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10本好书点亮第20期“解放书单”,它们聚焦这些“风景”
分享至:
 (72)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学文 2021-04-23 06:54
摘要:建党百年、脱贫攻坚、气候经济、古蜀文明、咖啡上海……第20期“解放书单”聚焦这些“风景”。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解放日报社联合出品的第20期“解放书单”如约而至,再一次以10本好书,生动体现书单“价值、高度、前沿”的选书标准。

“解放书单”是“上海市促进全民阅读联盟”首批发起成员之一,本期书单精选党史、政经、科教、文化(艺)等领域10本好书,或约请学者专家撰写书评,或由作者自己分享创作感悟,引领阅读向景深境美中去。

让我们一起浏览这10本好书所打开的“风景”,并可扫描每本书后的海报二维码,精读由“解放书单”精心邀约专家、作者撰写的书评或创作漫谈。


从“火种”到“寻路”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刘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本期书单首推《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该书是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教授继2019年推出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的《战上海》之后,又奉献的一部既具历史感又有时代感的力作。作者采用了丰富的原始档案,视角独特,以小见大,还原诸多历史细节。尤其是运用了近年来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单位赴海外采集的新史料,如从俄文和日文档案翻译出版的《中共首次亮相国际政治舞台》《中共建党前后革命活动留日档案选编》等资料集。

刘统教授不仅研读史料勾勒文字,而且通过寻访、游历来触摸历史遗迹、考辨史料,力图回到历史场景,感受历史真实氛围。他“从浏阳七溪村走到排埠村,感受毛泽东初出茅庐险些送命的惊险;从江西寻乌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感受共产党人的‘创业艰难百战多’;从福建上杭苏家坡的山洞再到古田村,感受毛泽东革命生涯中的大起大落”。通过秉承古代史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方式,作者赋予了《火种》以历史现场感。

作为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火种》的面世能够有效推动“四史”学习深入展开,能够将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故事传遍千家万户。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品读书评《从“火种”到“寻路”,在历史中感受时代》全文,作者忻平、杨阳】




更关注精神面貌的变化


《扶贫志》
卢一萍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扶贫志》一书,用激情饱满的文字,展现“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人民的生活的变化和精神面貌的变化,用一部普通人的列传,一部父老乡亲在这个时代的心灵史,让读者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当下中国农村的巨变。

作者先后深入30多个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村寨,寻访了90余人,行程1.53万公里。最后,从5700分钟采访录音、240万字采访笔记中,选取了20余则亲历者的故事,通过不同侧面,描写普通人的命运和奋斗。他在分享创作感悟的文字中这样说道:

“我希望我不仅仅是把湘西的变化报道了出来,还希望从这种变化中反映中国的‘山乡巨变’,同时赋予社会人类学‘乡土中国’的田野个案,以期回答如何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中,让落于时代之后的他们和我们,携手前行,把‘汔可小康’的憧憬变为现实,从而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诗和远方,都有一个回得去的故乡。”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赏读创作感悟《关注生活的改善,更关注精神面貌的变化》全文,作者卢一萍】




让“510亿”变为“0”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美]比尔·盖茨 著
陈召强 译
中信出版集团

昨天,40国气候峰会举行,气候问题一直是全球的共同关注。

比尔·盖茨多年之后再出新书,议题同样是气候。他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给出了两个重要数字:510亿和0,书中的内容围绕这两个数字展开。510亿是目前全球范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大致吨数,0则是减排的目标。要想阻止对地球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气候持续升温趋势,人类必须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比尔·盖茨曾于2015年倡议发起建立了“突破能源联盟”,投资支持新能源发展。虽然面对各类严峻挑战,比尔·盖茨对未来依然是乐观的:通过努力,现状可以改变,灾难可以避免。这不是一个盲目的结论,而有着细致的分析和清晰的路线图。比尔·盖茨在书中用超过一半的篇幅,告诉读者具体该怎样做,如何采取行动以赢得地球环境美好的未来。

比尔·盖茨认为,实现减排的唯一途径是创新驱动,他在书中具体介绍了当前科技已经在发挥效力的领域,及需要进一步突破创新的技术,包括电力生产与存储、生产与制造、种植与养殖、交通运输、制冷和取暖等。在这些领域的创新及转化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将成为实现零排放的关键,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其中的具体内容,丰富和扩大知识面,提升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解。

