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上海的3个小区围墙倒了,居民为何拍手叫好?
分享至:
 (3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21-11-18 18:11
摘要:在个体多元的社区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利益共同体?

位于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办事处旁边有一个小微空间,过去一度是居民乱扔垃圾的地方。街道没有简单地一拆了之,而是对外围进行景观改造,对内部增加晾晒衣服的功能。如今这里变成居民家门口的一个共享小花园。11月18日,在首届杨浦社区治理专家讲坛上,江浦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史文卿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江浦社区的共享小花园。

本届专家讲坛的主题是“三微治理”。一直以来,楼栋微整治、空间微改造、景观微更新,组成了杨浦区的“微治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今年杨浦又增加了微公益、微公约、微课堂“新三微”。杨浦区民政局局长乔兴刚说,“老三微”更新侧重硬件,而“新三微”为该体系注入了软实力。

“本来是垃圾堆放地,加入了艺术元素以后就体现出了精气神,这表明上海在社区治理中,需要更关注人的情感、精神和信任关系。”上海市杨浦区社区治理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刘建军说,“创造美好生活,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充满艺术气息的四平口袋花园。

江浦路街道辽源花苑“小小区合并”项目获评杨浦区2020年度“十佳睦邻”项目之一。同济规划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勇峰是“一脉三园”的社区规划师,作为上海市杨浦区社区治理研究会理事的他本身也是江浦社区居民,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更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

三个小区的围墙倒了,合并成一个小区,为什么居民拍手叫好?“这个项目的创造性在于跳出一个小区的思路,化零为整,利用小区畸零空间,为居民增加了100多平方米的小花园。”陆勇峰说,“同时,项目充分发动了每一位居民的参与,从个体利益到群体利益,创造一个‘同心圆’。”

辽源花苑合并小区后的广场。

社区规划,本身也是一种治理。控江路街道凤联居民区的凤六新苑建成于2000年,居住着200户业主。小区东西约300米长,南北约100米宽,没有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停车难”问题导致生命通道堵塞,消防车、救护车难以进小区,车辆剐蹭频发,业主矛盾频发加剧。

改变从摸清两个“家底”开始。小区排摸到居民区内共有126辆车,92个车位数。找到车辆与车位需求缺口差距以后,小区成立了一个“自治车改小组”,拟定车改方案,通过多渠道引进资源,按流程规范招标。在改造完成后,小区又兼顾各方利益,建立健全配套的停车管理规定,发放违规停车告知单和法律责任风险告知单。

“在个体多元的社区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利益共同体,对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决定性的作用。”史文卿说,“比如在停车问题上,我们给社区老人的子女发放停车卡,方便他们驾车来探望老人;我们还给租客和非户籍人员都发放停车卡,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在社区里感受到温度。”目前江浦社区针对高空抛物、噪音扰民、乱停车等问题,都形成了相应的“微治理公约”。

宝地东花园有居民73户,一楼入户大堂由于最初是开放式设计,每逢下雨天,雨水便飘到大堂内。后来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楼组居民通过自己筹集经费,将大堂改造成了有活力的睦邻客厅。

然而实施过程并非那么简单。对于大堂日常乱停放自行车、助动车等现象,8号楼居民多有不满。楼组长夏阿姨挨家挨户上门做解释工作,劝导楼组居民将车辆停放到地下室。在夏阿姨的带动下,不少居民也加入解释工作之中,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居民支持,他们纷纷将车辆停放到地下室。

在大堂环境整治取得成效后,志愿者又上门征询楼组居民意见,使用专项维修资金为大堂安装玻璃窗、粉刷墙壁等。此外,楼组居民还为大堂改造筹集了近万元经费,捐赠了桌椅、沙发、空调、电视、图书等物品。最终在专业社会组织的支持下,大堂被改造成了多功能的睦邻客厅。目前,睦邻客厅已成为居民聊天、休憩、交友、议事的重要场所。

讲坛现场,《“三微治理”2.0版工作导则》正式发布,并启动2021年度“十佳”睦邻暨睦邻“种子”遴选活动。“杨浦社区治理专家讲坛”是在杨浦区民政局、地区办指导下创办的社区治理平台。本届讲坛作为杨浦区社区治理研究会成立后举办的首届专家讲坛,旨在进一步完善“三微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睦邻家园”建设。

栏目主编:周楠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