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 | 鲍鹏山:如何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孔子说了15个字
分享至:
 (59)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鲍鹏山 2021-10-17 06:31
摘要: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掌握知识本身,而是“致良知”。

【编者按】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以孔子和其学生樊迟的多次对话为例,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生动、严厉而又个性鲜明的老师形象。他指出,在孔子的观念中,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比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只有做到“言忠信,行笃敬”,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以下是他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上的演讲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学问”。我们碰到一个做研究的学者、教授,就会说这个人学问怎么样。什么是“学问”?一个人基本的学术修养、学术水平,我们把它称之为“学问”。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就围绕“学问”这个词展开:读书,就是学会问。

什么是学《论语》最好的方法?

在座各位可能都读过《论语》,或者说对《论语》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论语》里我们看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子曰”,书中一开头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就是“夫子曰”,即夫子说话的意思。但是孔子并不是一天到晚一个人在那说话,所有孔子的说话,前面一定是有人问,然后才有“子曰”。这个“曰”,在今天就是回答的意思。《论语》中所有孔子讲的话,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老师和弟子们之间的问答,有问才有答。

宋朝的一位学者说过,读《论语》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把孔子当成我们自己身边的老师,把弟子们提的问题当成你自己的问题,然后把孔子给弟子们的回答当成孔子直接给我们的回答。他认为这样学就会有收获,能够真正得到人生的启迪。那么,我们今天就在孔子所有弟子中找一个人——樊迟,去剖析他和老师的对话。我们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这是一个约数。三千弟子中,绝大部分已经不可考了,今天保存下来的大概有70多个名字。这70多个弟子都是身通六艺之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那个年代基本的知识框架。一个人身通六艺相当于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樊迟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孔子还有一些更高的标准。比如,他自己在生前划定了“孔门十哲”,就是他的学生中最厉害的十个人,比如颜回、子路等,但其中并没有樊迟。那么,我为什么要举樊迟的例子呢?因为他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很特别。

事实上,孔子与樊迟的关系是很亲近的,他对樊迟的教育甚至可以说是很用心。举个例子,有一天孔子带着樊迟一起去见孟懿子。孟懿子是鲁国最有权势的三家大夫之一。鲁国的大权不是掌握在鲁国国君手里,而是掌握在三家最有权势的大夫手里,分别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后来我们一般称其为“三桓”,这三家掌控鲁国大权400多年,一直到鲁国灭亡。孟懿子就是其中一个大家族的成员,他同时也是孔子的学生。孟懿子拜师以后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孝。他问孔子,我父亲去世了,请你告诉我孝顺的道理。孔子的回答特别有意思:无违。这两个字是半句话,并不是一句完整的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不要违背”。不要违背什么呢?孔子没有明说。

为什么孔子只回答半句话?要知道,孔子对学生其实是有很多要求的,学习没有主动性的、自己不努力的学生,他是不教的。他跟学生之间还有一个口头协议,规定了老师应该干什么、学生应该干什么。孔子打过一个比喻,一张桌子有四个拐角,“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只教你一个角,其他三个角,需要学生自己推导出来。学生如果推不出来或者不愿意推导,那孔子也不教了。所以说孔子是有脾气、有坚持、有原则的,他不会无原则地去迁就学生。但恰恰是因为这样,他才能教出好学生来。因为他逼着学生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不纵容学生的懒惰。这也就能解释,他在这段回答中为什么只说了“无违”两个字,因为他要让学生自己去想。

孔子从孟懿子家出来后,樊迟为他驾车。在车上,孔子主动把这个问题告诉了樊迟。樊迟马上就问了:何谓也?老师你讲的“无违”是不违背什么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们很多人说孝顺父母就是不违背父母,是这样的吗?不是,孝顺父母是按照规矩谈。如果父母做错了怎么办?那要告诉他们并提出指正,不能毫无原则地顺从他们。

鲁哀公就曾经问过孔子一个问题,说一个国君不管讲什么大臣都听,这是不是叫忠?一个父亲不管做什么儿子都听,这是不是叫孝?孔子听了很生气,很瞧不起鲁哀公。那么,一个人最高听从的东西是什么呢?孔子认为应该是道义。所以后来荀子讲了一句话: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最应该服从的是至高无上的真理,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国君也不行,父亲也不行。所以孔子讲“无违”,他不是指不违背父亲,而是不违背礼。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孔子和弟子樊迟的关系很亲近,而且他对樊迟的教育很用心。他把回答孟懿子的问题提出来让樊迟问,然后再告诉他“无违”背后的道理,相当于给樊迟“开了小灶”。

孔子为什么拒绝回答“种庄稼”的问题?

