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说法 > 文章详情
两男子利用手办交易平台漏洞敛财80万元被捕,“薅羊毛”因何构成犯罪?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邬林桦 2021-10-11 18:14
摘要:而最近却有不法分子盯上了此类平台,并大肆“薅羊毛”,究竟怎么回事?

近年来,动漫与游戏衍生出的手办产品受到热捧,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手办交易平台应运而生。而最近却有不法分子盯上了此类平台大肆“薅羊毛”,终因触犯刑法被逮捕,究竟怎么回事?

近日,杨浦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利用手办交易平台漏洞非法获取大量平台“欧气值”(积分)的违法行为,两名犯罪嫌疑人利用漏洞盗取“欧气值”后兑换手办及提现资金,涉案金额合计近80万元。

今年8月,杨浦公安分局定海路派出所接到辖区某手办交易平台报警:有用户利用平台漏洞非法获取大量“欧气值”,造成公司巨额损失。接报后,民警立刻开展调查,通过公司方提供的账户信息及资金流水,民警初步确认这是一起有预谋的盗窃案件,遂开展进一步工作。

平台交易界面

经走访,民警发现家住上海市安图路某小区的丁某及远在广东省东莞市的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经过工作分别将两人抓获归案。

据交代,两人均是手办爱好者,起初使用被害公司平台网购,是满足自身需求。丁某由于购买手办的花费居高不下,便心生歹念开始寻求“省钱”方式,并通过搜索发现网上流传一种针对该平台的“薅羊毛”方式——“卡信号”,继而可以不受次数限制反复抽奖。而王某则是在使用小程序过程中无意发现了该漏洞。

此后,丁某、王某只要察觉有信号不佳的地方,就如法炮制刷取平台的“欧气值”,之后两人还将自己用“欧气值”兑换的手办进行倒卖。循环往复,两人最终将账户“欧气值”刷至数百万,折合人民币合计近80万元,而违法所得也被他们兑换为手办进行转卖,或直接套现。为掩人耳目,他们还删除了兑换及提现记录。

目前,犯罪嫌疑人丁某、王某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经警方提示,该平台公司方也已采取措施补上易被“薅羊毛”的相关程序漏洞。

延伸说法:“薅羊毛”行为到底属于怎样的法律行为?哪些情况会构成违法?

一名法律界人士将“薅羊毛”的行为定义为,由专门搜集各类商家优惠信息的人,将优惠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中广为传播,接收优惠信息的人按照商家的优惠政策下单交易且得到实惠的行为。“此种行为一般是合法的行为,如果按照商家的优惠规则,合理善意地获取优惠,就属于正常的交易行为。”

但是,如果“薅羊毛”行为涉及利用提供优惠的商家的系统漏洞,恶意获取商家优惠套取现金利润的,那么可能涉及诈骗罪、盗窃罪等罪名。“这种交易类型是指不正常的交易,即,是恶意的,违反公平交易的原则,所获得的利润是非法的。这样的行为会给提供优惠的商家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不能按照正常的‘薅羊毛’行为来判断。”

对于具有主观恶意的“薅羊毛”行为,法律为了保障公平交易秩序及对市场交易行为的鼓励,需要对于这种行为加以规制。

据杨浦警方介绍,对于本案中的两名犯罪嫌疑人,他们因利用技术手段恶意获取利益,且存在非法套现、非法转售并牟利的行为,因数额较大已经构成了盗窃罪。

而在杨浦警方此前侦破的另一起利用“接码软件”恶意获取停车费优惠的“薅羊毛”案件中,主要涉案人员石某开发了一款可提供虚拟手机号帮助他人完成虚假注册的接码软件,由此被定性为“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刑法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针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的行为独立入罪。

法律界人士表示,个人开发的软件或者是研发的专利被犯罪分子利用,当事人亦可能构成犯罪分子的共犯或者帮助犯罪活动的罪名,“比如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中,非法开办、买卖电话卡、银行卡以及为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持等行为,非法牟利达到一定数额或造成一定影响,就可能构成这一罪名。”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