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上博生肖展“上新”:古代人是怎么看百兽之王的?
分享至:
 (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22-01-22 19:27
摘要:“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亮相上海博物馆。

为迎接壬寅虎年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上海博物馆联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本次展览共展出10件文物(含线上展品),包括上海博物馆甄选的6件精品文物,以及来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4件交流文物,有5件文物是首次与上海观众见面。展览于1月18日起免费对外开放,将持续至2月27日。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此次展出的两件江户时代伊万里青花大盘上可见一斑。这件青花虎竹纹大盘烧制于志田窑,制作年代约在1810至1840年间。有田窑瓷器大都经由附近的伊万里港运往各地,所以又称“伊万里瓷器”。

以虎的形象传达辟邪、纳福的寓意

“古代的枕头都是这么硬吗?”在上博一楼大堂,生肖展中的主打——色彩明丽、造型活泼的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吸引了不少孩子们的好奇目光。

上博馆藏西汉“鎏金虎镇”呈卷卧状,昂首,身躯刻有虎斑花纹,虎颈处戴有项圈,饰以贝纹,近后脑处设有半圆环,重3600克。在秦汉及之前,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为避免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或牵挂衣饰,从而影响仪态,便出现了席镇,即压席四角的重物。

虎枕有着吉祥、辟邪的寓意,陶瓷虎枕是金代盛行的一种很有特色的生活用具。这件虎枕为卧虎形,背部为枕面,以黑彩绘雁衔芦苇纹,芦谐音“禄”,也是吉祥的寓意。尽管它看起来并不舒适,但好奇的小观众看一眼文物下的说明牌,就能明白古人真的是这样生活的。而且,古人还相信它有助眠、安神的功效,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载,虎头枕可以治“魇卧寐不寤”之症。

上博馆藏西汉“鎏金虎镇”呈卷卧状,昂首,身躯刻有虎斑花纹,虎颈处戴有项圈,饰以贝纹,近后脑处设有半圆环,重3600克。在秦汉及之前,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为避免起身落座时折卷席角或牵挂衣饰,从而影响仪态,便出现了席镇,即压席四角的重物。

“虎在传统文化里很受欢迎,虽然是百兽之王,但这些文物里的虎看起来非常温顺。它们好像被剥去了暴力的一面,融入传统文化中。”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介绍,中国很早就有虎的文化,《周礼》中提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用来祭祀西方的就是玉琥。在传统道教中代表四方的四神里,西方也是白虎。上海以前也有虎,在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时,就发现有虎骨的存在。

此次展出的和虎有关的文物,老虎的形象都颇为可爱。比如西汉鎏金虎镇整体为卷卧状,虎颈处戴有项圈,像是大型的宠物猫。金代秋山玉饰里,一老虎蹲坐回首,头部及毛发刻画仔细,充满淳朴的山林野趣。在三楼绘画馆展陈的元代佚名《白描群仙图卷》里,一位长发飘飘、容颜俊秀的少年身边趴伏着一只老虎,憨态可掬。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在上博青铜馆、玉器馆的常设展陈中寻找更多与虎有关的文物。

“通过这些虎的形象展现,传达辟邪、禳灾、纳福的含义。”陈杰介绍,此次展览除了为观众呈现不同造型、材质的虎年文物外,还推出很多有趣的文创,希望观众把博物馆艺术带回家。以虎枕为基础开发的表情包近期将在微信上线。上海博物馆还将参与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展览中的一件展品将被制成五福彩蛋卡。同时,上海博物馆也将首次与蚂蚁链合作推出两款数字藏品,以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


一楼电子屏将线上展示4件文物,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清代沈铨《花鸟走兽册》、清代福建漳州《招财纳福辟邪年画》,以及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馆藏日本宝历十二年熊斐《虎图》与日本享和三年土方稻岭《猛虎图》。

两件日本文物无人押运抵沪

此次展出的文物有6件在一楼大堂线下展陈,4件在一楼电子屏线上展出。不过,选择线上还是线下并不是出于文物运输的考虑,而是看文物材质是否适合在自然光下展陈。来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19世纪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与青花虎竹纹大盘是漂洋过海而来,陈列在展柜里供观众欣赏。

两件日本文物是无人押运抵沪的。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介绍,过去,海外文物都会有专门的押运员随文物来沪,现场点交并参与布展。因为疫情防控,人员来往不便,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表示愿意以无人押运的方式送两件文物来沪。

缂丝元气虎笔记本。

其实,上博在疫情后已经采取无人押运的方式举行过多个国际交流展,刚刚结束的“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里,来自法国、葡萄牙、英国、荷兰、美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百余件文物都是无人押运的。

“采取无人押运的方式,是基于国外博物馆对上博专业能力的信任。我们会全程配合好运输和安检环节,所挑选的文物也是比较适合无人押运的。”褚馨介绍,两件文物由专业运输公司运送,双方博物馆人员会进行线上点交,并全程记录,确保文物安全。


缂丝元气虎笔记本。

日本境内并不产虎,但很早就有崇虎习俗,瓷器烧造也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此次展出的虎竹图大盘绘制精细,从中能看到日本在生肖信仰和器用制度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来自日本的两件线上书画展品,熊斐《虎图》与土方稻岭《猛虎图》,细看和上博的一件线上展品——清代沈铨《花鸟走兽册》画风相近。原来,沈铨曾东渡日本交流绘画,这两件作品可能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创作的。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此次展出的两件江户时代伊万里青花大盘上可见一斑。青花虎竹图十二角形盘烧制于日本有田窑(今佐贺县有田町),内壁绘有虎、竹、太湖石、祥云等纹样,外壁画牡丹和山茶花纹样,圈足内外各绘弦纹一道。也许是因为日本列岛上没有老虎出没,画中老虎的形象总是温和可亲。

“尽管疫情下文物运输交流有困难,我们仍然希望保持国际间的交往,发挥博物馆的作用。”陈杰介绍,举办生肖展是上博的惯例,近两年,上博将其办成国际交流展的形式,2021年就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共同推出了“卓荦迎新——中韩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


上博馆藏元代佚名《白描群仙图卷》(局部)。第五组老者三人,腿边盘绕一头老虎,情态可掬。

在让国内观众欣赏到海外文物的同时,上博也把展览送向海外,2021年曾通过无人线上布展的方式,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展览。“在疫情困境中主动寻求突破,希望能持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海外观众讲好文物背后精彩的中国故事。”陈杰说。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蒋迪雯 摄
题图说明:观众在参观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金代“黄地黑彩雁衔芦苇纹虎枕”(右)、西汉“鎏金虎镇”(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