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诞生了《梁祝》名曲的上音校园未来将拆墙开放,串起申城音乐之旅
分享至:
 (3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宝花 2022-01-18 06:01
摘要:上海音乐学院未来将拆除围墙,对公众开放。

在繁华喧嚣的淮海中路穿行一段,拐个弯走进林荫遮蔽的汾阳路,上海音乐学院几幢管风琴外观的高大教学楼就出现在眼前。与这样的外观相呼应,上音校园内不时传出悠扬的音乐声,那通常是师生们正在排练节目。

在这座处处洋溢着音乐的校园内,几处历史保护建筑点缀其中,众多中外音乐家曾在此工作、居住,谱写出一段段音乐史上的佳话。流传中外的《梁祝》,就出自其中一幢百年建筑。

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在即将启动的上音汾阳路校区整体提升工程中,充满艺术氛围的上音校园未来将拆墙开放。届时,人们将可游历与衡复风貌区融为一体的上音校园,细品绿荫掩映下的历史建筑,体验一场都市音乐艺术之旅。

百年建筑内诞生《梁祝》名曲

从汾阳路20号正门进入上音校园,右侧数十米开外就是一幢完工于20世纪10年代的两层砖木结构历史建筑。透着沧桑感的红坡瓦屋顶、长满绿植的弧形大露台、错落有致的烟囱和老虎窗,瞬间就将这座老房子与周围建筑区别开来。

这座历经百余年沧桑的建筑亟待修缮,一楼部分墙皮翘起,楼梯已有些凹陷。整座建筑内,最有意思的是壁炉,无论是房间还是公共区域都能看到壁炉。

原犹太人总会、现上音老办公楼外观和内部  董天晔 摄

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韩斌告诉记者,这栋小楼建成之初是旅沪犹太社区首领尼西姆的私宅,后来曾作为上海犹太人总会。二战时期,上海出现了大量欧洲犹太难民,其中也包括一批犹太艺术家。他们中不乏著名的钢琴家、小提琴家和歌唱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为上海乃至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此后的数十年中,这座历史建筑长期被用作上音的行政楼,贺绿汀、丁善德、桑桐等数任上音负责人都曾在此办公,二楼还一度用作琴房。韩斌说,不少知名音乐家在此成长,众多外国政要名人在这里听过音乐。“西哈努克亲王夫妇、比利时伊丽莎白老王太后、英籍华裔钢琴家傅聪等都来过。”

更令上音师生自豪的是,这座老楼也见证了《梁祝》的诞生。一张像素不高的黑白照片,记录下了《梁祝》诞生前的一个瞬间。照片中,《梁祝》的作者何占豪、陈钢,正与当时上音的党委书记孟波、院长丁善德就乐曲展开讨论。

距离行政楼约百米开外,一幢被上音师生称作“专家楼”的德式风格三层建筑,也曾接待过众多外国专家。这座楼建于1926年,曾一度用作比利时驻沪领事馆,后被上音用于办公和接待专家。半圆的拱券门窗洞、雕饰精美的露台栏杆、水泥粗拉毛墙面是其典型特征。

上音专家楼外观  董天晔 摄

专家楼一楼有小巧的门厅,二楼和三楼有客房,客房内座椅、吊灯、桌子等均装饰以弧形线条,与建筑的德式风格保持一致。虽历经近百年风尘,经过一番精心修缮的专家楼外观总体保存完好,焕发出历史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上音校园靠近淮海中路处,还有一处被称作“老图书馆楼”的历史建筑。这栋三层洋房外观保持得不错,建筑内部正处于整体修缮前的测绘阶段,部分墙体被打开。韩斌说,经过建筑专家评估,上音校园内的这三栋历史建筑总体保护情况都比较好。“这些楼原来主要用于办公,初始轮廓和结构都还在,不需要像‘七十二家房客’那样大改大动。”

