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超越传统,看四位上海画家笔下的理想之城、包容之城
分享至:
 (1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陈俊珺 2022-01-22 08:31
摘要:鼓励更多画家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

最近,电影《爱情神话》的热映引发关于上海文化的热议。

同期在沪上举办的“城下——那边风景 海上四人展”也引发了不少观众对本土画家的关注。

参展的四位艺术家何曦、洪健、白璎、邵仄炯是海派画坛的中生代。他们的绘画风格和表现题材各不相同。无论是否直接表现上海,他们都在画面中表达了各自敏锐的视角,及对城市文化的观察与思考。

近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上海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上海作家协会散文报告文学专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马尚龙,学者 、评论家汤惟杰做客芊荷艺术空间,与艺术家们畅聊他们心中的上海。



洪健 愚园路1136弄31号 46×46cm 纸本设色 2021

在“上海故事”中深情回望

走进位于愚园路上的芊荷艺术空间,一眼就被墙上一幅画中的老建筑吸引。这幅作品名为《愚园路1136弄31号》,画的是长宁区少年宫所在的一栋老洋房。

画家洪健1967年生于上海。小时候,他生活在南市区,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他生活在复兴西路,属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在他看来,这两个地方的居住环境不一样,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

洪健喜欢画上海的建筑,他笔下的上海西区老建筑带着浪漫或某种哀伤的气息。他画市中心的老城厢建筑,则透露着一种回忆与感叹。“我年少时生活过的地方发生了很大变化,我想画出我记忆中的感受。”

关于“上海故事”的第一张作品,起始于2006年,这个主题他一画就是多年。“上海的城市历史与文化积淀中有着相当独特的魅力、活力甚至魔力。” 身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的洪健对记者说,“虽然我描绘的是比较具体的建筑和街景,但我更想表达的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古代绘画,除了界画之外,几乎少有画建筑的,而界画描绘的也都是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上海艺术家的思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善于吸收外来精华,并与本土元素相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中国画院的老前辈们都画过新的城市生活主题。因为上海的包容,艺术家们才能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洪健说。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徐明松认为,洪健这些年一直孜孜不倦地画着上海的老建筑,不只是表面上对城市景观的描摹,而是透析出城市的肌理和记忆。在洪健的上海故事里,能够看见画家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当下所寄寓的深情回望。他善于为干净利落的画面渲染一层情绪色彩和文学意象,寻求并构建起一种“场景美学”,让上海的过去与当下在画中交汇。“他的作品里没有人,但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的存在。”


何曦 山·水 46×58cm 纸本水墨 2021

从屋里看屋外

艺术家何曦虽然没有直接画上海,但他对于人与城市关系的描绘,对城市中人的疏离感的描绘,常常带有寓言性质,令人过目不忘。

在此次展览中亮相的《山·水》《奔云》等新作都是绢本或纸本水墨,透露出一种奔涌的力量。

何曦说:“我五六岁时从北京来到上海生活,是上海这座城市成就了今天的我。在上海,人跟人的交往是很讲分寸的,不善于跟人交流的我习惯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我又是一个喜欢看外面的人。”

正如知名作家马尚龙所说,何曦的画有一种在屋里看屋外的感觉,是隔了一层玻璃窗的感觉。

何曦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一个符号——玻璃。他认为,玻璃让人可望而不可即,代表了他对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在他知名的《标本》系列里,他模仿了倪云林、石涛、八大山人、文徵明等人的技法,将他们的山水花鸟独立地摆放于玻璃罐中。他想表达的是,既要学习古人,但又不能照搬古人、成为古人。“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模仿古人,却又无法超越古人,那么中国画就会成为过时的标本。艺术家必须保持对周遭的敏感,不能一头撞进传统里,麻木了对当下生活的感受。”

有人评论,何曦的作品有现代寓言的味道,看似简单的图像背后有难以捉摸的寓意,他却说,自己并没有刻意地去画什么寓言。“我的画就是我想说的话。我这个人喜欢别出心裁,总有一些奇思妙想,所以我的画与大家所熟知的花鸟画不太一样。”

在策展人徐明松眼中,何曦的作品有着丰富的线索和哲理性,他用玻璃隐喻城市,在这些年的作品中不断地梳理人和自然、人和未来的关系问题。“何曦不画建筑,也不直接表现城市风貌,但他的画中透露出中西融合的艺术思维方式。他始终带着独特的眼光看待城市,从而获得有别于他人的发现。他的画中,有令人反复思考的余地。”


 邵仄炯 雕刻时光(一)38×36cm 纸本设色 2021

远离城市,雕刻时光

展厅中的《雕刻时光》以及《流光》系列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邵仄炯副教授的近作,既有古典风范又带着抽象的意味。近年来,他一直试图将古人的作品重新解构,再用自己的想法去演绎。

这批作品的材质是皮纸,以水墨设色。邵仄炯的技法来源于古典山水,传承了中国画勾皴擦染点的绘画语言。他画的不是具体的山水,虚拟的山石和云气淡化了地域风景的概念。他强调山体的多视角局部结构和平面构造的视觉变化,以抽象性来体现一种几何的形式美感和内在运动的活力。

邵仄炯告诉记者,画中密集的点线表现的是山体结构和质感,笔墨皴点的肌理则是为了表现紧密与坚韧,以及时光在自然界的留痕。淡墨点及留白处是气的流动和光的捕捉,是画面以虚托实的重要部分。

在此次展览中,邵仄炯的作品最远离城市,也最具有传统意趣。“我想表达的是虚拟的天地洪荒之境,这种意境是超然、险峻的。我想用密集的点画营造出一张张内在有活力有动感的画面,这也隐喻或对应了城市的某些特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认为,透过邵仄炯的笔法,能看到西方点彩派对他的影响,但他并非亦步亦趋,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尽管他画的是传统的题材,但显示出他身处上海这座包容的城市中的海派趣味和开放的心态。”


  白璎  漾No.31 46.5x46.5cm 本设色 2021

都市女性的过去与当下

画家白璎的《漾》和《涉》系列颇有生趣。他笔下的都市女性透出一种与生活之间的疏离感,掩映出某些独特的城市气质。她们有着怀旧的影子,又有着当下的趣味,在时尚与古典、世俗与超迈之间游移。她们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当下。

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白璎是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他将自己对于这座城市的熟稔与思考,化作对都市里女性的观察与表现,在作品中寄寓了对这座城市意象的隐喻和象征。画面或唯美或妩媚或孤傲,似乎折射出这座城市百年所蓄积所陶冶的某种气质。

在徐明松看来,白璎消弭了特定的时间节点,让画面成为一种“空筐结构”,丰富和延展了画面的时空容量,将画家对现实的观察移植为更具历史纵向感的人文关怀。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认为,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面向,但都表达了各自对城市的观察与记忆,调性都跟上海城市文化息息相关。每个人喜欢上海的理由都不尽相同,又有相通之处。不同年龄的人、生活在不同街区的人都能在画中找到共鸣。

汪涌豪说:当下中国的文化形态,与孕育传统中国绘画的文化形态已经大不一样,城市文化很难一言道尽。当今城市中有许多花样的景观,但人的内心或许是寂寞的。城市越来越便捷,但城市中的人可能是孤单的。这四位画家都没有按照老路走,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分明看到后现代艺术对他们的影响。“照传统的路数处理艺术已经远远不够,生活赋予艺术家更多的可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画家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这也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所在。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