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上海有种“奇异的智慧”,只要认同上海文化、海派文化,就是地道的上海人
分享至:
 (44)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一 刘芳旭 2022-01-08 07:46
摘要:海派文化存在着一体两面甚至多面的现象,其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互相冲突、碰撞,同时又包容共生。

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的产物。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语境下,会让人有不同的理解。如今,历史概念的海派文化经过转型与创新,在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上都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为全面梳理海派文化的形成、延续、传承、流变的脉络,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海派文化知识体系,带领读者领略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海派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推出《海派文化新论》一书。

海派文化并不是保存在博物馆的文化过去式,它的精气神渗透于每个上海市民的言谈举止、每个家庭的生活细节中。海派文化的研究,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动力。

「新论之“新”,新在哪里」

上观新闻:海派文化一直是有关上海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什么选择在当下重新梳理海派文化的来龙去脉,并完成了《海派文化新论》一书?

徐锦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海派文化新论》作者之一):近年来,海派文化及其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然而,很多时候人们说到海派文化,还大多局限于描述表象,而非将其作为一个规范的概念来使用,对海派文化的起源、发生、流变、内涵和在新时代的价值也缺乏深刻的研究和把握。

2019年底,海派文化研究作为一个课题项目落实到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我们随即开始组建研究团队。2020年12月,我和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张炼红特地去拜访老所长陈伯海先生,陈先生提出“论”“史”结合、以“论”带“史”,并能出新。因此,我们对全书的设计进行了几次调整,把书名由原来的《海派文化史论》改成《海派文化新论》,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运用研究的结合、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结合、概念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在遵守基本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注重其当代价值和创新性。

上观新闻:《海派文化新论》中的“新”,新在哪里?

徐锦江:这个“新”,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把书眼放在了“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研究上,注重当代视野,吸纳最新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比如,在第一章“海派文化的历史流变与时代建构”中,我们从时代建构的角度对过往的海派文化研究文献做了系统的梳理,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听取了许多专家的意见后,我们提炼了“人民本位、开放引领、创新发展、包容共生、经世济用”20个字来概括新时代海派文化概念内涵,并厘清了新旧海派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除在海派书画、海派戏剧、海派文学等重点门类做出新意之外,《海派文化新论》还对海派民俗、海派电影、海派学术等过去文献中较少论及的门类进行阐述,丰富海派文化的内涵,这些也是新的内容。

第三,我们充分尊重各章作者的学术积累和个性发挥。例如,第二章“从传统到新变: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作者叶舟是研究江南文化的专家;第四章论及海派京剧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娱乐空间,作者张炼红对戏曲研究颇深,在本书中从中国戏曲观演空间、海派京剧讲到新中国的戏曲改革和新上海的文化改造,可谓厚积薄发;第六章聚焦公共文化空间,作者李艳丽曾留学日本,特别注意日本作为“东洋”在上海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中介”作用,谈域外文明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可见其研究特长。

当然,本书也有不足之处,对新时代海派文化本质内涵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展说还不够充分。因此,《海派文化新论》只能算是研究新时代海派文化的起点之作,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来共同完成。

「五个特征,一个独特的上海」

上观新闻:海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指涉的对象及其内涵大相径庭。海派文化是如何诞生,又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怎样的流变?

徐锦江:早期“海派”一词多用于艺术表现领域,是某种艺术流派的代称,且常作为“京派”的对立面出现。首先是戏剧。1917年,“海派”一词首次出现于大众视野里。《清稗类钞》中有云:“京伶呼外省之剧曰海派。”但又补充说:“海者,泛滥无范围之谓,非专指上海也。”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报刊文章中,“海派”一词的论述几乎都与戏剧相关。其次是书画。潘天寿先生早在1926年出版的《中国绘画史》中率先提出了“前后海派”之说。1937年,俞剑华在谈论晚清山水画时首次提到绘画中的“海派”,将寓居沪上的画家视为一派,称其“以生计所迫,不得不稍投时好,以博润资,画品遂不免流于俗浊,或柔媚华丽,或剑拔弩张,渐有‘海派’之目”。20世纪30年代,文坛也出现了“京派”与“海派”的对立。沈从文在《论“海派”》一文中这样总结海派文学:“‘名仕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立了吾人今日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

1949年以后,针对“海派”的讨论暂告一段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派”更是成为“崇洋媚外”“轻浮奢靡”的代名词。

上观新闻:以科学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海派”,一直是个重要的议题。

徐锦江:是的,所以到20世纪80年代,“海派”重新回归学者的视野,如何看待“海派”也成为讨论的焦点。为此,各界学者召开了很多围绕海派文化的大型研讨会。1985年,“‘海派’文化特征学术讨论会”首次使用了“海派文化”这一名称。陈旭麓在《说“海派”》中将海派文学的特征总结为:“一是开新,开风气之先,它敢于接纳新事物来变革传统文化。二是灵活、多样。”这一时期,学者已不再以优劣来评判“海派”与“京派”,并积极发掘其优点,正面评价海派文化中的市场化、通俗化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凸显,海派文化研究重心转向城市史与都市文化的交叉研究。21世纪以来,海派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与系统化。借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东风,海派文化的研究渐受关注,取得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总而言之,海派文化是自下而上、无自觉无领袖的状态下自然生发的,通过技术引进、日常生活、器物层面、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广为传播的,进而逐渐进入上层建筑成为戏曲、绘画、文学等流派,乃至于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并固化和被“追认”为一种文化风格和类型,成为一种正向追求的现代性文化精神。

上观新闻:很多人认为海派文化就是上海文化,对于海派文化还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徐锦江: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而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

新时代海派文化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5个层面的特质和取向,可概括为5句话:“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

上观新闻:您刚刚也提到了“人民本位、开放引领、创新发展、包容共生、经世济用”,为什么选择这20个字概括新时代海派精神的特质?

