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烽烟散尽宁武关,万里长城的这个重要关隘并非历史小说和影视剧中模样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伟成 2021-11-08 14:26
摘要:当年,宁武关是“三关”中战事最频繁、厮杀最激烈的军事要地——

上海出发到宁武,此行的目的是参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宁武关。

宁武关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地势险要,与雁门、偏头并称为山西“三关”,始建于明代中期。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地位。《边防考》是这样说的:“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

今天,宁武关的名气显然不如雁门关。而当年,宁武关是“三关”中战事最频繁、厮杀最激烈的军事要地。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欲南下中原,必走此“三关”。偏头关因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骑兵只有在冬季可以踏冰而过;雁门关山势险峻,易守难攻,骑兵往往难以突破;宁武关所倚的恢河是季节性河流,一旦进入枯水期,恢河断流,骑兵便可挥鞭南下,直抵关口。自先秦起,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觊觎中原丰饶的物产,经常选择宁武关作为突破口,导致这里的战争连年不断,烽烟难息。

历史上曾留下过赵武灵王、齐后主、隋炀帝、杨业、周遇吉这些历史人物身影和故事的宁武关,如今又会是一幅怎样的面容呢?



车行一路,我一路向山西的朋友打听着宁武关前世今生的点点滴滴。“你不要期待在这里见到影视剧中见到的宁武关模样。”东道主笑吟吟地提醒我,“真正的宁武关,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来的,只有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与传说。”

车近宁武,我们看到了一条水量并不丰沛的河流。山西朋友说,这就是恢河。宁武关就建在恢河河谷中。望着恢河,我心想,恢河犹在,河谷犹在。物质不灭,宁武关遗迹也应犹存吧?

东道主没有急着带我去看宁武关,而是安排了一位当地的作家朋友王校长与我们共进晚餐。三杯酒下肚,王校长便打开了话匣子。据他介绍,宁武关城分新旧两座,旧关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当时叫子城。新关城在弘治十一年(1498)扩建。据明代《三关志》记载,关城的建造是先立关,然后建起城内官署、粮仓、军械库之类。

更早的时候,这一带被称为楼烦。楼烦是先秦时期当地一个游牧部落。据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效仿的部分服装和装备即源于楼烦人。后来部落战败,往北披靡,徒留下楼烦之名。汉代设楼烦县,隋代置楼烦郡。“宁武关城楼上悬匾曰‘楼烦重镇’,不少游客望之不解其意。其实,楼烦就是指宁武这里。”王校长建议我们一定要看看城中鼓楼,这是宁武关唯一保存完整的代表性建筑。


宁武关鼓楼东洞门。作者摄

宁武关在山西忻州境内,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所在地。作为三关中路的宁武关,雄踞于管涔山麓的恢河之滨,是指广义的宁武北境长城一带。初建时的城墙为黄土夯筑,砖城墙则是后来包砌的,在用青砖包砌城墙时,又修建了东西两座城门楼,在城北华盖山顶修筑了一座护城墩,墩上筑有一座三层重楼,名为华盖楼。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十分依赖关隘城池。在各种历史演义小说或舞台戏文中,人们经常会听到“镇守三关”这个说法。所谓“三关”,到底是指哪三个地方呢?晋察冀一带有关杨家将的传闻和遗迹不少,但在专家看来多不靠谱,都是按照当时主导的纲常伦理杜撰演义的。但也有符合历史真实的部分。比如在杨家将小说中,杨老令公率自己的儿子们镇守三关,这三关就是指山西境内的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有诗曰:“遥想刀光映古城,犹闻鼓角各争鸣。陈家谷口云翻墨,杨氏儿郎血染缨。关下骁骑尘蔽日,城头悍将剑寒旌。缘何金凤未腾起,枉叫周公殉大明。”诗中所提到的陈家谷口,就在宁武之北。相传杨业在此与辽军奋战,孤立无援,战败被俘,绝食而亡。

戏曲舞台上有关杨家将镇守三关的戏目颇多,全本就有《穆桂英》,其他与杨家将有关的传统、新编京剧还有《佘赛花》《状元媒》《五台会兄》等。有关杨家将的戏曲、小说之所以盛演不衰、流传至今,说明精忠报国是融于中国人血脉的一种信仰和执念。


