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500万粉丝的“植物人”史军:理想的科普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避免内卷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21-05-29 08:56
摘要:科普读物本身也带给我们讨论的技能,让我们学会讨论,学会接受和包容他人的想法。

眼下,童书可能是图书市场中最火爆的品类。这其中,科普读物越来越得到家长的重视。然而,市面上的科普书这么多,怎么选才能不“踩坑”?

有500多万微博粉丝的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和他的科学工作者伙伴们带来的《少年轻科普》丛书,2018年以来已经出版了12本。“六一”儿童节前夕,上书房请来史军和《少年轻科普》丛书责任编辑杨仪宁,聊聊他们做科普的初心,谈谈什么样的科普读物值得向孩子们推荐。

“轻”科普
让孩子感受科学的美好

上书房“少年”“轻”“科普”是这套丛书的关键词,特别是“轻”。为什么强调“轻”?

史军(《少年轻科普》丛书主编):“轻”是我们在对科普工作意义的理解基础上找到的定位。

以往,科普往往被视为课堂之外的科学教育,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科普书的内容显得过重,影响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实际上,科普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为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做广告”,为科学教育摇旗呐喊,吸引更多受众接受科学教育。

所谓轻,并不是弱化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而是根据读者的特点设定讨论的深度,用精选出的模块化科学故事让青少年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科学的美好,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上书房:科普的门类很广,目前这套丛书12本的选题是如何攒起来的?

杨仪宁(《少年轻科普》丛书责任编辑):记得第一次和主编史军讨论这个选题,还是201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没想到,之后用了整整2年时间才做出了第一辑的4册。之后,因为基本形式确定了,流程更为顺畅,基本以每年增加4至5册的节奏,丰富着这套专门给“7至12岁小科学迷”的科普丛书。

史军老师和来自很多研究领域的科学工作者伙伴们一直深耕儿童科普创作,他们日常有个儿童科普阵地:一个叫“玉米实验室”的微信公众号,我每天兴趣盎然地追读。在我眼中,这群科学工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不光懂科学,更懂得怎么给孩子讲科学。

关注“玉米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我问自己:这么有趣的内容,为什么不把它做成一套原创科普童书?虽然是第一次做原创图书策划,但这套书在我脑海中的样子非常清晰。我们很快达成共识:希望做一套有温度、有质感、知识性严谨、内容好玩、尊重孩子理解力和审美的原创科普童书

史军:这套书最初的内容来自“玉米实验室”每天更新的《玉米熊放学小报》,后续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不断增补着青少年读者喜欢和需要的内容,比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成语中的科学、古诗词中的科学、博物馆里的科学等;也有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希望这套书未来可以成为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经典读物。

上书房:大家理解的科普通常是自然科学方向的,这套丛书第一辑中的《当成语遇到科学》将语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某种程度上奠定了这套丛书有些不一样的气质。

史军:其实,自然科学无处不在,或者说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无处不在。因此,我们需要打破文科和理科泾渭分明的传统思维,需要“破圈”。

现在,“全科阅读”的概念越来越受重视。在“大语文”教育的背景下,阅读,有了更立体、更丰富的内容,要从语文推导向其他学科、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要有利于青少年多元思维能力的提升、关注青少年的终身发展。我在做少儿科普的过程中有个发现:只要选好合适的内容,孩子们非常喜欢打通学科的阅读,阅读的效果也非常理想。

《当成语遇到科学》的作者杨婴和刘伟伟,一位是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博士,一位是非常高产的科普写作者,把成语与科学结合起来是他们两个人的点子。孩子们在书里看到的第一个成语是“作茧自缚”。这个成语是说蚕吐丝将自己包裹在里面,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两位作者让一向无私奉献的蚕开口反击:“这真是天大的误解!我们作茧并没有使自己受困,相反,茧可是我们重要的保护伞!”

上书房:疫情让人们对病毒、细菌等话题的关注度陡然提升。今年,丛书新一辑推出了《细菌王国:看不见的神奇世界》《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世界》这两本。

史军:这两本书的策划的确与疫情相关。我们在书里不仅讨论新冠肺炎病毒和新冠肺炎疫情,还从更多层面和视角审视病毒,让小读者了解相关知识,比如维护人体健康的噬菌体、疫苗的基本原理,还有防疫策略制定的原则等。这些基础知识对我们应对疫情都是有帮助的。

新一辑中还有一本《灭绝动物:不想和你说再见》也是基于目前的热点话题创作的。保护生态其实是保护人类自身,青少年只有了解那些曾经消失的动物,才能理解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3本书的书名各有寓意,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地球不是专属于人类的地球,整个世界是一体的,人类与不同的生物共存,我们需要尊重和了解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与之和谐相处。

