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观点|三大硬核产业创新发展,急需金融业四大硬核支持
分享至:
 (20)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孙彦 李清娟 2021-05-17 06:19
摘要:金融业支持三大硬核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引导金融资本重点支持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还要“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三大产业可谓相当硬核,不仅代表着世界尖端制造工艺水平,而且囊括了下一代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涉及了我国被“卡脖子”的大部分领域,其创新发展难度可见一斑。

正是由于三大产业科技门槛高、产业链构成复杂,创新风险相对较大,需要长周期、大数额、低预期的创新研发投入,如果仅依靠市场自身来配置要素资源,将难以形成有效的创新发展支持机制。此时就需要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来补足市场的不足,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多元的合作投入机制和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切实形成支持创新的强大合力,突破瓶颈堵点,释放产业创新活力。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创新发展的定位分析

1、集成电路产业需在应用端发力,营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集成电路产业拥有高度专业化和分工高度细化的产业链,从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充分全球化和全球合作的结果,这与传统产业通常由某一国引领的单点突破的发展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我国要破除“卡脖子”问题、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可控,就不能简单地将之理解为产业链所有环节自行生产,这不仅没有必要,也较易发生系统性的技术风险,并不利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长远发展。应注重发挥我国自身国内超大市场的资源禀赋优势,在市场应用端营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就可以在国际产业发展上拥有话语权,同时也拥有了对称制约谈判的筹码。此外,还应加大教育投入,定下心来用30年时间弥补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拥有设计、芯片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各个环节齐备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产业集中度最高、技术节点最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但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各个环节间尚未形成发展合力,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大型整机系统企业的牵引。“十四五”期间上海应注重向应用端延伸,充分抓住我国应用领域需求优势,如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智能交通和智能医疗等,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和整机系统企业深度融合,通过应用端的牵引发力,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

2、生物医药产业应发挥消费市场优势,引领全产业链整体发展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聚集态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方面均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医药消费市场重心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未来几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亦将面临较大变革。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但目前绝大多数药企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导致了高端药物产能不足、低端药物产能过剩的现象。未来,在生物技术发展、研发投入增加、医药支付能力提高以及药物本身的安全性能要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将日益改善,但其内部驱动力仍需进一步鼓励和加强。

上海作为中国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的核心城市,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完善、研发能力强、临床资源丰富、产业国际化特征明显。“十四五”期间,上海要充分发挥超大型城市综合优势,以不同应用场景消费需求为引领,带动研发、产业化转化与制造等全产业链整体发展。重点聚焦抗体药物、细胞免疫治疗、下一代基因测序、高端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高端植入介入器械等前瞻性领域。到2025年将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倍增,基本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

3、人工智能产业应着重赋能数字化转型,构建多元产业生态体系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目前,美国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该领域近七成的顶尖学者,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均已实现全面领先。欧洲整体位居第二,中国位列第三。我国人工智能应用环境较好,加之近年来商业化投入力度较大,因此在人工智能应用层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主要包括支付、交互技术、视频图像信息处理、智能搜索、无人驾驶等领域。但由于我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技术储备整体实力相对落后,尤其在基础层的芯片、传感器、算法等软硬件方面实力较弱,而得益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技术层的计算机视觉与语音处理等领域已可与美国比肩。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链较为齐整,配套体系完善,目前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在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快构筑人工智能“上海高地”。一方面,引导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与人工智能融合,聚焦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能医疗、机器人、北斗导航、工业物联网、工业控制安全等重点领域,构建多元人工智能生态。另一方面,加强新基建与人工智能融合,构建支撑城市整体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底座,深度赋能经济转型升级、城市治理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创新发展的投融资瓶颈分析

1、高科技轻资产企业的无形资产难以评估抵押,遭遇投融资瓶颈

现阶段制约三大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链部分环节的投融资瓶颈,如在IC芯片设计、EDA工程软件、AI人工智能算法、新药研发等细分领域,相关企业属于高科技轻资产,其资产主要集中于知识产权、技术技能、资质批文等无形资产,并不具备可交易性,因此也难以评估抵押,导致企业难以获取银行信贷融资。