徐锦江:先说“人民本位”。传统海派文化中以人为本,顾及市民基本利益和需求的基因非常浓厚,新时代的海派文化更应将人民放在首位,人民至上是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和出发点。当今上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城市的新版。

再说“开放引领、创新发展、包容共生”。上海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始终用自己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给全国以启示,创造了中西、雅俗、古今等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进而凝聚了为广大市民所认同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

最后说“经世济用”。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中,上海始终贯彻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寻找超大城市的治理新路,打造有智慧、有温度的城市治理,让上海成为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的魅力城市。

也许其他城市也具有上述的某个特征,但5个特征相加就是独一无二的上海。

「“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上观新闻:在上海,我们想到的不仅有海派文化,还有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多种文化如何在上海交融?

徐锦江: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同为上海的3种文化资源。熊月之先生曾说:“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根基,海派文化是近代上海对于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同时,红色文化之所以在上海灿烂呈现,也与海派文化中爱国、开放的文化特征与创新、务实的产业特点有关。

上观新闻:在新时代,海派文化包含着“职业道德”“契约精神”“谨慎”“理性”“精明”“精致”等含义,也有上海工人运动、七君子等勇敢和进取的革命精神及创新精神。海派文化的内涵是否也逐渐丰富了?

徐锦江:海派文化落实到具体层面的描述自然有更多特点,说到上海,首先想到的意象是魔都、外滩、浦东开发后的陆家嘴三件套、浦江两岸的璀璨灯火、石库门、国际饭店、百乐门、旗袍等。除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开放、创新、包容”,负面的描述也有小气、浮华、小市民、不高明、冒险家的乐园等。

一位现代作家曾说:“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新旧文化各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浑水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客观描述的词语更有一大把:灵活、多变、多元、守规矩、讲规则、有情调、国际性、都市性等;不过,最精髓、最地道的还是用上海话来概括的词语:克勒、大兴、海威、门槛精、有腔调。这些描述既是对社会风气、生活方式的概括,又是指上海的人与人身上的文化,最主要的是指人的品质。

在研究海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对海派文化的特征描述互相矛盾的现象,同一个特征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比如“讲规矩”,可以说“各人只扫门前雪”,也可理解为契约法治精神。同时,也有学者将海派文化理解为码头文化、窗口文化、石库门文化、弄堂文化、市民文化或士绅文化。这些说法都没有错,这也正是海派文化的最大特征。海派文化具有多元的矛盾性、强烈的异质性和高度的可化约性。海派文化存在着一体两面甚至多面的现象,其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互相冲突、碰撞,同时又包容共生,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文化体。

「认同文化便轻松地融入」

上观新闻:从宏观角度来看,如何才能更好地打造新时代的海派文化?

徐锦江: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提炼和明确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关于海派文化的核心特征和外在体现的梳理,直接影响了海派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价值认同。当务之急,应该不窄不乏,尽快厘清海派文化的准确内涵和合理外延,要在既有海派文化优秀传统中更多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基因,让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用之而不竭。

更重要的是,盘清海派文化资源家底,形塑新海派城市文化景观。打造包括品牌、区域、场所、建筑、非遗、作品等在内的符号系统,找准“四梁八柱”和着力点。通过重新释义,将历史“起源”和现代“开端”紧密勾连,将历史文脉延续伸展至现代。

在历史风貌区和永不拓宽马路的基础上,建议从外滩核心区、老城厢地区、外滩源地区、陆家嘴地区、北外滩地区、衡复地区、徐家汇地区等打造出适合步行的2公里海派文化阅读区;将中共一大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上海中心、上海历史博物馆、新天地、和平饭店、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等高光场所以及武康大楼、上生新所、黑石公寓等新晋网红地打造成新海派文化的地标。例如,大世界可以通过梳理其层叠的历史含义,打造成以海派青年为受众的文化场所;百乐门可以通过新的释义,利用其品牌变身为“最美海派文化空间”。

上观新闻:从微观角度来看,了解海派文化,对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有什么意义?

徐锦江:无论是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还是来到上海学习、工作的新上海人,只要认同上海的文化、认同海派文化,就可以轻松地融入这座城市,就是地道的上海人。

上观新闻:发掘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会对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产生怎样的帮助?

徐锦江:城市精神与品格是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文化传承来看,海派文化是上海标志性的文化形态,保护和传续海派文化下的建筑、非遗、民俗、方言等,就是传承上海的城市文脉;从城市内部来看,新时代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深入发掘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的内在契合,对海派文化进行重新梳理、传播与应用,提炼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特质,有利于培育更多上海文化艺术精品,增强市民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对外传播上,海派文化提供中外交流、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同时作为上海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上海城市软实力。

软实力的根本在于人。对于海派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创造转化,有利于塑造注重人情味、充满亲近感、洋溢文化味的“城市表情”,让城市更有温度、更为雅致、更有韵味。


《海派文化新论》
徐锦江、郑崇选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