上书房:从微信公众号的热文到一套有质感的少儿科普书,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杨仪宁:策划这套书的开端,我们选择了8个主题,分两批出版,之后再根据小读者的反馈、世界上的热点话题拓展选题。

确认每本书的主题之后,首先精选出20篇左右内容有意思、话题贴近时代的文章,然后和作者团队一起再次核实相关数据、观点和基本表达。根据这个年龄段阅读的特点,我们调整了每篇文章的字数,将长文拆分成符合逻辑关系的几部分,提炼每部分的主题,重新拟好恰当的小标题,并根据文章内容,添加帮助孩子理解的小贴纸和拓展知识点。

书籍设计师为小读者设计了疏朗的版心,字体、字号和行距都经过多次调整,希望呈现出宜读的版面。每本书还邀请不同的插画师专门创作,整个系列有近500幅手绘插画,兼顾严谨性和艺术性,还原大千世界的纷纭万象。我们放弃了饱和度高的色彩和高亮度的封面,希望赋予这套“孩子书”更高级的趣味,最后的印制阶段使用了大豆环保油墨印刷。

回头看电脑里“少年轻科普”的工作文件夹,内文、插画、排版、印制……一个又一个标注着不同日期的文件,记录着做这套原创科普童书的过程。它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但这是我们全力以赴的成果。

《少年轻科普》丛书前8本陆续出版以来,得到不少奖项的肯定,比如第14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第6届/第7届中国童书榜“年度百佳童书”等,也入选了国家有关部门《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2019年/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等。

当然,作为这套书的编辑,感到最幸福的时刻,还是看到孩子们捧着书专注阅读的样子,看到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听主编史军分享时的笑脸和闪闪发亮的眼睛。

“趣”表达
做科普不能自说自话

上书房:作为中科院博士进入科普领域,而且并非科研之外的“顺手之为”,是个有些另类的选择。做了多年职业的科普人,从科研到科普,其中转换的关键何在?

史军:我感悟到的有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包括本专业的和相关专业的。比如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不可或缺。所以,做科普者必须是个杂家。二是要不断学习沟通的技巧。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有了更强的社交属性,如何与受众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问题,有效输出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要认真学习的。总之,做科普,不能自说自话。

上书房:目前,职业科普人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如何?

史军:成熟的职业科普人赶上了科普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过,目前专门做科普的人还是太少。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指导,成长周期比较长,初期收益相对较低,限制了科普工作者群体的壮大,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对年轻的职业科普人的初期培训上给予更多支持。

当然,如果选择做职业科普人,那就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书房:如今市面上有不少科普读物瞄准新、奇、怪、特的话题,孩子很容易被逗乐,但可能系统性欠缺、严谨度不够。这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史军:不论是强调有趣,还是强调系统性,知识的严谨性是所有知识类读物的基础。

话说回来,科普读物真的需要所谓系统性吗?曾经有人问我,能不能给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推荐一些系统性的植物读物和课程。我反问他一句:“咱们是什么时候建立起系统的植物学知识体系的?又花费了多长时间?”

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依靠科普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能是个伪命题。正如前面所说,系统性学习是科学教育的工作范围,科普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受众爱上科学,习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并用科学精神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图省事、一股脑儿灌输给青少年读者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近年来,无论是引进还是原创,我们身边有很多非常棒的科普作品,比如《神奇的校车》《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这些书不一定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但都很好地吸引了青少年读者阅读。当然,也有一些靠复制、粘贴来的所谓“知识读物”,需要家长参考第三方机构和阅读推广人的推荐,细加甄别。

上书房:在你专长的植物科普领域,孩子们感兴趣的三大植物含羞草、猪笼草和大王花,都是比较奇特的。你说过,这个类型的知识当然有意思,但有点走偏了,会让孩子们觉得植物世界只有这些东西。

史军:可能就是之前的读物里反复强调这些植物,带来了这样的问题。或者说,这些是很多成年人认为有意思的知识,但对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大家没有深入的认知。

举个简单的例子,菜市场的很多植物学都对孩子很有吸引力:辣椒为什么是辣的?最辣的辣椒有多辣?鸟为什么不怕辣?为什么苦瓜成熟的时候会变甜?我们喝的可乐,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竟然是玉米!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植物知识,但之前,很少有人会这样讲故事。知识和科学的原理是不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用更好的包装输出这些知识和原理。

杨仪宁:多年前看到史军和孩子们在一家大超市蔬菜区的照片,让我认定他是一个好的科普人。照片里,包围着他的每个小朋友,都是一副专心致志、兴致盎然的神情。蹲在这样一个平常场景里的史军,以同样专心致志、兴致盎然的神情,为孩子们讲述着关于蔬菜不平常的方方面面。这幅画面里,满溢着对孩子的尊重和爱,还有温和引领的专业精神,让我相信他会把同样的情感倾注在科普童书的创作上。

