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港珠澳大桥催生世界唯一完整产业链,岛隧总工林鸣:时代需要创新创造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肖彤 2021-07-28 16:48
摘要:很多外国的工程师羡慕中国同行,因为中国有众多工程项目让工程师在实践中成长

“作为一个工程师,碰到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工程,或者川藏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铁这样的工程,就要抓住机会去挑战、去创造、去创新,把全部智慧贡献出来。”27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会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这样对记者说。

“是时代成就了我。”他说,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需要大工程来支撑城市化建设。很多外国的工程师羡慕中国的工程师,因为中国有众多工程项目让工程师肩负起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成长。

林鸣介绍,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之前,全球最长的韩国釜山沉管隧道长3.4公里,由荷兰、日本、韩国合作建成;而我国沉管隧道总长不到4公里,平均长度370米,平均建造工期6.4年。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沉管隧道,长6.7公里。隧道上方远期规划通航30万吨轮船,隧道需要埋入水下20多米,世界并无这种深埋沉管隧道的建造经验。”林鸣说,国外咨询公司给的建议是按照常规方式建设,这意味着在未来整个运营期,大约每两年就需要在海上进行一次维护性疏浚作业,不断清除隧道上方的淤泥以减轻荷载,对海洋环境影响很大,还影响船舶通航。

不走寻常路。林鸣团队从过去钢桥梁建设的技术和经验中获得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半刚性体系。这融合了刚性体系和柔性体系的优点,让隧道结构在根部扩展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安全。由于大桥需要在海底合龙,安全风险极大。团队曾与5家日本公司商谈,但他们考虑超过经验把控范围,都婉言推辞。这种情况下,林鸣团队提前5年研究,大桥岛隧工程最终研发了超大断面的可折叠结构和止水体系,把传统方法半年以上的海上潜水员作业优化,创造了1天完成对接、贯通精度2.6毫米的世界记录。

这项工程申请了500多项专利,促进我国企业在大成本建造技术方面发展出全球唯一的完整产业链。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的执行总裁汉斯·德维特评价:港珠澳沉管隧道超越了之前任何沉管隧道项目的技术极限,标志着中国沉管隧道建造技术进入国际领军国家行列。

林鸣还介绍,世界上大多数已建成的沉管结构都发生了渗漏水,主要原因是基础发生了沉降,造成结构损伤。港珠澳大桥下方的软土地层最厚超过40米,软土地层到密实砂层过渡段长达1.5千米,局部沉降的风险极大。

过去的主流处理措施是把软土变硬,林鸣团队经过长时间思考和研究,采用“复合地基+组合基床”的结构,不仅控制造价,还从源头消除沉降。

林鸣说,这叫“头疼医脚”,港珠澳大桥隧道全部33节沉管,几百道工序环环相扣,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漏水都不可避免。但各路建设者完美地完成了这项系统性工作,数万工人发挥出“零容忍、零瑕疵”的工匠精神。

香港土木工程署前任署长刘正光曾主持设计建造了香港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和汀九大桥,被称为香港“桥王”。2015年12月,他参观了港珠澳大桥。参观前夕,他给林鸣打电话,询问需不需要穿雨衣水靴。林鸣回答“不需要”。但第二天刘正光还是穿了一双雨鞋前来参观,进入隧道后,出乎他的意料,24节沉管的192个接头没有一点渗漏的痕迹,整个隧道内既没有“雨”更没有“河”,甚至没有水印的痕迹。他对林鸣说:“我们香港工程界要向你们学习。”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