例如人工智能企业,此类企业需要购置高算力设备和构建高技术人才团队,融资需求较大。但创业者的前期投入都集中于算法和设计上,并无可估值抵押资产。再如生物医药企业,在启动临床试验时需投入大笔资金,但创业者前期投入主要集中于临床前的动物实验、药理毒理研究,所取得的专利和临床批件难以抵押贷款。

此类企业研发投入期长、融资需求大,但在创业早期时风险偏大、估值偏低,创业者大多不愿进行股权融资,因为将会付出较大代价,甚至牺牲公司的控制权。银行信贷是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对创业者来说是最亟须的,对于行业健康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但目前此类高科技轻资产企业却难以获取银行信贷融资。

2、国内银行借鉴硅谷银行经验开展投贷联动,却遭遇制度和文化困境

美国硅谷银行通过与创投基金合作,进行投贷联动,打通了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一方面通过获取额外的股权投资收益来弥补债权业务风险,另一方面也通过与创投基金联动获取企业信息来规避业务风险,从而有效破解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投融资难题。

投贷联动能有效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银行也能分享中小企业的成长收益,但是这种模式与银行谨慎经营的制度和文化存在冲突。自2016年下发《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纷纷开展了投贷联动试点,但目前并未探索出有效的投贷联动机制。投资和信贷未能有效融合,实际上还是处于各自经营的状态。关键在于投资人和贷款人的关注点不同,一个更关注企业成长,一个则更关注风险可控,双方能够达成共识的都已经是成熟的大企业了,已能选择上市融资,或直接从银行信贷融资,不再需要投贷联动机制支持。

金融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创新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1、制定针对高科技轻资产的专业评估体系,破解信贷估值困局

高科技轻资产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技术技能、程序算法、资质批文等无形资产,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专用性,缺乏市场定价机制,银行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难以对该类资产进行估值。可以考虑引入行业内的专业力量,补足银行的专业能力缺陷。从市场和技术两个维度,设计合适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构建行业专家库,通过专家评估与指标体系的结合,给出相应的估价,再由银行结合自身的贷款评估体系,给出风险系数,进而可以进行无形资产的信贷抵押融资。

2、探索构建投贷联动、投融资联盟机制,打通高科技轻资产企业的投融资瓶颈

投贷联动的制度创新,需要银行改变传统的、过于依赖抵押担保的信贷理念;需要银行重塑风险观念,从一味回避风险向识别风险、理解风险、管理风险转变;需要改革考核机制,建立差异化考核激励办法,适当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建立合理、明晰、可操作的尽职免责制度。

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投融资联盟,包含银行、投资机构和行业协会。首先由行业协会遴选企业的融资需求,并以项目的方式向所有投资机构发布,由投资机构去选择项目进行投资,然后再由银行跟进选择,进行投贷联动,最后大家以合适的方式共同分享投资收益。有效整合各领域专家的专业优势,实质性打破投贷机构各自为营、各自应对不同类型风险的困局。

3、全方位评估技术溢出效应,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容错机制

技术的溢出效应不仅仅体现在成功的科技创新中,失败的科研与投资也可以带来正向的影响。为推动我国双创战略的实施,破除科技创新实践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正确评估创新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科技创新容错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为科技创新营造出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要完善、优化政策性银行的投资基金绩效考核办法,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融资的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设置不同的容错率,全方位跟踪评判何处可“错”、何“错”可容,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资本在科创市场的活力。同时要建立畅通的项目监督、检查、审计等信息共享渠道,从顶层制度设计和可操作性上实现政策性银行引导社会资本推动科创投资发展的作用。

4、加强银政合作,建立服务三大产业的科创支持和风险分担机制

可由政府牵头,发挥银行与政府各自的优势,建立合适的风险分担机制,构建全面的金融生态,重点发掘和满足三大产业在发放信用贷款的需求。通过联合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为银行贷款提供一定额度的风险处置补偿,增强信贷投放激发资金活力,不仅实现政府在贷款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作为居间人的角色,为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同时也合并了产业整体信贷风险,解决了银行应对单独企业风险的难题,更大程度上撬动银行对三大产业相关企业的信贷投放。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校、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