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可以充分发挥这两大优势
分享至:
 (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云华 盛九元 2021-07-19 16:27
摘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明确支持浦东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其中的一大重点任务,就是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浦东新区致力于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比如,科技管理体制更加高效,成立全国首家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的集中管理和综合执法的知识产权局,整合成立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张江科学城实行“四合一”管理体制。

又如,科创产业制度创新不断深化,试点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创新“产业+基地+基金”联动发展模式。

但也要看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的效用,还需要进一步激发。特别是,缺少龙头型科研机构和本土领军型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数量不多。

同时,创新策源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效能,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有关科创企业设立、监管、融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精准性不高、适配性不强。

为此,需要加强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和融会贯通,用足用好立法授权,找准政府和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水平中的着力点。

比如,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开展压力测试,探索建立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研究实行税收优惠等措施。

「发挥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

当前,浦东初步构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集聚起“中国芯”“创新药”“未来车”“蓝天梦”“智能造”“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为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提供了澎湃引擎。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作新贡献。

比如,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集成电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超大规模开放算力、智能汽车研发应用创新平台落户,并同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

又如,持续推动高水平研究机构集聚,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和创新型大学建设,布局和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对浦东而言,要打造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其中的关键在于人,要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打造国内外人才高密度区域和人才储备高地。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55万人。其中,境外人士超过10万人,海内外院士超过90人,国家级、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超过580人。

下一步,要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战略高度出发,探索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比如,实行更加灵活高效的人才落户制度,简化、优化国内人才落户和留学人员落户审批机制;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逐步放开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积极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等等。

作者单位:胡云华(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盛九元(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上观 孟雨涵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