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在场 > 文章详情
【书的建构】②从最简到最美,他为上千本书设计装帧
分享至:
 (4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卢芳明 林森 田牧歌 2021-09-01 07:01
摘要:在没有书展的8月,我们搜寻了一些关于“书”的片段,再次探讨, “书”何以为“书”?

当我们谈论“书”时,我们是在谈论一个实体、一种产品,亦或是一些信息、一份情怀?在没有书展的8月,我们搜寻了一些关于“书”的片段,试图再次探讨, “书”何以为“书”?

袁银昌设计的《齐白石四绝十方》,触感绵密,色彩含蓄,讲的却是石头记。翻动纸页,体会设计者如何把印章六面呈现于阴影与留白之间,让读者得以亲手把玩,你会理解它为何被评为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

20多年前,袁银昌为著名主持人杨澜设计装帧的散文集,因版式大胆留白而被外界评价为“注水书”“欺骗消费者的钱”。

1977年至1980年,袁银昌攻读版画专业。随着国外图书被逐步引入国内,他被书籍装帧之美所吸引。毕业以后,袁银昌来到上海文艺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书籍封面“有个烫金就很了不起了”。

而更为受限的或许是人们对于书的想象力。入行之初,袁银昌试着发挥专业所长,结合书的内容,用版画设计封面,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感觉这“比较前卫”。上世纪末,袁银昌收到一系列照片。这是摄影家根据沈从文的小说深入湘西10多年所拍摄的。袁银昌被这些照片打动,“一下子有了创作冲动”。他不仅在开本和纸张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还建议摄影师在大场面风光和人物影像中更深入一步,“走到船民的船上,走进家中,看看里面有什么典型的生活器具”。于是,在一姜一卤、一碗一壶的层次感中,《沈从文和他的湘西》出版了。

年复一年,无论是技术手段、材料选择还是书籍设计理念都在发生改变。1996年,袁银昌花7万元买了他人生中第一台苹果电脑:“像‘渐变’这种效果,鼠标一拉竟然就能做到。”电脑内置的立体字、闪光字等手段曾阶段性地影响过这一代书籍设计人。但如今回想起来,书何以为“美”?是让书的设计由内容而生,又为内容增色,彼此成就。袁银昌相信,在书本上雕琢,不是为崖岸自高:书与读者相互羁绊才成其为书,一切心思都是为了读者的心。

《齐白石四绝十方》中呈现的隐约感,得益于双面纸张让颜色从背后透出;印泥的颜色经过专门调制;阴影中透出的机理因丝绸上真实的投影而形成。为了重现时代的距离和空间,于朦胧中不失石章的分量,他反复调试深色底上的印刷效果,希望读者能看到“时间隧道里的一点点光”。在《敦煌乐舞》一书中,袁银昌团队再次探索艺术品与书结合的可能性。他实地校对莫高窟壁画色彩,定制了纸张纹路,以期读者能在翻阅书本时如亲临石窟……

翻动这些“最美的书”,其中蕴含的细节太多,无从一一盘点。当读者珍视它,在阅读中体会到愉悦,吸收到内容,甚至在与书相伴的漫长岁月中有了一些小小的发现,那些心思就终究不会被浪费。我想,书是审美

探寻“书”的多种可能性,也是为了审视“书”的意义与核心价值。纸张、文本、装帧、生产、背后的人与故事……每一块都是“书”的组成部分。我们因各不相同的执念,挂念起每个延安中路的夏天。

栏目主编:章迪思
编导/剪辑:卢芳明
摄像/调色:林森(实习生)
摄像:田牧歌(实习生)
美术设计:叶田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