“老图书馆楼”外观和内部窗户之一   董天晔 摄

新式建筑将凝练成文化地标

在上音校园,值得细看的不只是历史建筑。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座绿树掩映的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院的校园,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上音校园内的五座雕塑的主人公——蔡元培、萧友梅、黄自、贺绿汀、丁善德,都是音乐爱好者心中如雷贯耳的名字。

其中,蔡元培是上音前身——1927年国立音乐高等专科学院的创始人兼第一任院长、萧友梅是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黄自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每一座雕塑前,都用文字记述着这些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先行者。

校园内的蔡元培雕像  董天晔 摄

整座上音校园面积不大,校内共有13栋建筑。除了几处历史保护建筑外,贺绿汀音乐厅和上音歌剧院都是上音的“宝贝”。贺绿汀音乐厅毗邻老办公楼,几经改造和重建,于2003年落成首演。如今,这一具有古典欧式风格的音乐厅是学院重要的教学场所,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演出场馆之一。

位于淮海路汾阳路口的上音歌剧院,则被上音院长廖昌永称为“梦开始的地方”。这幢由中外团队联合设计的8层歌剧院历时近3年建设,拥有1个1200座的中型歌剧厅和歌剧、管弦乐、合唱、民乐4个排演厅,以及1个专业学术报告厅,于2019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世界上大多数音乐学院校园规模都不大,一所学院拥有一座独立的歌剧院更是难得一见,上海做到了!”韩斌说,不少国外音乐学院的同行得知上音拥有一座独立歌剧院,都十分羡慕。

上音歌剧院    董天晔 摄

回忆起几十年前国外著名的管弦乐队来上海演出,却找不到适合音响条件的场地,只能在条件不完善的八万人体育馆“屈就”,韩斌颇为感慨。他说,如今上海不仅有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文化广场等条件优良的演艺场所,也有上音歌剧院这样属于音乐院校的独立歌剧院,这无疑体现出上海的城市软实力。

在韩斌看来,恢复校园内历史建筑的原貌,是一种音乐历史文脉的延续,也体现出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众多外国音乐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上音近百年的校史,恰恰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史。而在未来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贺绿汀音乐厅、上音歌剧院这样的新建筑,也将在吸纳更多世界一流水平的演出后,被打造成为上海的文化新地标。

校园开放串起城市音乐之旅

距离繁华的淮海中路一步之遥又闹中取静,上音校园堪称地处黄金地段。未来功能提升开放后,上音校园将整体融入徐汇衡复风貌区,成为风貌区音乐之旅的龙头。对于上海这座城市而言,这也将是最具文化底蕴的一条音乐之旅线路。

事实上,在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建筑和音乐都是城市微游的重要主题。在罗马和纽约,韩斌就曾参加过当地的音乐之旅。

在罗马的托斯卡区,一条11公里的音乐主题线路上有2名志愿者,分别负责讲解沿线建筑和音乐相关的故事,中途还可以停下来喝咖啡、就餐;在纽约的伯恩斯坦音乐之旅中,游客们参观完沿线的音乐厅、大型商城,又来到伯恩斯坦的故居。伯恩斯坦80多岁的女儿讲起父亲的故事,每位游客最后还收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上,一名7岁的小女孩坐在前面练习唱歌,伯恩斯坦正挥着手臂指挥她。这位小女孩,正是眼前讲述故事的八旬老人……

上音历史建筑内景     董天晔  摄

这些城市的音乐之旅,给韩斌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现在国内的旅游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人们的艺术修养进一步提高,也愿意为更好的城市微游内容买单。

今后,从衡山路的《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楼、宝庆路3号的上海交响乐博物馆,再到淮海中路上的聂耳广场、复兴中路上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和黑石公寓,这些充满音乐元素的建筑都将以上音校园为纽带连成一片,组合成上海独有的音乐艺术之旅线路。

题图为上音行政楼全景。董天晔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