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送别中国最后一位东京审判全程亲历者高文彬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蕾 2021-09-03 21:40
摘要:一生中有两件事:东京审判、大词典。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国人铭记的日子里,中国最后一位东京审判全程亲历者高文彬先生落葬上海福寿园,从此长眠在东京审判纪念碑旁。

丹心从来系家国,忠魂永在铸功勋。在高文彬女儿高岚看来,这就是父亲一生最好的描写。“我父亲身上始终有一种矢志报国的爱国情怀,” 高岚在现场回忆说,父亲为了报效祖国,在最困难的时期都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坚持学以报国。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大龙代表学校在追思会上致辞,他表示,高文彬教授一生始终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连,充满非凡的胆识和超群的智慧。高教授伟大赤诚的爱国情操、执着坚韧的学术追求和学高身正的高尚师风是海大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蕴,将被海大师生和校友永远铭记。

【长眠在首座“东京审判”纪念雕像旁】

高文彬,1922年12月出生于上海,青年时就读东吴大学法学院,因熟知英美法律又精通英语而被推荐为国际检察处翻译官。

东京审判纪念碑一侧的花坛里静静的摆放着一个小小的石碑,一张高文彬教授的彩色照片和寥寥数语,铭刻着这位著名法学家一生突出的贡献,也凝练了老先生近百年的淡泊人生。

东京审判纪念碑,中国第一座以著名的“东京审判”为背景创作的大型纪念雕像。碑体为一整块象征“南京大屠杀”的城墙,上方镶嵌着向哲濬检察官和梅汝璈法官的青铜半身像,以及十七位当年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学家的英名。雕像下方刻着一只象征着法律尊严和正义的独角兽,它脚踩残破的日本军刀和钢盔,警示着后人时刻不忘历史。

2007年,八十五岁高龄的高文彬教授亲自出席雕像落成仪式,老先生曾激动地说:“东京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直到今日我们依然要抱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态度来看待它。”

【亲历东京审判,揪出日本“百人斩竞赛”元凶】

高文彬生前曾如此概括自己的人生:“我这一生大概就这样两件事情:一是东京审判;一是大词典。”

1946年,高文彬教授临危受命,赴日参加东京审判,与另外16名中国代表团成员一道,经过长达两年半的艰苦努力,最终将一批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时年仅24岁的他还为日本战犯的最终定罪发掘了至关重要的证据,揪出了日本“百人斩竞赛”的元凶,将侵华日军永远钉在了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作为东京审判的“活历史”和见证人,高文彬始终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审判。他曾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并不清楚,当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到底犯下了多少罪行。尤其是东京审判那段历史,很多人都不了解,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非常有必要让一代代年轻人知道并了解那段历史。”

高文彬生前用过的讲稿。

【与法学结缘,参与编辑《元照英美法词典》】

高文彬一辈子与法学结缘,改革开放后成为上海海运学院(现为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教授,从事国际私法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执教国际法直到退休后,高文彬仍坚持为研究生开课。高文彬当年的学生,如今已遍及法律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各个领域,有的成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力量。

1997年,已然退休的高文彬与潘汉典、王名扬等知名老教授一道,参与了《元照英美法词典》的编撰工作。长达十多年细致认真的编撰,他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对每一条目进行审定,边勘误边对照,有出错的地方,就修正抄写后贴到样稿上。其间,因过于劳累而中风,出院后,又继续投入到编纂工作中。2003年,《元照英美法词典》得以顺利出版,成为法学领域的权威参考资料,填补了我国法律辞书领域的空白。

高文彬的女儿高岚在现场说,父亲的爱国情怀从来没有变过。“我父亲生前有非常多的资料,都整理得整整齐齐。家人很愿意把这些资料捐献出,让大家看到当年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又是怎么报效祖国的。”高岚将父亲当年的讲稿和教材等赠予了上海海事大学,这些展品是留与海大学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追思会现场,纪念馆收藏了高文彬先生使用过的相机。据介绍,高老尤爱摄影,当年在东京,他就是用这台相机拍下了那张著名的东京审判十俊杰的合影。这部陪伴了高老半个多世纪的老相机和高文彬先生参与编纂的《元照英美法词典》将一同珍藏在纪念馆内。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上海海事大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