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这些事,为何必须 “事不过夜”
分享至:
 (51)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1-08-25 15:47
摘要:“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

上周,再度降临的疫情考验,让一个词成了上海的高频词。

8月18日、20日,上海先后报告3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20日下午的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门增加了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的议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会上要求,相关方面要第一时间抓住风险控制的最佳“窗口期”,“继续发扬‘事不过夜’的精神”。

次日,上海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亦专门提到在流行病学调查、密接排查、检测管控等方面发扬“事不过夜”精神。

8月23日,李强前往浦东机场,现场检查防疫工作落实情况并进行再部署、再压实,又一次提到了“事不过夜”。

“入城口特别是口岸防控是全市疫情防控的首要关键点和重中之重,思想上必须高度警醒,行动上必须毫不放松。”他表示,机场口岸作为第一道关口,面对疫情的新变化、新挑战,必须始终保持非常的状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枕戈待旦、事不过夜的精神,科学严谨、认真细致的精神,跨前一步、通力合作的精神,全力守牢阵地关口”。

上海市委、市政府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反复强调“从快”“从严”“从实”。首当其冲,就是“抢时间、抢速度,把风险控制在始发之初”。

以最短时间作出准确反应,也就相对能以最小成本控制风险。此前出现的几次点发疫情的防控经验也表明,在问题出现后如果能迅即开展精准排查、追溯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为避免大规模扩散赢得主动。

20日的常委会会议对此再度强调,要全力做好流调筛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工作,“以快制快、掌握主动”,使应急处置跑在病毒传播扩散前面。

而对风险保持高度警醒,并在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防控后,仍能保持灵敏、警觉、枕戈待旦,这也是“事不过夜”。

作为口岸城市和超大城市,上海承担的“外防输入”压力是比较重的,许多相关岗位也长期处于紧张、高负荷工作状态。在20日的常委会会议和23日的现场调研中,市领导一再强调的一点,是“力戒侥幸松劲”。

疲劳感可以理解,但需要设法克服。一旦疲劳感催生松懈情绪,则极有可能出现漏洞。“全市上下都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惕性。”李强说。

他叮嘱各方要持续关心关爱好抗疫一线人员,加强人文关怀,配好防护设备,加密核酸检测,注重科学轮换,强化严格培训,确保规范操作。同时也对一线工作者们强调,“越是抗疫一线岗位,越要重视自我防护、力戒侥幸松劲”,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岗位负责、对城市负责”

对上海而言,应对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类风险,乃至推进超大城市的系统治理,“事不过夜”所体现的危机感、紧迫感,以及迅速、精准且科学的策略,都是重要的工作之道。而需要“事不过夜”的,也不仅仅是疫情防控、风险应对。

也是上一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迎来了挂牌成立两周年。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年内第二次现场推进会。

此外,上海与国内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亦在一周内密集展开,从8月17日至24日,先后与中国联通、万科、宁德时代、中国电信、中国船舶等企业签约合作。市领导也表达了深化拓展合作的期待和信心,并承诺上海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造良好创新生态,助力企业在沪做大做强。

眼下已是8月下旬,全年经济工作进入后半程,稳增长压力不容小觑。像这样一周内密集地会见企业,特别是科技领域的重要央企和民营领军企业,此前也有多次,表达的正是上海追求“硬核”企业和产业项目,并以此加快推动发展、提升产业能级的紧迫感。

对临港新片区的调研,同样强调了产业等领域的全方位升级,并要求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展开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机遇,挂牌满两年的临港新片区,无疑处于关键的突破关口。

抓机遇,也有其“窗口期”,敏感把握并适应国内外发展格局变化,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打开局面,以及敏锐捕捉科技创新前沿趋势、开展科研攻关、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均需要极强的机遇意识。

很多时候,机遇是要“抢抓”的,这就关乎“速度”及其背后的工作状态。

李强明确要求临港把特殊经济功能作为新片区经济发展主攻方向,并强调要“着力体现快速发展”。他还要求,新片区要“始终保持如第一年般热火朝天的充沛干劲”,“临港新片区的同志要努力成为创业奋斗的典范”——“枕戈待旦”“事不过夜”,尽最大可能提升落实效率和办事能力,当是应有之义。

对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追求,也是一样的道理。继今年5月召开生活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后,上周的现场会聚焦经济数字化,着重强调数字化对经济领域的赋能。能否瞄准趋势、把握变革,将关乎未来城市经济的长远动力。

根据设想,上海将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抓住数据要素和数字生态“两大支撑”,力争成为数字应用渗透最充分、数字技术基础最扎实、数字产业集群最丰富、数字要素资源最活跃、数字生态系统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这一切的基础,仍在于某种“快速反应”。

“谁能占据经济数字化新赛道,谁就能更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李强在推进会上提到多个方面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如要加快应用隐私计算、数据沙盒等可信开放技术,加快布局关键共性和前瞻引领的数字技术,在基础理论、基础算法、基础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取得突破,率先探索适应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法治规范、监管机制、安全标准等。

对上海而言,率先探路、率先应用,本身就是一件极具紧迫感的事。

数年前,上海就已提出,在新的变革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前,“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

而用最新的话说,无论发展还是治理,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把握趋势、勇立潮头、引领未来”

题图来源:董天晔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均陈正宝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