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对口帮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孙叶青 上官酒瑞 2021-08-31 06:29
摘要:对口帮扶促进了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实现政治众望所归,经济共同发展,社会共识不断提升。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开篇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讲话全文共44次提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彻底告别绝对贫困,在人类减贫史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篇章。7月21日,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力度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促进了东西部共同发展,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交流、文化融入、价值融合,更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的动力之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仅源自一种客观存在,更基于一种主观认同。对口帮扶促进了地区间经济相濡以沫、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共同达成政治众望所归,经济共同发展,社会共识不断提升,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战略、大布局、大举措。上海在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中,胸怀大局,勇担使命,成效卓著。

对口帮扶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基础

对口帮扶致力东西部协同发展,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发展,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必然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让人人生活更幸福,整个社会才能更美好。如果从权衡利弊的工具理性角度进行思考和解读,精准扶贫也不仅是帮助少数人战胜贫困,只有少数人获益之事。从经济视域看,它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从政治视域看,它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定;从社会稳定看,它更是事关社会和谐幸福,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价值追求的战略安排。

东西部协作与对口帮扶中,“上海模式”收获广泛赞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明确肯定了“上海对口帮扶工作任务重、成效好、贡献大。”上海将扶贫与扶志及扶智相结合,紧盯项目管理,探索形成了“韧、细、实、柔、新、精、情、专”的八字格桑花工作法;努力“把不可能做成可能”,“把不容易做成不简单”,在对口支援的地区留下可亲、可敬的上海形象。

对口帮扶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口支援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化了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对口支援不断深化,地区之间经济差距不断缩小,相互之间情感不断加深,历史传承的文化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在齐心奔小康的道路上,正合力共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上海参与国家部署、支援中西部已有40年历史,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线建设。当年,上海的建设者们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把工地当“战场”“火线”,认为“家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三线建设才是大事”!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留下新中国建设史中难忘的历史记忆。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确定上海对口云南、贵州遵义等地,再次让山海相连、情感相通。上海市委市政府、援外干部人才、整座城市在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使命至上、攻坚奉献、精诚务实、开拓创新、协力同心”的精神品格,让守望相助的历史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以实际行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深入人心。

对口帮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

政治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本质上看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态度、行为表现和心理归属。人的政治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历一个政治认同的过程。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府公信力是决定政治认同的关键要素,而政府公信力的衡量标准主要由政府的绩效决定的。考察政府的绩效主要看政府对人们各个层面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否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政策实施是否体现了社会公平,提升政府绩效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此外政府形象的提升不仅通过学校教育、大众传媒等媒介传播,政府自身如官员的形象、政绩、政府人员的工作作风等也是影响个人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

2020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援助账”作为全市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大资金、项目和干部人才的援助力度,确保打赢疫情下的脱贫攻坚战。真情付出、实效显著,体现了讲大局、重担当的使命情怀。上海援外干部有的多次援外,有的家里两兄弟一起援外,也有父子兵共同援外,还出现了“一家两代三口”的援外故事。上海援外干部把“他乡作故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让共产党员形象深入人心,受援地区人民感谢党和政府心系百姓、感恩国家政策好,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政治认同不断巩固提升。

对口援建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集中体现,背后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国家层面改变贫困的决心和成效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从中国和西方国家改变贫困的决心和成效对比角度分析,总结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应对贫困问题的不同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言自明。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民立场角度思考精准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价值理性角度看东西部协作扶贫与对口支援彰显了人间最大的公平正义,是宣讲中国之治对人类文明伟大贡献的最好教材,也是激发凝聚中华民族蓬勃创造力的来源所在。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