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看不中徐汇静安洋房,美国太太独爱老城厢里弄,“漏风漏雨”,全家一住15年
分享至:
 (5)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21-09-29 06:31
摘要:由于这里保留着老上海弄堂生活的状态,近年吸引到一批外来者扎根

上海黄浦区老城厢内,龙门邨位于尚文路、吾园街、迎勋北路、先棉祠街之间,是一处建造于1935年的里弄小区。龙门邨内有石库门里弄住宅、新式里弄住宅、花园住宅等多种类型,一座座建筑模样各不相同;所有的建筑非常规整,这里也诞生了上海最长的一条新式里弄弄堂,从小区的“龙头”通向“龙尾”……龙门邨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黄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龙门邨现居住着1200多位居民,极少数的房屋是独门独户,很多房屋处于“72家房客”的状态。由于这里保留着老上海弄堂生活的状态,近年吸引到一批外来者扎根:上海人叶继蔚与美国太太梅兰妮带着一家人,在这里一住就是15年;七年前,有人用几年时间修缮了小区里最气派的一幢石库门,开了一座普通人也可以随时走进的艺术馆……

龙门邨正门 图片来源上海黄浦

精心保护,留住了历史风貌


上海人叶继蔚与美国太太梅兰妮,是龙门邨里的“名人”。因为生活在老城厢的外国人本来就少,而能一下住进来10多年的外国人,更是少之又少。

两人的家位于龙门邨弄堂的“龙尾”上,是一幢三层新式里弄,淡黄色的外表,独门独户,有个袖珍小院。在龙门邨众多具有特色的建筑中,这幢房子算不上太起眼。

但走进来屋内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约250平方米的生活空间,基本保留原样、规划得当,细节中更能看出两人为这套房子的保留保护倾注了很多心血。

房屋的窗玻璃上都保留了原来的铸铁格子,这也是很多新式里弄的标志性设计之一。但由于窗户是老物件,有些地方冬天会漏风,他们不舍得换掉窗户,就用厚厚的窗帘将窗户遮住,挡住吹进来的风。

房屋的窗玻璃上都保留了原来的铸铁格子,这也是很多新式里弄的标志性设计之一

三楼的主卧室中保留了原来的小阁楼,阁楼外的屋顶上有一个烟囱伸向户外。当初建造时,烟囱下面可能有个壁炉。但叶继蔚与梅兰妮买进时,壁炉早已不存在了;可他们还是完好地保留下这个烟囱,使其成为这幢房子的一处风貌。

叶继蔚与梅兰妮


叶继蔚与梅兰妮家中,淘来的老物件与带着中国元素的摆设随处可见

房子建造时间久远,难免会有墙面渗水、屋顶漏雨的情况,叶继蔚与梅兰妮每次都会请人来精心修缮。当初装修房屋时,两人特意找了一些20世纪30年代的家具与摆设来装饰房屋,希望在内部也能还原历史场景。


没看中老洋房,“情有独钟”龙门邨


位于老城厢历史风貌区的里弄房屋,受周边环境与本身保留情况的影响,并不像其他风貌区内的老洋房那样受到关注与青睐。很多朋友第一次到叶继蔚与梅兰妮家做客,当看到龙门邨内以及周边的石库门里弄内还住着“72家房客”时,会对他们选择这里感到惊讶。

叶继蔚与太太梅兰妮

“一切都是我太太决定的。”叶继蔚是“70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石库门里长大,而选择住在这里,却是美国太太“拍板”的决定。

2006年,叶继蔚从美国回国,因工作需求,要在上海定居。他与梅兰妮四处看房。因为梅兰妮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两人最初在徐汇、静安看了很多花园洋房。


龙门邨后门头

龙门邨弄堂

但梅兰妮都没有看中。后来,他们跟着一位朋友来看龙门邨。一走进里弄,太太就被龙门邨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一个个建筑看过去,看不够。他们很快就决定买下这套房子。

当时他们并不知道,龙门邨的历史非常悠久。1865年,这里建起了龙门书院,是上海当时的官办最高学府。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书院被作为上海中学的前身被使用。1935年,上海中学迁往新校址,书院的土地被一家公司买下,划分为53块分别出售。购买者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建筑,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房屋拔地而起了。有西班牙式、苏格兰式、巴洛克式住宅以及石库门里弄,中西合璧、相映成趣,这就构成了现在的龙门邨面貌。

龙门邨有70来幢房屋,其中6幢独立住宅,68幢新式里弄、2幢旧式里弄,几乎浓缩了上海各种中西民居的建筑模式,被称为微缩版“万国民居群”。在龙门邨所处的老城厢,当时的房屋状况普遍不是很好,但龙门邨是个特例。当时在上海,如果在路上叫三轮车,只要报出龙门邨的名字,没有车夫不知道的。

