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陈芋汐全运会再获一金一银,换一种角度看这一代少年英雄
分享至:
 (2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21-09-14 19:59
摘要:当年那个跳下10米台还要哭鼻子的小女孩,如何成为东京奥运会一金一银的奖牌得主。

不久前结束的全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上,奥运冠军全红婵、陈芋汐、任茜分获金银铜牌,而刚刚从东京奥运赛场归来的全红婵、陈芋汐、张家齐再度同台竞技,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从奥运会到全运会,网友们的发言探讨中,不乏对陈芋汐和全红婵“既生瑜何生亮”的讨论。但如果仅抱着这样的想法,难免陷于狭隘。竞技体育除了讨论“谁比谁更厉害”,运动健儿们亮丽成绩背后的付出,虽然没有勇夺第一时那么鲜活和刺激,但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却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举行的新一期徐汇区“汇讲坛”上,见证陈芋汐成长全过程的徐汇区体育局副局长王继威,讲述了当年那个跳下10米台还要哭鼻子的小女孩,如何成为东京奥运会一金一银得主的故事。

小女孩的成长

这场讲坛是“双减”后的第一场汇讲坛,现场小观众的面孔明显增加。当天恰好是陈芋汐16岁的生日,在微博留言中,她的粉丝“芋泥”们也发来许多祝福。

东京奥运会上,陈芋汐与张家齐摘得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后,一部跟拍了陈芋汐4年的纪录片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画面中的小芋汐一路从体操房到跳水馆,头发由于长期泡在水池中也渐渐变得发黄。

3岁练习体操,6岁改练跳水,12岁进入上海队,13岁获得世界冠军,出生在体操世家、父母和爷爷都是体操运动员的陈芋汐,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运动天赋。“教练评价小芋汐聪明伶俐,领悟力特别强。”王继威说。在训练时,别人跳十遍的动作,小芋汐只要跳两三遍就能学会。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陈芋汐算得上从小“体弱多病”。用陈爸爸的话说,“别人生病,她发烧;别人发烧,她住院。”经常性的发烧,让陈芋汐的训练需要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培养。

比如,训练量需要根据身体情况严格控制。又比如,小学前陈芋汐都住在宝山区,上小学后每天要往返徐汇,为了减少舟车劳顿,陈芋汐就由父亲陪着住进了徐汇区体育局提供的体操队宿舍中。

2015年,陈芋汐进入二线队后就不再住宿,还是因为一住宿就容易发烧。于是,陈爸和陈妈又在体操队附近租了房子,让小芋汐“走读”。再后来陈芋汐进入上海队,再进入国家队,容易发烧的体质还是没有缓解。于是,教练就到北京陪伴她,同吃、同喝、同住、同练。

冠军的精神

作为陈芋汐从小成长的见证者,王继威说,自己可以从她身上看到天赋、机遇、努力和教育缺一不可的重要性。

让王继威对陈芋汐成长刮目相看的,是今年东京奥运会赛后的一个细节。获得双人比赛金牌后,颁奖仪式上,当国歌响起时,陈芋汐将手中的鲜花放到了领奖台上,然后立正挺直腰板,向国旗行注目礼。

“我从电视里看到后非常感动,因为祖国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王继威看来,体育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要热爱祖国、要有规则意识,还能够正确认识到成功、失败与挫折的关系,学会坚持不懈、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陈芋汐曾就读的光启小学,是徐汇区一所体操和跳水特长学校。若因去外地比赛而落下功课,学校会组织体操队的孩子们一同补习。除了获得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的关心和教导,陈芋汐在小学时就已经非常活跃,擅长画画,还获得了不少证书和奖状。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已经获得冠军的陈芋汐,但在她的成功背后,其实有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在王继威印象中,陈芋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手上就因为练习长了老茧。十几年来,手上的皮磨掉了一层又一层,有时候鲜血流个不停,但这些辛苦陈芋汐都坚持了下来。

前辈、榜样和引路人同样重要。在陈芋汐选择转向跳水时,有两个人物非常重要。一个是蹦床运动员高磊,他从体操转向蹦床,走上职业道路,也历经过各种困难。在高磊确定选择蹦床并取得一番成绩后,陈芋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013年,高磊获得世锦赛冠军,陈芋汐捧着高磊的金牌时,眼神中充满了渴望。这个眼神王继威至今都记忆犹新。高磊也成为了陈芋汐确定项目的引路人。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上海运动员吴敏霞,她是四届奥运会共计五块金牌的得主,在跳水项目上也是陈芋汐的楷模。今年在东京,陈芋汐首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一金一银,已经超过了师姐吴敏霞当年首次参加奥运会时的成绩,这让王继威很是感慨。

激发更多热爱

热爱跳水的陈芋汐是幸运的,能够从小在相对专业的环境中,在自己执着的运动项目里获得指导。那么,不走职业化道路,但同样热爱体育运动的孩子们,如何得到自己理想中的指导与支持?

王继威注意到,“双减”后的第一个周末,徐汇滨江的攀岩墙上多了很多小朋友来参与。那一瞬间,刷新了她对城市活力的认知。那么多孩子被释放出天性后,欢快的笑声与美好的滨江景色共同创造了一部城市交响乐。

徐汇一直是上海的体育大区,但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并非在起步阶段就已非常完备,也是从一步步循序渐进中走来。“一开始,大家觉得培养运动员只要争金夺银就行,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孩子如果读书不行,不能对自己练习的项目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很快就会遇到职业‘天花板’。”

为此,徐汇区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就开始注重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提出科学性的健康发展观,运用青少年的成长期提升学生们对健康文化的理解。

位处中心城区,徐汇区可供训练的大型场地并不多。如何通过有限资源让孩子们锻炼好身体,项目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于是,游泳、武术、田径、体操纷纷走进校园,尤其是作为运动母项的田径和体操,适当参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徐汇区将校园场地和器材都改造成彩色,让不同的训练项目通过器材拼装解决,既节省了场地,也激发了孩子们更强烈的兴趣。

“跳绳项目更有意思,用一根绳子就能解决孩子们的体质健康问题。”王继威讲述了几种“花式跳绳”的方法,绳子有长绳和短绳,可以一个人跳、两个人跳、三个人跳,也可以十个人跳,还有耐力跳、花样跳等等。

陶璐娜、姚明、吴敏霞、陈芋汐……徐汇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在职业生涯中取得非凡成就的运动员。体育作为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将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更充实、健康的童年。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徐汇区供图
本文图片:受访者、徐汇区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