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王可然:让更多人进入剧场,津津有味看完戏,而不是睡着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1-10-26 19:45
摘要:经典不怕人笑

央华文化艺术总监王可然经常坐在最后一排观察观众。10月22日至24日,央华戏剧出品连台戏《雷雨》《雷雨·后》登陆上海大剧院,他发现,不少观众第一次进剧场,“从他们检票、寻找出口的样子,我看得出他们之前没有看过戏。”每每此时,王可然会感到幸福,“我的理想就是让戏剧更大地往外突破,更多人进入剧场。”

在上海大剧院,《雷雨》《雷雨·后》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有的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倪文尖,“看《雷雨》有些像京戏,因为对剧情非常熟悉了,所以我带着自己的期待和理解来看新版本。”得益于“雷雨”IP以及央华的市场运营,大剧院也迎来众多新观众。“坐在我前排的观众不停用手机百度《雷雨》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说。

王可然已过知天命之年,青年时代的他看一些戏必须掐大腿、防止睡着,“当演员用同一种发声方式表达时,舞台形成奇妙的催眠共振,让容易失眠的我能深度睡眠20分钟。”成为制作人、导演后,王可然自省,“不能做这样的戏。我个人认为,戏剧必须让观众看下去。”

王可然与编剧万方合作过《冬之旅》等作品,“上学时,大家都看过《雷雨》。《雷雨》在中国戏剧史上非常经典,讲述人性的悲剧故事。”王可然与万方谈及《雷雨》,万方拿出《雷雨·后》剧本。作为曹禺之女,万方被邀请观看不同版本的《雷雨》,“大家对《雷雨》有各自的理解和呈现。终于有一天,我想,我也是编剧,我也试一次,于是就动笔了。我的年龄也到了,对人生、对《雷雨》有更深理解。”

王可然决定将《雷雨》《雷雨·后》做成连台戏,“在万方老师的剧本,我看到戏剧二度创作拥有的空间,不仅是思想性,更重要的是建立思想性的戏剧‘骨头’。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连台戏是什么样子,只知道肯定和之前所有‘雷雨’版本都完全不一样,这是彼此合作的初衷。”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看过很多版本《雷雨》,央华版让他意外,“大家一直认为《雷雨》是写实向作品,所以场景都用中式旧家具。但这次《雷雨》选择大理石做的大客厅,大剧院舞台又那么大,显得周公馆像一个堡垒,冰冷、坚硬、目眩,多了象征意味,甚至可以闻到死亡气息。”

在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剧徐正清看来,做连台戏是充满智慧的运营策略,“大家很熟悉《雷雨》,更期待看一看《雷雨·后》,至少这是我想看《雷雨·后》的动机。主要角色除了可圈可点的表演功底外,不少人还具备非常不错的市场效应。”他关注到很多年轻观众的反馈,“虽然他们对《雷雨》这部经典了解不多,但其中一些演员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用不同的营销方式,让年轻人能够了解经典名著,何乐而不为?”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经典与时代的对话——连台话剧《雷雨》《雷雨·后》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到,1993年,导演王晓鹰重排《雷雨》删掉鲁大海,曾引起轩然大波。20年后,王晓鹰撰文回忆,“曹禺先生本人参与这一文化事件。”2014年又一版《雷雨》演出时,观众笑场,主演连发5条微博表示不解。

时隔7年,《雷雨》同样没有躲过“笑”的问题,对此,评论家和主创团队变得宽容。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胡晓军坦言,“观众席有人莫名其妙地笑了,像我这种年纪无法理解。”但他认为这不是坏事,“经典不怕人笑,观众有反馈,好过死气沉沉,经典要给每个人看,必须面对各种反馈。”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石俊认为,“笑”源自年轻人不了解故事的特定历史情境,“我们不应该放弃经典,同样不应该用先验性代入经典。‘雷雨’过多少年还能够挖出新意,首先来自剧作本身,其次我们的时代在变化,时代赋予新的解读。”

走出上海大剧院,评论家程辉重新思考生与死,冒出四个字“悲欣交集”,“艺术家不要成为哲学家。如果艺术家太明白、太看透,这个作品就没有意思。一定要把自己没有看透的,一股脑交到舞台,大家一起看,产生争论,恰恰是特别好的点。”

《雷雨》《雷雨·后》上海首演次日的反响,让王可然满意,“首演票房靠市场营销、IP吸引力,第二场、第三场票房更多来自第一场演后反响。第一场演完24小时,票房增加近8万元,代表了观众的认可。”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