【请扫二维码,阅读书评《气候问题,如何让“510亿”变为“0”》全文,作者许小峰】




“环境污染”是个锁孔问题


《故土的陌生人: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
[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著
夏凡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环境污染是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另一个环境问题,但在《故土的陌生人:美国保守派的愤怒与哀痛》一书中, 环境污染更成了一个锁孔问题,作者为更好地理解近年来右翼政治不断攀升的情感吸引力,深入走访路易斯安那州,去寻找为何在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的红州地区却激烈反对监管污染源的悖论。

被探访者来自各行各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情感状况有着明显差异,却对环境污染监管有着同样坚定的抵制。吊诡之处在于,他们中的一些人自称环保人士,甚至曾亲身经历过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也一样向往着清洁的空气和水源。作者挖掘他们的“深层故事”,试图引导美国社会攀越理解他人障碍的“同理心之墙”。但当下的美国社会普遍将跨党派沟通当成屈服,将同理心视为软弱。党派已超越种族,成为引发分裂和偏见的根源。美国政治制度正面临其适应能力的重大挑战,未来政治版图的变迁将主要取决于左右翼人士政治立场背后的情感及由此做出的抉择,不仅关乎政治,同样关乎社会。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品读书评《通过“环境污染”锁孔,看到了什么》全文,作者柯静】




“生态系统”视角看科技智库


《从洞察到谋略:国外科技智库研究》
缪其浩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其中科技智库能起怎样的作用,值得研究。《从洞察到谋略:国外科技智库研究》一书,用全球视野、系统观念,将科技智库放置于“决策支持的生态系统”中予以观察,为我们展示了科技智库的全新“研究场景”。

凡涉及“系统”,一言难蔽之。本书则巧妙地选择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某些政策法案,截取其出台前后所经历的某段时间,为读者梳理了一项决策从谋事到落地,有多少参与其中、为之奔忙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行为主体,徐徐展开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复杂交织起来的决策画面。尤其丰满的是对美国联邦政府先进制造战略决策的深度观察,从2009年奥巴马总统做出要“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承诺,到2019年国会进入重新授权先进制造有关条款的立法流程,作者写出了十年间利益团体间的风云博弈,也牵出了数量庞大、功能多样的政府内外决策支持服务力量,包括总统顾问、联邦咨询机构、利益集团、游说团体、智库、学术机构、咨询公司等,它们与联邦政府一起完成了从问题确认到政策形成,乃至法律化和评估工作的完整闭环。在此期间,它们尽管立场不同,影响决策的方法各异,但都一起参与到不同政策环节之中,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决策支持生态系统。

诚然基于他国的决策支持生态系统的研究无法照搬至中国,但美国科技智库的思维范式,是值得中国智库建设与研究加以借鉴的。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赏读书评《正确决策需一个“生态系统”支持》全文,作者陈超】




区域城市化视阈下的都市转型


《我的洛杉矶:从都市重组到区域城市化》
[美]爱德华·W·苏贾 著
强乃社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近半个世纪来,都市的发展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区域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空间的重组,让空间问题更加强烈地凸显出来,而空间研究也随之成为都市研究的一个重要支点。在这一领域,美国学者爱德华·苏贾的空间批判理论具有较大影响,而《我的洛杉矶:从都市重组到区域城市化》,正是其以洛杉矶的空间重组为原点,探究21世纪都市发展趋势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为“都市文化研究译丛”新一种,迄今该丛书已出版了18种著作,在当代都市文化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不远的未来,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5%,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会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也意味着“在实际减少社会和空间不平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的可能是中国”。从洛杉矶的区域城市化,到世界城市化、郊区城市化等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苏贾的研究,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品读书评《区域城市化视阈下的都市转型》全文,作者刘畅】




在文物中“寻找”古蜀文明


《寻蜀记》
萧易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火了,让人们对古蜀文明更好奇了。本期书单推荐《寻蜀记》一书,带领读者一探古蜀究竟。

作者写《寻蜀记》的初衷是“从新石器时代新津的宝墩古城,到彭山发现的张献忠沉银,它们的年代都不一样,我想通过它们建立一个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脉络,以此看四川的历史”。然而历史浩如烟海,如何在庞杂的资料中抓取每个时代的主脉呢?该书精选了四川19处代表性考古遗址和文化遗存,通过对发掘材料的爬梳、比对文献史料并亲临现场探访,钩沉出了四川从新石器时代、古蜀方国延绵到明清那些隐匿在历史中的精彩瞬间,由微见著,将蜀地历史文化序列清晰地勾画出来。作者深厚的文史功底、娓娓道来的灵动笔法,配以遗址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的珍贵图片,将枯燥坚硬的考古材料润化开来,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文史干货条陈缕析的悠长滋味,更有古代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再现。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阅读书评《在文物中“寻找”古蜀文明》全文,作者张苹】