我们要纠正一个刻板的观点,即认为孔子是一个诲人不倦的老师。实际上,孔子是很有个性、“脾气很大”的,有些问题孔子不回答,有些学生孔子还不收。我们今天的老师跟孔子比起来才真的是诲人不倦,布置题目让你做,做完了还改,错了以后加几道题目再让你巩固,做完他再批改。换作孔子,他只会给你讲解一道题目,然后让你举一反三,自己独立解答更多题目。你做得不对的话,他会严厉地批评你。

但是孔子唯独对樊迟不一样,他对樊迟做到了诲人不倦。为什么我这么讲?我们仔细去读《论语》,就能看出孔子对待樊迟的一些特别之处。

一般来说,《论语》里面直接记载某一个学生问某一个问题只有一次。比如,《论语》中记载“司马牛问仁”就一次。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论语》中记载“颜回问仁”也只有一次。“子贡问仁”“仲弓问仁”都只有一次。但樊迟是个例外,《论语》中记载他两次问知、三次问仁,并且孔子都回答了。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他回答的是事物的不同侧面,每次都有不同的含义。我们今天常常会问老师,一个问题有没有标准答案。但实际上你去看看《论语》,《论语》里面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问孔子同一个问题,答案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反复问三次,答案还是不一样。这是伟大的教育,某种程度上是今天的我们丢失的教育。

樊迟把某些问题几次三番地问,孔子竟然几次三番地答,可见孔子对这个学生是特别关照的。不过,有一次孔子拒绝了樊迟的提问。樊迟请学稼,子曰:“我不如老农。”樊迟说,请你告诉我怎么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农民。大家要知道,樊迟既然拿种庄稼来问孔子,就说明孔子是懂的,孔子少年时候家境很艰苦,确实会种庄稼。樊迟知道他懂才会去问。但是孔子拒绝回答,说我不如老农。大家注意,这个话是绵里藏针的,语气里已经有了很大的不满。但樊迟的反应有点迟钝,老师已经声音不好听了,脸色不好看了,他却还没发现。他接着又问了一个更傻的问题:老师,那请你告诉我怎么种白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圃。樊迟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老师不高兴了,赶紧走。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我们今天常常说老师不要伤孩子的自尊心。但仔细看《论语》大家会发现,孔子专门“伤”学生的自尊心。然而,在孔子这样长期密集的“打击”之下,他的学生自尊心都特别皮实。怎么去理解呢?大家一定要记住,自尊,自尊,首先要自己“尊”,不是别人来“尊”。你要让别人尊重你,首先自己要做好,就这么简单。我想孔子这样严厉地批评学生、指出他们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是时刻提醒他们反思自己——我在某些方面做得够好了吗?够优秀了吗?鼓励他们坚强一点,努力一点,上进一点。孔子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有个性的老师,其实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一些有个性的老师,不要按照一种刻板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孔子批评樊迟“小人哉”,这三个字很严厉,而且按照孔子一贯的做法,他一定会让樊迟听见。为什么以前樊迟同一个问题三番五次地问,孔子都会回答,这一次却对樊迟这么严厉,不但不回答,还批评他是“小人”呢?我们再来看另一段对话。

有一天,孔子与樊迟师徒两人在舞雩台下面散步。舞雩台是鲁国国君求雨的一个高台,平常风调雨顺的时候这个高台就闲置着,老百姓都可以在下面散步。散步的时候,樊迟又问了孔子三个问题:“敢问崇德、修慝、辨惑。”意即如何提高德行,如何消除不正当的欲望,如何辨别生命中的疑惑。这三个问题问完了,孔子也给他三个字:善哉问。

为什么樊迟问学稼、学为圃就是“小人哉”,而问崇德、修慝、辨惑就是“善哉问”呢?曾经有人拿这个例子批评孔子,认为孔子之所以拒绝回答樊迟的学稼和学为圃,是因为他歧视劳动人民、歧视体力劳动。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孔子曾说自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什么叫“鄙事”呢?就是下层人所做的体力劳动,这些劳动孔子都会干。可以说,孔子一生中从未有一句话歧视过劳动人民和体力劳动。那么,孔子对樊迟提问不同的态度究竟表明了什么?他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教育的轻、重、缓、急。

学稼、学为圃是什么?是专业。孔子在拒绝回答学稼、学为圃之后,继续讲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他提出三个关键词:礼义信。这是什么?是价值,也就是说,在孔子的观念里面,知识低于价值。对于我们学习来说,学知识固然重要,也很必要,但是还有一个东西比它更重要、更必要,那就是我们的价值判断力,即学会如何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

