的三国史。萧长华是个大能人,他把蒋干演活了。萧长华又是个帅才,因了他的《蒋干盗书》,周瑜、曹操的戏剧人生也美翻了。

《蒋干盗书》是三国戏中的点睛之作。所谓长江边的群英会,少了萌萌的蒋干,必然逊色。

赤壁之战决定历史走向,决定是大统一,还是三分国。这是个历史时刻。历史时刻,大人物是有责任到场的。蒋干的到来,说是应了曹操的请求,实际上,是他自己想来的。他要看一看他早年的朋友周瑜,这一刻到底会怎么做?上述见面时的一番问答,看似寒暄,其实是双方的开门见山。所以,接下来,蒋干只带着眼睛和耳朵,盘桓了几日,就告辞了。回话曹操,也只说了一句,周瑜这人是不会降的。

东汉大臣李固和名士黄琼交谊厚,李固希望黄琼能出来做事。黄琼走到离洛阳很近了,又犹豫起来。于是收到了李固的一封信。这封信就是史上有名的李固《遗黄琼书》。信中先说了一个想法,尝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个想法大意是:曾听人说,刚直的容易折断,清白的容易污浊。高雅的琴曲,懂的人一定不多。有大名的人,大抵难以成全。

然后信中说,近日来了个樊君,这人虽无大才,但办事规正。只是名气大,大家对他期望值高,于是不满意。还有一些延聘来的,也都有大名。可惜本事不大,所以人们认为是欺世盗名之辈。之后说出来信的主旨,就是劝黄琼不要犹豫,紧要的是尽快显示才能。

黄琼读了信,就启程赶往洛阳了。黄琼为什么听从李固的劝告?这要回味李固的想法。李固说“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这句话,是“尝闻语曰”,就是曾经听人说的。这是避嫌指教的姿态。这句话所说的,听起来不过是一个常识。但是,在李固和黄琼共同的常识里,应该有另一层意思。这是提醒黄琼,像你这样的人,刚直和清白,不只是有折断和污浊的风险,而是注定要在折断和污浊中恪守刚直和清白。接下来,李固说了自己的想法:“《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直截了当地告诉黄琼,像你这样的人,不被他人理解是必然的。像你这样有盛名的人,要让他人信服,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你就不可能是出众的人。所以,即使你头顶着雷,也是该到洛阳去的。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留有前后两个《出师表》,分别写在他第一次北伐的前后。他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街亭而中止。

《前出师表》中,他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大意是:我原来是平头百姓,在南阳种地。只指望在乱世中留条性命,本不奢求非分之想。先帝不嫌我身份卑下,宁可屈尊,三次光顾南阳草庐,询问天下大事。因此我心存感激,甘愿为先帝奔走效力。

《后出师表》中,他讲述了魏蜀吴二十几年间的情势变化,特别是说到了吴违背孙刘联盟,夺取了荆州。接着说: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大意是:凡事都是这样,难以预料。我也只能是尽力而为,直到死去。至于结果怎样,不是我可预见的。

为什么要出师北伐?诸葛亮是这样想的。在《前出师表》中,他明确表示要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同时,他点到了三顾茅庐时的谈话。那次谈话,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未出茅庐,就提出了他既定的统一构想。二十几年过去了,他很明白,失去了荆州之后,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变得很小。他的北伐,真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作为具有士子节操的诸葛亮,为知己者死的决心和实践,令人感动。作为具有政治节操的诸葛亮,他毕生奉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样令人感动。

他在第五次北伐的途中,病死在五丈原。他是北伐的失败者。可谁也不曾以失败来评论他的北伐。当时如此,至今依然。

李密比诸葛亮小四十三岁。他先仕蜀汉,后来是西晋初期的大臣。他曾给晋武帝上过一个《陈情表》。中间有这么几句话: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大意是:我的祖母刘氏如今年老体弱,就像太阳快要下山了,气息十分衰弱,性命堪忧,早上不知晚上会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我今日。祖母如果没有我,也不能善终。我们祖孙二人,实在是相依为命,所以我不能远离我的祖母。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所以,我可以为陛下尽力的日子要长,报答刘氏的日子为短。连乌鸦也有反哺的私心,所以,我请求让我回归奉养祖母。我的辛苦,不只是周遭的人们所知,而是天地可以鉴证的。

李密这篇《陈情表》,至今感动读到它的人,是因为他说出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和人们平素听到的不同。所谓忠孝不能两全。事亲和事社稷,哪个更重要些?两者重轻急缓,能否掂量?李密说,是事亲更重要的。两者重轻急缓,是可以掂量的。养育的深恩,无与伦比。有亲不养,实在是说不过去的。他还说,人生很长,会留出事社稷的时间。

情真意切的李密,是个内心通达之人。他可能还有个意思,没说出来。那就是,终养他祖母的事,除了他,没人可以替代,而社稷的事,缺了谁,都没关系。《陈情表》表达的是真男儿的想法,理所当然,它使李密成了史上的名人。“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也成了千古名句。

《宋史·苏轼传》第一段文字,极具神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大意是:苏东坡十岁时,他父亲苏洵外出游学,母亲程氏教他读书。程氏读到东汉《范滂传》,感慨叹息。东坡对程氏说:如果我是范滂,母亲是否允许?程氏回答说:你能是范滂,我难道不能是范滂母亲?

东坡和他母亲说出了各自的想法。可见,有其母,必然有其子。有其子呢?又必然有其母。

据《后汉书·范滂传》记载,范滂临刑时,和他母亲诀别。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大意是:范滂对母亲说,有弟弟仲博孝敬供养母亲,我赴黄泉,随家父去了,这是生死各得其所。请母亲割舍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过于悲伤。范滂母亲回答说,你能和李膺、杜密那样贤明之人齐名,死也值得。好名声和长寿,两者可以兼得吗?

这段对话,读来谁不感叹?伟大的志向和节操,是历来传承着的。十分景仰,有些事,古人会这么想,而且总是会这么想。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本文插图除标注外均来自上海博物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