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画作被中共一大纪念馆收藏,靳文艺:历史作品放在历史发生地更有意义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21-10-07 18:30
摘要:表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作品的最好去处

今年国庆期间,中共一大纪念馆内多了一幅油画《信仰的力量——1920年毛泽东与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

这是上海画家靳文艺迄今为止创作的油画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幅作品。

“我把它无偿捐赠给了国家,捐赠给了中共一大纪念馆,我想,这是这幅表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作品最好的去处。”靳文艺告诉记者。

1920年5月到7月间,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与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多次见面交流。这是油画《信仰的力量——1920年毛泽东与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表现的画面内容。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当时也是陈独秀的寓所),书桌上放着《新青年》“五一劳动节专号”,墙上贴着马克思的画像、《新青年》的封面样刊、还有一本进步刊物《新潮》。

“通过这些贴在墙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靳文艺介绍,“这个时间点,正是建党的前夜。上海是工人队伍最庞大的地方,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酝酿、发起、成立,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当时,陈独秀刚刚从北京来到上海,住在老渔阳里2号。毛泽东在5月来到上海。他和陈独秀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就已经熟识,两人相见,相谈甚欢。”

这幅油画中,所有画面细节的呈现有着画家本人的理解。靳文艺介绍,“马克思画像被放在最高处,表示他们的信仰;中间的《新青年》杂志封面,表明这里就是编辑部。”

画面下方的进步刊物《新潮》,画家也做了特别的考虑。“这本杂志1919年1月刚刚在北京大学创刊,把它放在这里,表示陈独秀与北京李大钊、傅斯年等人的呼应关系。”

这幅画中,书桌上的盆景是靳文艺自己“加”进去的。“这是作品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盆景款式和花纹参照了那个时代的样式。本来是一盆兰花,后来换成了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的气质象征着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

画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是光。“这幅作品,最初的取名就是叫‘光’。”靳文艺说,“这个光和我最初构思这幅画,有着直接关系。我想表达:这束光是一束曙光、一束希望之光、一束信仰之光、一束信念之光、一束理想之光。”

这束光也并非艺术家臆想出来的光。为了搞清楚《新青年》编辑部故居是否有地方投下来这一束光,靳文艺曾好几次爬到《新青年》编辑部对面的楼顶上观察。“大概是2020年的5、6月份,当时旧址还在维修中没法进入。我想去现场确认是不是有这么个天窗,可以让光线投进来。”

和许多画作不着一字不同的是,这幅画还有一个创新之处:为了帮助观众理解画面内容,靳文艺还特别把文字内容也装框到画中。“展示的时候,就不用每一次都要解释。”靳文艺笑言。

这幅油画历时一年时间调研、构思、绘制完成。就在国庆前夕,作品被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式收藏。“历史作品,放在历史发生的地方会更有意义。捐赠给国家,放在一大纪念馆,是它最好的归处。”靳文艺说。

图片编辑:徐佳敏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