“君子不器”究竟指什么

今天我们所有的大学都是按照专业来分的,一进大学就要选专业。通过四年的本科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培养目标。但耶鲁大学有一任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经说,如果耶鲁在四年本科教育中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就失败了。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什么就是教育失败了?其实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孔子就表达过完全相同的意思:君子不器。十年前我在北大做演讲,北大一个法律系学生问我,什么叫“君子不器”?我拿法律专业举例,假设你通过四年的学习只掌握了一些法律专业的基本常识、基本知识,你就是“器”,是不合格的。相反,良知、判断力,对于法律专业的人来说可能比知识更重要。

君子跟“器”不一样,“器”只有功能,而君子是一个人,人有他的主体性,有自己的德行、良知和判断。举个例子,一把菜刀就是“器”。你拿菜刀切菜,它有意见吗?它没意见。你拿着一把菜刀上街砍人,它有意见吗?它也没有意见,这就叫“器”。如果你们学了很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让你用这个专业去干好事,你干,让你用这个专业去干坏事,你也干,那你就是“器”,仅仅是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你的教育本质上是失败的。

我有一次给机关干部培训,在互动环节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大学里有两种课程,一个叫专业课程,一个叫通识课程,这两个课程有什么区别?我说,我不讲它们内容有什么区别,只讲它们功能有什么区别。很简单,专业教育让我们有能力做什么事。通识教育,我们一般把它称为人文教育。读人文类书,读孔子、读苏格拉底、读鲁迅这类书是为了什么?我认为,读这类书就是让你知道不能做什么事。专业教育是让我们能干什么事,通识教育是让我们懂得不能做什么事。一个人光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情不行,还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流行一句话叫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然,要想走遍天下,数理化必须学会,它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学好数理化,你就有能力做很多事,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你还没有能力辨别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何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有一次,“子张问行”,子张问孔子,如何走遍天下都不怕?孔子的回答跟我们今天的回答不一样,他回答了子张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然后他接着说:“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一个人如果言忠信、行笃敬,走遍天下,走到蛮夷之地都会行得通;如果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那他即便在自己本乡本土也混不开。

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樊迟三次问仁吗?这三次问仁中,其中有一次提问也可以被看作是樊迟问行。孔子用九个字回答樊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平常保持恭敬,做事情的时候敬业、认真、负责,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忠诚,愿意帮助别人,你做到这九个字可以走遍天下。孔子回答子张的六个字和回答樊迟的九个字,实际上正是我今天要讲的核心观点,这十五个字概括了孔子认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致良知”

人生有两种知识是必需的,第一种是专业必需,第二种是人生必需。专业必需,就是说我们从事一个职业,必须掌握这个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什么叫人生必需呢?就是所有的人必须拥有某一种基本的品质,如果你没有这个基本品质,你在这个世界上会寸步难行。

樊迟问过孔子这么多问题,两次问知,三次问仁,孔子都耐心回答了,为什么?因为知和仁是人生必需。他后面又问,怎么种庄稼,怎么种白菜,孔子不回答了,为什么?因为孔子认为对樊迟来说,这不是必要的知识,不懂种庄稼、种白菜,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他的人生。孔子曾经和子路讲过一句话:“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这句话有不同解读。在我看来,孔子是在教导学生:人生中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就把它搞清楚,而不必要的知识,可以不学它。为什么?人生短暂,你的人生要分清楚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

后来,庄子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他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世界上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注定会失败的。庄子也是在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有所区分、有所取舍。无独有偶,德国思想家尼采在他的自传开头,就提出一个问题:我,尼采,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给出的答案是,自己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这些伟大的哲人、思想家都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不要盲目地学很多东西,先把必要的东西学会、学精,然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什么是必要的东西?一是你所从事的职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二是分辨善恶、是非、美丑的基本判断力,即生而为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要知道,人生的问题主要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伦理问题;不是认知事物,而是判断价值。人不可能遍察万物,但人可以慎独一己。

回到我今天分享的主题:读书,就是学会问。从樊迟两次问知、三次问仁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迪——人到底应该关心什么样的问题。是应该关心一些无聊的、细枝末节的琐碎问题,还是关心一些关乎人生根本的问题?我想告诉大家,人可以“无知”,我说的这个“无知”不是指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说人不要仅仅把掌握知识作为终极目的。正如孔子说的:“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连圣人都坦然承认自己在知识上的局限性。但是我们要记住,人不可以没有良知,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致良知”。

(整理人周丹旎


【思想者小传】

鲍鹏山 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有《风流去》《孔子传》《孔子如来》《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先秦诸子八大家》《论语导读》《新说水浒》《致命倾诉》等30余部著作。(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