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将“五个新城”打造成上海都市圈公共服务的“金腰带”
分享至:
 (35)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恒龙 胡晓亮 2021-07-19 06:31
摘要:多措并举,切实提升“五个新城”的公共服务水平。

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提升“五个新城”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应有之意,也是统筹上海都市圈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今年5月底发布的《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以及4月发布的《“十四五”新城公共服务专项方案》,“十四五”期间“五个新城”将围绕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高起点、高标准、前瞻性做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配置,形成优质均衡、公平高效、便利可及、保障多元的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对包括“五个新城”在内的郊区公共服务建设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有力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然而,进入新发展阶段,提升“五个新城”公共服务水平的意义不能局限于城乡一体化,而在于如何助力“五个新城”建设成为上海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空间和增长极。为此,需要进一步革新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思路,结合新场景、新要求,谋划新思路、新布局,推动公共服务由“有”向“优”发展,打造上海都市圈公共服务的“金腰带”。

以新思路加强新城公共服务建设

其一,新城的公共服务建设要充分体现“人民城市”的建设理念。城市是人民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人民是城市系统中最生动的个体和构成部分,不断满足人民需要是新城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五个新城”有很大的人口导入空间,需要在加强人口导入、优化人口结构的过程中,实现从“产—人—城”到“人—城—产”的建设思维观念的转变。立足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五个新城”需要从以产业为引擎、园区为载体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的需求”为牵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为要点的“新型人民城市”发展模式,针对特定的城市目标人群打造合理的城市配套、功能布局以及环境设计对应方案,打造以“人”为核心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实现“以人塑城”和“以城兴产”,走出一条高品质新城发展道路。此外,“五个新城”处于上海市区和周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中间地带,需要重点关注人才向两侧的转移情况,避免形成“人才真空环带”,力争与杭州、苏州、南京、宁波等长三角城市并肩发展。

其二,新城的公共服务建设要进一步强调“统筹协调”和“多元共治”。新城的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加强财政等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增强各公共服务建设以及运维过程中的系统性、连贯性以及前瞻性,进一步加强多元社会治理创新,有效实现新城公共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根据最新数据,“五个新城”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支撑实力弱于市区,公共服务的建设资金压力以及运维资金压力较大,资金投入的持续性亟待有效保障,需要重点完善有针对性的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在不影响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要鼓励多种主体以及社会组织以多种方式参与新城公共服务建设的各个环节,提升新城公共服务的整体绩效。

其三,新城的公共服务建设要找准“特色赛道”,培育“特色功能”。“五个新城”在实现公共服务品质普遍提升的同时,需要打造各自的公共服务特色项目,做好精品公共服务供应系统集成。通盘考虑“五个新城”在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地区分别处于的地缘条件、产业基础以及社会文化情况,可重点关注医疗、教育、文旅、体育以及养老等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特色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项目。扩大优势公共服务辐射范围,做足各个新城在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特色功能”,进而牵引城市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

其四,新城的公共服务建设要优先部署数字化转型,推动“智慧城市”革新。在“五个新城”公共服务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基于顶层设计,率先从经济产业、城市治理和生活服务三大领域同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数字城市框架,切实提升新城的生活品质,推动新城公共服务建设以及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多措并举,切实提升“五个新城”的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立足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优化新城资源配置纽带。增加对新城公共服务建设的资金来源,扩大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规模,调整专项转移支付与税收返还比例。根据“五个新城”发展定位、发展水平的不同,实施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制度安排,同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开展年度转移支付情况的科学评估。重点加强区域国有企业在新城公共服务开发建设以及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其提升品牌品质的积极性。

精简项目审批流程,将“五个新城”的公共服务审批权限从所在区相对独立出来,保证其相应资源和资金不为其他发展建设项目挤占或淹没,支撑新城建设中的公共服务需求及持续性投入。

优化区域联动合作模式,强化“新城—市”“新城—长三角城市”“新城—城区”的联系,调动各个新城开展公共服务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跨行政区域公共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以及协同化治理,解除科层制的行政等级枷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深度发展,探索公共服务的区域均衡连片开发与发展模式。

二是优先部署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新城精细化运营水平。在“五个新城”公共服务建设的规划过程中,瞄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对标智慧城市建设国际标准,学习借鉴维也纳“智慧城”、韩国松岛新城、新加坡“智慧国”等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充分植入“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绿色城市”等理念,提升新城辐射服务能级,使新城更有现代感和国际范儿。

在新城数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基础信息采集,重点建设相互之间可以接轨和互相推进的数字化城市标准体系,避免形成信息技术的“新孤岛”。鼓励在沪大型数字经济企业参与新城的公共服务智慧化改造,推动当地国有企业开展业务变革,积极参与“数字基建”,推进区域多主体参与的数字一体化治理。将公共服务硬件升级和软件升级相统一,加快数据信息采集与数据库搭建步伐,实现新城基础数据在各个应用场景之间的实时互动,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管理执法等全过程,打造立体智慧城市。

三是缓解公共服务领域人才的匮乏,提升新城公共服务能级。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服务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准。在将公共资源向郊区进行一定的倾斜时,不仅要在财力上增加对郊区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对郊区的投放,还要重视公共服务人才向郊区的导入,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向郊区倾斜,努力做到人才方面的城乡融合。为此,要持续加大新城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公共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通过增加专项补贴、降低人才落户以及购房资格门槛等措施,吸引公共服务人才进入新城工作,实施城市治理以及公共服务专业领域人才培育工程,率先在“五个新城”开展“新城社会治理人才增能计划”,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培养,拓宽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优先调整“五个新城”公共服务领域人才统筹与评价标准,突破公共服务领域高、中、低级职称的比例管理模式,建立岗位职称根据行业领域不同、单位性质不同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五个新城”医疗、教育、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事业单位给予重点倾斜,优先保证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配置,优化调整岗位结构比例标准,使更多优秀劳动者尤其是中青年劳动者在“五个新城”公共服务建设中涌现出来。

四是加强公共服务领域组织动员,增强新城社会治理合力。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服务建设,拓展公共服务资金来源渠道,提高项目运营效率。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五个新城”群众的力量,在形成专业水平、职业能力兼具的公共服务专业技术队伍的同时,打造一批规模化、常态化的志愿者队伍和社会服务组织。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影 图片编辑:笪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