叶继蔚与梅兰妮后来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听上了岁数的邻居说了很多故事,了解到了龙门邨的历史。“感觉住在这样有故事的地方非常骄傲。”叶继蔚说,如今他们经常向到他们家做客的朋友介绍这段历史。


最喜欢弄堂内的烟火气人情味


叶继蔚与梅兰妮在龙门邨生活了15年,在这里生了二胎。他们喜欢龙门邨,除了这里的建筑风貌与悠久历史,还有浓浓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梅兰妮不太会说中文,但在记者采访时,她热情地向记者模仿:邻居爷叔如何用上海话呼唤自己家的小狗,“小黑、小黑”。她家的厨房,一大扇窗户对着街口。每天早起,她站在厨房做早饭时,会听到街上传来的“大饼、油条、粢饭糕”的叫卖声。老城厢里有很多网红餐馆,大肠面店、馄饨店等等,她和先生都去光顾过。

叶继蔚说,龙门邨的社区氛围非常融洽。当年,龙门邨里有个英语角,参与者除了本小区的居民,还有外来的年轻人。一位上海爷叔是组织者。他们一搬进来,这位爷叔就热情地邀请他们参加,“可惜这位爷叔现在过世了”。

龙门邨当年经常被大水淹(左);政府出资修缮了排水系统(右) 资料图

他们还记得,刚搬进龙门邨时,因为小区内的排水系统都是七八十年前建造的,一下大雨,家中就会水漫金山。他们家被大水淹过两次,搞得措手不及,居委干部和邻居拿着水盆来帮他们家舀水。后来,黄浦区与属地街道老西门街道对龙门邨进行修缮,翻新了排水系统,小区再也没有被大水淹过。


龙门邨弄堂 唐烨摄


叶继蔚与梅兰妮扎根龙门邨,融入社区。社区的包粽子、写春联、运动会等活动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家曾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担当社区接待家庭,邀请特殊运动员走进他们家、感受上海弄堂生活。

叶继蔚与太太梅兰妮融入社区生活 图片来源:上海黄浦

两人有很多外国朋友对上海弄堂以及其中的生活感兴趣,也会带着其他外国人在上海各处参观民居。叶继蔚与梅兰妮敞开了自己的家门,邀请新的外国朋友来参观,并给他们讲龙门邨的故事以及在上海的生活。

因为他们的女儿在闵行区上学,最近他们暂时搬到了闵行租来的公寓中。梅兰妮说,自己住在公寓里很不习惯,很想念在龙门邨的生活。他们打算趁着现在没人居住,把龙门邨的房子内部装修一下,以后还要搬回来,继续在这里住下去。


艺术馆为老弄堂增添了人气与活力


愿意走进龙门邨、好好保护这片里弄的,还有一群创业者。

龙门邨最气派的一幢房屋叫“仁庐”,是一幢深灰色住宅,三层楼高,风格有些西式,有漂亮的大阳台、古堡式样的窗户,楼身上还有简洁的竖纹图案。“仁庐”的一半空间如今是一家小型艺术馆。

气派的“仁庐”

“仁庐”由大户人家当年建造,一幢房屋由两个独门独户的门栋组成。前几年,一群创业者买下了其中一个门栋,精心修缮后,开设了一家弄堂内的艺术馆,普通人可以预约后参观。

“仁庐”外貌。唐烨摄

“仁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建筑的原貌,外部修旧如旧,内部的地砖、地板、窗户配件都是原始构建。创业者在这里的每一个公共空间布展,还会不定期更换主题内容。

艺术馆内部。唐烨摄

这家艺术馆的成立,为龙门邨带来了新的活力。龙门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毛春凤说,艺术馆负责人是一名党员,艺术馆入驻后的第一时间,他就到居民区党总支报到。他表示,艺术馆入驻后,他们也是这里居民了,愿意参与到社区活动中。

“仁庐”,右侧为修缮后的空间,作为艺术馆;左侧还保留着民居的状态。唐烨摄

“仁庐”太有名了,很多住在龙门邨的老居民都知道这里;但过去,他们很多人并不知道,建筑里面是什么样。现在“仁庐”成了艺术馆,大门敞开着,邀请这些老居民走进来看看。“仁庐”另一半空间与艺术馆一墙之隔,居住的居民大都上了年纪。艺术馆工作人员平时会像邻居一样,对老居民嘘寒问暖、互帮互助。艺术馆还成了龙门邨另一块“招牌”。有人到龙门邨参观,可能会无意中被气派的“仁庐”吸引,走进去,看看老房子原始的模样。

老西门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街道对龙门邨进行了“美丽家园”建设,尽力消灭“手拎马桶”、改造公共厨房、改善小区环境,考虑到老年住户比较多,还增设了社区食堂、提供为老送餐服务。让留在这里的居民能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同时更好地保护好老建筑、留住烟火气,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老城厢民居博物馆。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王登轩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