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杜绝文艺圈“劣迹驱逐良币”,德艺双馨应当成为“通行证”
分享至:
 (3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畅 2021-09-02 11:14
摘要:“德”在“艺”前,是文艺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灵魂所在。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才华,是铸就一名优秀的电影艺术家的必要条件。”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影协顾问、国家一级导演丁荫楠近日在媒体上说,“饭圈”乱象、“顶流”现象、天价片酬,以及极少数演艺明星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做出违法失德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败坏行业风气,损害电影工作者队伍形象,阻碍电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让每一名深深热爱这个行业的电影人深感痛心。

坚持“德艺双馨”,一直是文艺界的核心命题。“德”与“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德”在“艺”前,是文艺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灵魂所在。

如今再三强调“德艺双馨”,正是针对“饭圈”乱象、“顶流”现象、天价片酬,以及极少数演艺明星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做出违法失德行为等情况提出来的。尽管这只是少部分艺人德不配位、德艺颠倒造成的乱象,却已经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败坏了行业风气,损害了文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形象。假若再不引起高度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

过去总有人以为,文艺工作者全凭自己的本事吃饭,只要自己技高一筹,即便在“三德”问题上出一点岔子,也不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太大的麻烦。有些文艺工作者,尤其是一些刚刚入行不久的年轻人,面对浮躁风、庸俗气、骄矜相,因为自律性差、自持力弱,有意无意地侵染,以至陶醉其中难以自拔。有些文艺工作者,一定时间内是能够做到谨小慎微、爱惜羽毛的,在业内也曾有过不错的口碑,但其“坚韧性”似显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栽倒在了路上。

坚持“德艺双馨”“人艺合一”,必须首先把它作为一种必备的“基本功”来对待。文艺有诸多门类,各个行当都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功。做人,则是每个行当通行的、最基本的基本功。如果只有对技艺层面的考量,而将“德”排除在外,那么,这样的基本功便会丢失灵魂,便会因此而显得苍白无力。

将“德艺双馨”坚持到底,关键在于要把它作为一门长期的“必修课”。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自觉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终”,而且要“日三省乎己”,要靠长期的坚守、长期的修为、不断的养成、不断的积累。只有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才有可能把自己修炼成“以德从艺、以德服人”之人。

“德艺双馨”,应当成为文艺界的“通行证”。此前,在“饭圈”乱象恣肆、“顶流”现象爆发、天价片酬横行之时,即便是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做出违法失德行为的极少数演艺明星,靠着一张俊脸,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依着“三脚猫”的演技,竟然也有着冲高的“人气指数”。这样的生态,显然是需要反思的。

文旅部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工作者教育管理和道德建设的通知》指出:“在加强道德建设方面,要把道德评议纳入考核体系,将评议结果与业务考核、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挂钩,时刻督促提醒文艺工作者敬畏纪律规矩、严守道德底线,做到德艺兼修。”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及时打击并坚决抵制违法失德行为和劣迹艺人,做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一定能够产生良好的导向效应。从全社会的角度说,则要坚决拒绝为“饭圈”乱象、“顶流”现象站队,并将更多掌声留给那些坚守“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让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真正赢得尊重、引领风尚。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