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实力:一座人民城市的底气、底蕴与底色
分享至:
 (72)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顾杰 2022-01-20 06:21
摘要:站在2022年的开端,人民之城将以什么方式打开?

上海是什么?回望刚刚过去的2021年,或许有许多答案——

是诗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街区、歌一样的“城市表情”;

是生活、工作、奋斗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站在2022年的开端,人民之城将以什么方式打开?当上海两会大幕正式拉开时,我们在代表委员的愿景里读到一个词——“实力”。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软硬兼济的实力,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底气、底蕴,更彰显这座城市的底色。

硬实力,构筑发展“底气”

东海之滨,投资逾500亿元的中芯国际临港项目正式开工。这个月产10万片的集成电路项目,从项目启动到土地摘牌,仅用190天,从拿地到开工不到一个月。

这是“特斯拉速度”后新的“临港速度”,这是瞄准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

上海市中心,岁末年初也有利好消息。浦西的恒隆广场、浦东的国金中心首次成为百亿税收楼。开放带来的总部集聚效应,让 “上下楼”变“上下游”,推动楼宇经济形成“内生良性循环”。

新晋的“双顶流”,折射出上海商圈的发展韧性,这是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硬核实力。

去年深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有过“高光时刻”。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上,上海牵头获得4项一等奖,占全国的17.39%,也是2000年以来,上海首次在“三大奖”高等奖项中实现“金花齐放”。

这份国家科技奖的“上海成绩单”,分量不轻,让你惊叹这座城市创新策源的硬核实力。

硬实力,构筑起人民城市的发展底气,激发出跃升的雄心。数据显示,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经超过800家,外资研发中心超过500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新的一年,上海将抓住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机遇,加快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业态,新动能蓄势待发。

瞄准“从0到1”的基础研究,上海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正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力求在突破“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而在向科技现代化进军中,上海选择了硬核科技这个最难赛道,力求掌握对未来的主动权,在战略前沿领域颠覆超越。

软实力,厚植城市“底蕴”

如果说经济是构筑城市硬实力的基底,人就是衡量城市软实力的尺度。

流量时代,人的聚散是折射城市活力的风向标,亦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走向。去年,不少沪上高校的签约就业毕业生中,选择留沪工作的人数最多,占比过半;怀揣梦想的港澳青年主动“破圈”,来沪创业;在沪工作的外国人已达20多万,稳居全国第一。

人口的流变,事关诸多微妙的因素,是都市文化的魅力、城市治理的水平、开放包容的环境……种种软要素、软环境,构成了城市软实力。这是城市的“加速器”。

“这很上海!”当一座城市成为一个形容词,它已超越实体上升为一种精神、品格和风范。这股看似无形的力量,正以一种更为高效、恒久和根本的方式,让城市具有深厚的底蕴。

很多片段里可以看到这种底蕴。新年到来,苏州河长宁段的华政滨河步道,浦东滨江的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吸引更多游人前来打卡。滨江地段,寸土寸金,被人形容为“大衣料子”,若是搞商业开发,市场价值巨大。然而,上海选择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小到马路街角,大到一江一河,空间持续优化,人民性一以贯之。

又比如全面展开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今年1月1日《上海市数据条例》正式施行,数据潜能被进一步激活,数据赋能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将以更紧密协同的方式统摄于“两张网”之中。人们愈加懂得数据是新时代的“石油”,而“数治”将让城市更智慧。

归根结底,城市软实力也是人的实力。在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过程中,上海成了各方人才幸福生活的乐园和干事创业的热土,他们也将成为这座城市发展进步源源不绝的动力。

向心力,彰显城市“底色”

辞旧迎新之际,还有好消息:过去一年里,围绕老百姓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上海推出的多项民心工程,超额完成目标。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有对弱势群体的真切共情,有对市民生活的具体关照,更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首要考量——顺应民心、凝聚人心,这是人民城市的底色。

对人的尊重和观照,熔铸于这座城的精神品格之中,也折射于一个个暖心的数据:去年,上海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90.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70万平方米的年度目标;完成加装电梯1579台,数量是此前10年加梯总数的3倍;养老金、医保、低保、最低工资等民生保障待遇标准稳步提高……

这座城市从未忘记,繁华高楼和靓丽霓虹的背后,还住着多少“蜗居”于逼仄旧里的市民,还藏着多少常年待在房间里无力下楼的“悬空老人”,还有多少生活陷入困难亟待救助的家庭。很多时候,上海算的不是经济账,而是政治账、民心账;做的不是“技术判断”,而是“价值判断”。这是人民城市应有的温情。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更要依靠人民。愚园路523弄内,一把有着“文艺气息”的座椅火了,它的认建认养者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和指挥家曹鹏。人民城市人民建,这里有城市治理新理念:所有人都是城市的主人,都有责任维护城市客厅里的“家具”。

在“底线民生”不断向“质量民生”迈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市民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城市建设,一个个“金点子”结出了惠民的“金果子”。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人民建议征集部门共接受处理群众意见建议事项6.7万余件,上海人民提出的建议数量同比上升33.5%。

这也是一种实力,夯实了这样的实力,城市就能积蓄深层的动力,释放充足的活力,展现持久的魅力。

栏目主编: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