中国京剧院演出的全本京剧《杨家将》片段。图片来自新华社



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相传宁武系凤凰所变,故又有“凤凰城”之谓。在王校长绘声绘色的描绘中,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翼,而南城之迎薰楼则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过去没有航拍技术,山路崎岖,行走不便,根本不可能窥得“凤凰”全貌,全凭高人的故弄玄虚。人们今天来看历史古迹,则须依据相关的文史知识展开合理的想象;反之,面对残垣断壁,可能会感觉索然无味。

此刻,我正站在宁武关鼓楼前,目睹着青中泛黑的城墙砖,试图穿透岁月的包浆捕捉历史的一丝烽烟。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坐东朝西,为上下两层楼阁式。一层为砖石结构台基,高约十米,内设十字拱券穿心洞,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寓意威震四方。东西洞门额均嵌石匾,西刻“仪凤”,意为凤凰之仪态;东刻“含阳”,意为迎接早晨的太阳,门楣上有仿木砖雕斗拱和仿木垂花。二层为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四周围廊,檐柱间设雀替,三重檐歇山顶,二、三重檐下东西两面兼悬匾,东书“楼烦重镇”“毓秀钟灵”;西书“奎光普照”“层霄耸翠”。据《宁武府志》及清代石碑记载,鼓楼曾在光绪年间重修,1986年大修,2007年又修葺彩绘。


忻州古城三重檐下悬匾“三关总要”。作者摄

这就是我行前魂牵梦萦的宁武关,这就是历史上曾经铁戈金马、刀光剑影的宁武关。它曾经雨雪风霜、血流成河,看惯城头变幻、世道沧桑。放眼四望,远处山峦起伏,烽烟已绝;近处人来熙往,行色匆匆。史书上载的,人们嘴里说的,似乎都遥不可及,又仿佛触手可及。



还有一个人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宁武关,他就是周遇吉。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在这里与明军进行了一场殊死大战,史称“宁武关之战”。此前所向无敌的李闯王,以巨大的代价才击败明朝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

中国封建王朝的关防设置,不仅有戍边御敌的意图,同时也有防止国内造反的盘算。崇祯年间,朝野腐败,横征暴敛,终激发民变。李自成在陕北揭竿而起,短短几年,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陕、晋大地。宁武关成了抵御起义军北上的最后堡垒。1644年初,李自成率大军北渡黄河,取道山西北伐,一路风卷残云、攻无不克。当攻陷雁门关准备打大同时,其军师劝他回师攻打宁武关,理由是宁武关在三关中位置最重,而周遇吉又是大明王朝最骁勇的战将。只要拿下他,其他城池势可不攻自破。李自成听从了建议,返身南下,以五十万之众,与五千明朝将士在宁武关血战七昼夜,终以惨重代价击败三关总兵周遇吉。


周遇吉墓。王文化摄

此役李闯王虽胜,但代价沉重。所以到处开仓放粮的他,一怒之下竟火烧宁武城。如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这一战,使宁武关闻名天下。宁武关无言,似乎在默默诉说着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真正的关隘不在城墙之固,而在人心向背。



如今,秋日夕阳下的宁武关,早已成了祥和安宁的聚居之地。昔日的防御设施和内长城逐渐废弃,已风化成了依稀可辨的历史陈迹。时光荏苒,往事悠悠,城内除极少零星夯土残墙外,基本都已被陆续拆毁,只留下城中心苍老的鼓楼,依旧每天迎接着日升日落,并留下沧桑岁月的袅袅余音任人凭吊。今天,是历史的继续;历史,将从今天往后延续。

时间不早了,同伴们纷纷催我上车。我兴犹未尽,围着宁武关鼓楼前后用手机拍了好几张照片,并用长焦距拍下了远处耸立在山头的长城烽火台。过去存在于书页上和传闻里的宁武关,已经真切地展现在我眼前,而且将永久保存在手机的储存卡和我的记忆中。真乃“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在回沪的航班上,我写下一首诗:“扼守天朝筑此城,东西两堡角弓鸣。眼前可辨山河色,耳畔犹闻鼙鼓声。胡马兴兵尘蔽日,汉军御敌血沾旌。精忠报国不言晚,宁武雄关青史名。”


宁武关鼓楼西洞门,门额石匾刻“仪凤”。作者摄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