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中国社科院支招:该怎么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合度
分享至:
 (1)
 (1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阎倩如 2017-02-15 19:01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了2016年度《产业蓝皮书》,聚焦“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贸易发展新动能的培育。对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东欧、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未来贸易和产业合作逐一做了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了《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本年度该书聚焦“‘一带一路’战略与贸易发展新动能的培育”主题,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2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指出中国在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合度、通过产能合作提升双方贸易合作水平等方面,都大有可为。并且指出,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中国可以通过与美国、欧盟15国加强合作,与日本共同化解竞争带来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蓝皮书的总报告和分报告对中国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未来贸易和产业合作逐一做了分析,主要观点如下: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结合度基本稳定。蓝皮书在总报告中指出,就出口侧而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2国的贸易结合度基本稳定,结合度指数近年来维持在1左右,其中初级产品的结合度高于制成品。制成品中,中等技能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结合度高于低技能与技术密集型、劳动与资源密集型、高技能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高技能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贸易结合度最低。从进口侧而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2国的贸易结合度较低,贸易结合度指数低于1。

——与美欧日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上有合作空间。由于全球贸易增长是带动美国、日本、欧盟15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竞争力的效应,而短期内它们很难通过提升竞争力来带动出口大幅增长。所以,美国和日本可能选择的扩大出口方式,是通过一定方式划分世界市场,欧盟15国则是通过适应全球商品贸易的变化而扩大出口。综合分析,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中国与欧盟合作所面临的挑战较之与美国要小,而中国与美国开展合作所面临的挑战又较之与日本要小。

——培育中俄贸易新动能。蓝皮书认为,中俄贸易互补性高,竞争强度不高,贸易联系密切,2016年中俄双边贸易逆势而上,率先实现止跌回升,双边贸易同比增长2.2%,是在中国和前十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唯一增长的,无疑是最靓丽的风景。中俄计划在2020年前使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同时,中俄贸易联系密切度不及欧俄贸易,美俄、日俄的贸易联系较松散。因此,培育中俄贸易新动能,中国应对接俄罗斯进口替代政策,对接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注重打造两国产业链分工体系,加大产业内贸易推进力度。俄罗斯应破除资源诅咒,借助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培育和提升优势产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与竞争。

——与中亚五国向产业链分工发展。蓝皮书认为,中亚国家产业竞争优势集中于能源矿产资源及初级产品,工业基础薄弱,多数国家交通、电力基础设施落后,需要建立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中国与中亚各国贸易互补性高,贸易联系较为联系密切,双边贸易规模保持较稳定水平。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联系密切程度,高于美国、日本与中亚各国的贸易联系水平。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极低。中国自中亚各国净进口商品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等初级产品,中国对中亚各国出口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可见,中国和中亚各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产业内贸易有着巨大的潜力,贸易拓展应向产业链分工发展。

——与中东欧高端产业合作尤其不足。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联系普遍比较松散,在19个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中,除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外,中国与其他16个都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由于地缘关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联系,多数远不及欧盟与中东欧国家联系紧密,多数中东欧国家也与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经贸关系呈“等距离”的状态。建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高端产业间加强合作,并深化产业内贸易,凸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性。未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应在工业制成品领域加强合作,比如,与匈牙利应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医疗设备、服装、能源等领域开展产能合作;与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家和地区加强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等领域的产能合作。

——与东南亚贸易拓展潜力巨大。蓝皮书认为,虽然东南亚各国产业竞争力有所提高,但除了新加坡,各国在全球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产业仍然集中于农产品、矿产品等低端领域。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持续升温,但经贸联系主要还是以产品进出口为主,深层次的合作开发、产业转移还比较少。因此,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出发,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贸易拓展潜力巨大。东南亚地区水果、水产品、橡胶、稀有矿产是中国急需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在接收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上具有优势;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近年来加快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中国消化转移处于过剩状况的重化工业创造了市场;新加坡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上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在南亚地区,中印两国产业互补性较低。蓝皮书指出,从国际竞争力看,印度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且2000年以来呈显著增强趋势,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从与中国的整体贸易竞争强度来看,南亚诸国均较弱,印度相对远高于其它国家。总体讲,南亚诸国中,中印两国产业互补性较低,且在国际市场上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中巴两国经贸合作水平较低,贸易竞争性相对较低,且贸易互补性有走弱趋势;中孟两国贸易竞争程度弱,贸易互补程度较强,产业合作前景广阔;中阿两国整体贸易结合程度较高,两国在资源和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业等领域相对具有较好合作前景;中尼两国贸易依存关系较强,在农业灌溉、水利水电、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马两国具有较强的贸易依存关系,在填海造陆、污水处理、跨海大桥建设、娱乐、传媒、医疗设施、住宅基础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较大。

——进一步加强与西亚、中东地区的产业互补性。蓝皮书说,西亚与中东地区19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为薄弱;但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石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与西亚、中东地区这19个国家贸易结合度强弱不一,除了伊朗、叙利亚、阿联酋、伊拉克、也门和约旦这6个国家表现为贸易关系紧密外,其余13个国家贸易关系则表现松散。目前,也门与美国、科威特与日本、黎巴嫩与美国和欧盟以及阿曼、沙特、卡塔尔、巴林与美欧日存在较强的合作空间,除此之外,其他国家与美国、欧盟、日本的产业和贸易合作空间均较小。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西亚、中东地区的产业互补性。

这本年度产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组织撰写,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六本。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