做史军的编辑,还有个突出的“福利”,他是名副其实的“厨房里的植物学家”,每次带着图书到不同城市给孩子们做讲座,总是能把工作之旅变成美食之旅。他的微博“植物人史军”有500多万粉丝,据说,给他留言的网友,90%都是问某种植物“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史军:不管是微博上还是生活中,只要我亮出自己植物学科普工作者的身份,就会有很多朋友问我关于花花草草的种种问题。有些问题还挺棘手——比如,如果你见到一个完全没见过的陌生果实,你怎么知道它能不能吃?还有人问我,你不是植物学工作者吗,难道不应该认识所有的植物?我就问他:你能不能记住35万张人脸?

其实,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大众对植物学、对植物研究本身的认识还不太清晰。这些地方就是科普工作者要花力气的领域。

“深”阅读
培养专注力和思考力

上书房:新媒体时代,今天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样,他们的知识面有时甚至令成年人惊叹。另一方面,他们接收的信息可能是碎片化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种屏幕所分割。

史军:问题可能不是出在知识的碎片化上,而是专注力和深入思考能力的丧失。目前大的媒体环境,更强调短时间的刺激,10秒钟就要有一个爆点。孩子们习惯了这样的刺激,就很难去深度阅读和深入思考。因此,传统纸质科普图书所承载的功能,就是要引导孩子深度阅读、深入思考,培养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

读一本有一定阅读难度的科普书,是培养深度阅读习惯和能力的起始。当你第一遍阅读一篇科普文章、一本科普书,是了解知识的过程,这是科普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接下来的第二遍阅读,就是侧重逻辑思考能力了。老师或家长可以引领孩子们思考书里的科学问题、科学观点,要跟孩子们不断地讨论、分析问题——这样深度阅读的引导,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这种阅读和积累是需要花力气的,需要经过艰苦的过程,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达成的。但如果习惯了这样的深度阅读和主动阅读,会让孩子感受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上书房: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说,向成年人普及科学要比小孩子难很多,他们眼里的现实世界大了,宇宙就后退了。

史军:对成年人的科普确实更难一些,因为成年人的世界观通常已经形成了,加上目前的媒体形势,很多人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东西”。

小朋友有旺盛的好奇心、开放包容的心态。其实,科普读物本身也带给我们讨论的技能,让我们学会讨论,学会接受和包容他人的想法。

在我看来,学会讨论是现代社会合作的基础。讨论问题,不一定要争个输赢。多数情况下,其实是要达成共识,有助于一起推进、解决问题。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互换身份去思考。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会用客观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这些都是读科普书可能带来的好处。

所以,保持对科学的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说到底,科学不是一堆堆知识点,而是要内化成为我们心中的行为准则。

杨仪宁:“7—12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对身边万物极具好奇心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的自我世界观开始萌芽和形成的时期。这个年龄段阅读过的图书,很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希望《少年轻科普》这个系列不仅给孩子讲述科学知识,还能通过阅读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让他们发现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发现世界的博大与奇妙,让他们感觉到“我和世界有联系”。如果能把一粒热爱科学、有责任感的种子留在他们的心里,那就太好了。

上书房:作为作者和编辑,两位理想中的科普和科普童书是什么样的?

史军:我们常说,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但好奇心不是全部。理想的科普是让我们每个人认识自己,都能找到在这个地球上属于自己的生态位置。科学问题的终极形态是哲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生活,避免“内卷”。

杨仪宁:作为童书编辑,我做少儿科普图书的策划时很在意这三个方面:

首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准确”。作者团队要有相关的专业背景,而且能用严谨的态度、严谨——但非枯燥的表述,让孩子们接收到准确、正确的知识。

其次,是恰当的表达。把孩子当成平等的朋友,文字要有逻辑、有美感,让孩子们读到“充满善意与童趣的科普语言”。

最后,“好的科普文章应该有感情”,这也是史军的观点。科学是没有善恶的,但人类用科学做的事情是有善恶的。所以,好的科普作家要有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情,要有自己的态度。特别是科普童书,沟通、交流的对象是孩子,选择传达什么、从什么角度传达,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想,好的科普童书,应该能够引导孩子感受得更深、走得更远。

上书房:儿童节来临之际,对孩子们的阅读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建议?

史军:一句话,请家长放下功利的想法,让孩子尽情、快乐地享受科学带来的美好和乐趣。

《少年轻科普》丛书

史军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题图来源: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