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上海市中心90岁的老建筑,正迎来一次“重生”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幸阳 2021-11-15 11:03
摘要:延续这段历史记忆。

黄浦区金坛路35弄集贤邨,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上海新式石库门建筑的典型实例,与周边成片的优秀建筑一起完整地保留了近代上海建筑风格发展的历史风貌。

历经近百年风雨、几代住户,这些老建筑难免蒙上岁月的痕迹。前两年,黄浦区启动了对集贤邨的修缮工作,在兼顾保护建筑历史价值和照顾居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完成了43幢楼房的修缮。近日,因产权原因未能赶上首轮修缮的21号楼,也开始修缮,工程即将收尾。

“1933年至今,集贤邨见证了老上海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是这场变迁的参与者。”黄浦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次集贤邨的修缮,也将延续这段历史记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精神和物质遗产。”

居民迫切需求必须解决

记者了解到,集贤邨的修缮包括对房屋外立面、建筑内部的全项目大修,以及对小区道路、架空线、排水系统、绿化重新设计修理改造。

居民老孙回忆,以前一下大雨,小区主路就会积水。修缮后,正逢夏日台风天,路上却一点都没积水,邻居们都交口称赞修缮工程。

然而,21号楼迟迟没能修缮。黄浦区房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栋楼与其他楼房不同,属于仁济医院的产权楼,并非公房,政府无权直接对其进行改造。

本文图片均 胡幸阳 摄

老房子年久失修,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屋顶漏水,走廊杂乱,公用厕所也不方便。”家住二楼的李文俊说,“前一阵,还有居民被屋顶落下来的东西砸到。”

为了解决居民的迫切需求,黄浦区房管局协调多方,最后由产权方提出申请,经讨论、评估后,申请专项资金,叠加仁济医院维修资金,委托南房集团对该楼房进行修缮。

记者随李文俊走进21号楼。工人们还在一层作业,二、三层则已修缮完毕。走廊亮堂、宽敞,厨房整齐划一,厕所也焕然一新。

修缮后的厨房与卫生间。

“原来,走廊里光线不好,大家自己搭的灶台、接的电线也乱七八糟的,难看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李文俊说,“修整起来真不容易。我眼看着师傅理那些蜘蛛网一样的线,理了两个月,能入墙的统统入墙,不能入墙的也贴着墙壁进了线管。”

李文俊102岁高龄的老父亲也住在楼里。年事已高的老爷子没法到每层楼的公共厕所如厕,只能用痰盂。此次修缮,施工方还特意为老爷子在房里安了个抽水马桶,解决了老人的烦恼。

还原记忆里那幢老房子

解决民生需求的同时,黄浦区还非常重视对历史风貌的还原。记者在21号楼外墙看到,有两列砖还没砌上,询问下来得知,这种砖头是要专门烧制的“泰山砖”,宁缺毋滥,正在等下一批到货。

“修旧如旧”——这是南房物业所提出的对历史建筑修缮的要求。一片拉毛墙面修缮,就要经过清水冲洗浮灰、涂刷脱漆剂、压力水枪冲刷、局部人工铲除、砂浆修复基层、刷两遍界面剂、天然水硬石灰抹灰料、手工做拉毛墙面8个步骤。一扇被水泡烂了的很少使用的后门,也要请技艺高超的木匠师傅按原风格手工修复。

楼里还有很多老木窗,损坏后,居民自行换成了铝合金窗户,但也已老化失修,每逢刮风下雨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此次修缮,施工方还将这些窗户统一改换成木窗式样、铝合金内里的双层玻璃窗,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貌的同时,还兼顾了实用性,甚至加强了隔音、隔热的效果,真正做到了“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李文俊是20世纪50年代搬进集贤邨21号的,当时只有10岁。六十多年过去了,这次修缮让他重新看到了记忆里的那幢现代派风格的新式里弄住宅。他激动地说:“现在这幢房子,甚至比我刚搬来时的样子更新、更好。”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遗存

集贤邨修缮是黄浦区近年来加快推动历史建筑修缮更新工作的一个缩影。黄浦区房管局坚持风貌保护与功能提升、民生改善相结合,今年在总体筹谋方面牵头编制了《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在建章立制方面牵头起草了《加强历史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施办法》;在管理方式上创新提出了《优秀历史建筑日常管理导则》以及“小、微”装饰装修随申办App的“拇指办事大厅”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南昌路新式里弄聚集区近期刚完成风貌整体提升,其沿线历史建筑修缮工程分为房屋保护型修缮、弄堂环境改善和周边区域整体提升三个部分。自2018年开始,黄浦区房管局会同瑞金二路街道着手筹谋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量体裁衣,精耕细作”的精细化修缮方案,保护性修缮方案在反复磨合中,历时一年才正式开工。

按照保护建筑修缮原则,应当考证建筑的历史样貌,遵循“原真性”原则。在南昌路136弄的修缮过程中,历史图纸显示沿街的围墙足有2米多高,水刷石材质粗细不均,质感饱满,而在高墙后面,则是一楼一院,每一栋建筑的出入口外都有一个庭院,十分优雅静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庭院被封堵搭建,高墙被肆意涂刷,早已无法找到当年的风采。

为了遵循保护建筑修缮原则,一场“围墙革命”即将开展。然而商户会因改建损失了营业面积,自然不愿答应。工作人员屡次上门沟通,并提出了高墙矮砌、亮灯造景的方案,商户们才开始响应,甚至通过自发成立的商户联盟,自行参与设计。

最后,效果图终于落地,实现了政府与商户的合作共赢:在保护修缮中坚守初心,按照历史风貌进行恢复;在环境提升中互换真心,换位思考商户的实际需求,最终换来了共建共享的成果。

历史风貌保护修缮工作任重道远。今年,黄浦区房管局启动了约10万平方米历史建筑修缮计划,通过构建综合性、区域性、一体化的修缮新思路,将南昌路修缮成果进行复制推广,争取打造黄浦修缮新样板。

黄浦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不可复制的历史遗存,不断探索具有上海特色、彰显黄浦优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新路径。

栏目主编:唐烨 题图来源:黄浦区
图片摄影:胡幸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