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大上海,绝不是一座势利的城市
分享至:
 (102)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评论员 2021-06-26 06:58
摘要:论软实力③ | 有大格局的城市,既充满尖端创造,又富含普遍温情

上海总是被人称作“大上海”。上海之大,不在面积,不在自然资源,甚至也不在人口,大就大在视野、格局、气度。

“开放、创新、包容”,均指向一座城市的大气;“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更直接道出了上海应有的气度。这个以“海”命名的城市,不仅靠海,更要有海一样的宽广胸怀,能够始终立足大局、着眼大势,能够不断向外服务、辐射、影响,也能够兼收并蓄、接纳包容,把自己变成一块活跃的土壤。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枢纽,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这样的时空定位,决定了上海考量一切问题,都不能局限“小我”,不能“独乐乐”,而必须胸怀全国、放眼世界。

这是责任,也是一种智慧。上海先天的禀赋条件就决定了,仅仅着眼自身,一定无法壮大自身。全方位的开放,是这座城市的成功之道,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战略方向。

无论是提升硬实力还是提升软实力,上海都需要让自己置身于大的格局之中。作为中心城市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务周边、服务全国,在服务中影响,在影响中带动。这种服务,既包括交换资源、搭建平台、提供通道,也包括各种软要素的聚合、碰撞、交换。

很多方面,担心“自己的蛋糕被切走”的心态既不可取,也不必要,更不长久。吸引更多力量一同把“蛋糕”做得更大,并且到更大的范围、更广阔的空间里去“做蛋糕”,才是更为理性也更富远见的选择。

城市胸怀宽广,意味着要主动做“大事”。提升城市软实力,本身就是一件“大事”,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的、物质的得与失,更要着眼于大时代、大趋势、大变局。在今天,上海需要着力的重要方面,就是深层次、制度性、规则性的探索与突破。

在挑战增多、风险压力增大的全球环境里,上海要努力用制度创新争取制度性话语权,要实践高能级的规则之治,要带头提供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样板。所有这些,都不会来自孤芳自赏,也不会来自浅尝辄止,而必须来自对于历史大势的准确把握,来自对全球变局、全国大局的深刻把握。支撑这些的,仍是植根深处的开放思维、开放胸怀。

城市胸怀宽广,同时体现于高度的包容性。上海这样的城市,对新生事物,要有预见未来的眼光和善意;对多元文化,要有融汇天下的胸襟;对各路英豪,要能敞开双臂欢迎、真心诚意接纳、精准贴心服务。

有大格局的城市,应当尽最大可能杜绝偏见、歧视、刻板印象,应当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为各路人才的创造实干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生态。

城市的胸怀,更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格局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有大格局的城市,一定是有人情味的城市,一定有强大的人文关怀,有丰富而畅通的价值实现通道,一定强调公平正义。

这绝不是一座势利的城市,不是一座“赢家通吃”的城市,而是一座既充满尖端创造,又富含普遍温情的城市。这座城市要让“顶流”的人充分施展,同时能让“中流”的人安营扎寨,更要让“沉默的少数”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这样一座富有包容度和人情味的城市,也就能拥有真正强劲的软实力,也就能厚积薄发、赢得未来。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刊于6月26日《解放日报》,原题为《始终彰显宽广的胸怀——论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提升城市软实力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