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上海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亮相,我们走进发现就像一间“高级健身房”|上篇
分享至:
 (25)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侍佳妮 顾泳 余润坤 2021-10-15 14:23
摘要:就在上个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打造首批41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陆续向市民开放。

昨天是一年一度重阳节,上海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3.67岁,老龄化社会扑面而来,康复需求也水涨船高。脑卒中长期康复该去哪儿?老年认知障碍该如何早筛、怎样康复训练?就在上个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打造首批41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陆续向市民开放。上海目标打造一批以康复为特色专业的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此推动提升全市社区康复服务能级。

首批中心“长”什么样?示范性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康复中心布点后,软件将怎样跟上?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访首批示范性康复中心,实地感受康复服务体验,分析康复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示范性康复中心什么样?像“高级版健身房”

上海市首批示范性康复中心是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服务设备先进、场景也更多样,成为最鲜亮的标签。

记者在虹口区欧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康复区”看到,室内布置清新明快,配有落地镜面和大屏电视,像一间高级健身房。智能科技仪器引人注目,记者体验了其中一台“智能下肢康复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可以帮助脑卒中、帕金森、脊髓损伤等疾病患者恢复双腿功能。

欧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区域

双手扶把手,用保护带固定住髋部,机器人就会沿着地面磁条带领使用者练习缓慢行走。一开始记者觉得手足无措,一、两分钟后逐渐感受到机器人在引导自己以正确步态行走。“我们数过,整个康复区大大小小的康复仪器共有一百多台。”欧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负责人陈晓燕介绍起近两年引进的高端仪器,如数家珍。

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此次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 “康复医学需求越来越大,科室的日均接诊就能70至80人左右。”康复中心负责人苏楠说。

半月板损伤患者朱阿姨,近来常在此地康复医学科治疗。医生根据病史、体征测量数据等结合现状,为她安排完整的康复计划。朱阿姨说,“每天到治疗室里走走锻炼锻炼,有专业的医护人员陪着也放心。”如果恢复效果好的话,再过两三个月就能回到之前的生活水平。

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区域

作为起步较早的康复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齐全, 人手相对能满足市民就诊需求。“我们共配备了15名专业技师。”苏楠直言,“较前几年的‘风平浪静’,近年社会老龄化,对康复医学需求日益增长,居民康复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社区为何要发展康复?现有服务供不应求

社区为何要发展康复?康复领域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供不应求成为主因。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汤真清表示,从需求来看,2018 年上海市共有残疾人1462378人,只有16.7%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得到康复服务。按此比例推算,至少还有121.82 万残疾人需要康复服务。

此外,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失能失智老年人(轻度到重度)占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高达14.6%,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占4.8%。

社区康复对患者具有很大意义。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理想的疾病治疗康复流程是,三级医院制定康复方案,社区具体操作执行。康复可以理解为“患者健身”,是一项需要患者注入自身努力的行为。建在家门口的社区康复中心,得以让更多患者康复更便捷、更愿意去“打卡”,对疾病康复也更有意义。

家门口先进的康复仪器

基于此,今年上海市卫健委印发《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康复中心建设的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上海康复的发展目标,尤其对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规定: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应至少配置4名康复医师、2名中医类医师、4名康复治疗师(士)和4名康复护师(士)。此外,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在达到“基本配置”基础上,应优先配置以智能康复设备为标志的“可选配置”设备。

《通知》同时要求,“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中心全覆盖,以此夯实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促进康复功能全面融入社区卫生基本服务。未来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为依托,建设标准化社区康复中心,为居民提供病房、门诊、站点、居家等多种形式等多种形式的康复网络。

筑牢网底面临两大挑战,充实人才与完善理念

首批示范性康复中心人才队伍相对能满足实际需求,筑牢全市康复服务的网底,但业内专家直言:人才短缺,理念不足,仍是康复中心长足发展的最大瓶颈。

汤真清列出数据:截至2019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康复医师仅194人,平均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8名康复医师。根据2020年11月调查,全市共有17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医学科,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71%,其中设有床位的有100家,设有康复治疗区的有153家,配备康复医师的有105家。上述数据均表露:社区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比较缺乏,康复床位相对不足,社区康复科室设置不足及康复设施设备相对单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驻扎社区的康复医师构成大约分三类:中心自己的康复医师、多点执业康复医师、全科医师经过两年康复培训后加注康复医师。“多点执业属于解人才燃眉之急,而第三种全科医师加注,将是未来鼓励的方向。”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试点已经启动。例如,在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加注成为康复医师后,未来定位康复治疗,“加注转型”既对本身社区平台熟悉,也能为社区康复服务带来人才储备。至于康复治疗师队伍,人手相对好招,但经验丰富者仍很缺乏。

“康复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治疗过程,部分残疾人士、老人的康复意识不强,一些家庭重视不够,不理解坚持康复带来的变化。”欧阳路街道社区康复中心自2016年成立至今,发展中除了人才不足,也遇到患者家庭理念问题。

坚持康复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陈晓燕举例:92岁老伯原本因年老肌肉退化,抬不起手臂,甚至不能自己穿脱衣服。后来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隔天前往中心康复训练,坚持了一个半月,手臂功能有很大改善,可以自行穿脱衣物了。老伯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首批41家示范性康复中心,均与上级医院对接,预计明年全市还将明晰上海社区康复服务基本项目清单,清单还将分为医生版、大众版,以此让更多老百姓了解疾病治疗后康复的价值与意义。

题图说明:记者体验家门口的康复仪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