不一样的书法史写作


《中国书法史观》
卢甫圣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解放书单”每期推荐一本艺术类优秀图书,本期书单推荐的是《中国书法史观》。该书不局限于具体书家和作品,而更关注书法作为社会文化生态存在的意义。

书法史应该怎么写?在学术发展日益繁荣的今天,走多学科合作、交叉之路是必然的。比起美术史研究在国内的蓬勃兴起,书法史的研究和书法通史的写作,多年来并无大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美术史研究在史料考证的基础上,转换研究观念,吸收了社会史、图像学、形式分析甚至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开拓了研究的新局面。而书法史的研究,相比之下显得抱残守缺,乏善可陈。由于古代书法是比绘画成熟更早的艺术形式,应用范围遍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甚至百姓日用而不知。书法作品因而渗透着书家的全部内心生活,研究书法史也可以研究笔迹和文本所承载的人的思想史、情感史。书法史的研究不应只满足于研究风格史、技术史等方面,而是要在更广阔的书法社会史基础上去理解书法。

《中国书法史观》以宏阔的文化视野、精辟的文化思辨向我们昭示了,书法史研究者只有走出孤芳自赏的小圈子,投入到艺术人文学科甚至更大的文化圈中去,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阅读书评《书法史写作,需走出“孤芳自赏”圈子》全文,作者张长虹】




物质的“水”与意识的“美酒”


《大脑的一天》
[英]苏珊·格林菲尔德 著
韩萌 范穹宇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每一期“解放书单”也必有一本展现前沿科技的优秀图书,本期书单带来的“烧脑”书是《大脑的一天》。

即便达尔文和宇宙大爆炸的解释能告诉我们生命、人类乃至宇宙的起源与演化,但意识的难题仍旧是当代人面临的最大的知识性黑暗。意识不仅仅是旧物质的重新组合,而更像是一种新的实在注入了宇宙。细胞在妊娠过程中不断地组合、生长,直到大脑成熟到可以感知经验。起初这团细胞根本没有心智与思想。然而,在人们尚不清楚物质何时完成了变为意识的惊人飞跃时,意识就已经在那里涌现了。心智哲学家科林·麦金曾做过一个形象的类比,意识问题就是要“解释客观大脑组织的‘水’如何转化为主观体验的美酒”。《大脑的一天》展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神经科学家们破解上述谜题的努力。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阅读书评《物质的“水”如何转为意识的“美酒”》全文,作者郁锋】




因为咖啡,所以上海


《咖啡新规则》
[美]乔丹·米歇尔曼 扎卡里·卡尔森 著
黄俊豪 译
中信出版集团

上海街头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咖啡品牌和咖啡馆,人们想要了解咖啡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咖啡新规则》是一本精巧的咖啡知识百科全书,也是一本简明的咖啡辞典。全书以55条咖啡世界里的基础知识——从咖啡原产地的奥秘到如何冲煮一杯好咖啡,从全球咖啡的历史到城市中的咖啡馆文化,为人们轻松揭开几乎所有关于咖啡的秘密。它既可以让人随意翻翻,用喝一杯咖啡的时间,来一场咖啡之旅;也值得细细品味,引发一些关于我们所处的城市空间的思考。

各种创意咖啡、精品咖啡、花式咖啡和本土品牌在上海街头遍地开花,处处展示着上海这座创新之城的活力和魅力。最近举办的“因为咖啡,所以上海”咖啡文化周,再一次证明咖啡作为一种域外文明很可能在中国兴起,成为一种与本土茶文明双峰并峙的饮料。而咖啡文化在中国的勃兴,对逆全球化思潮是一个有力反击。

【请点击海报二维码,赏读书评《咖啡:人类共同体的凝结剂》全文,作者徐锦江】




顺告读者另一个悦读本期书单所有书评的通路——您可打开上观新闻APP文化频道的“上书房”栏目,今天,我们在栏目中推送了国内专家学者作者聚焦10本好书的10篇书评或创作感悟,以及关于本期“解放书单”副书单的综述《那一道光,照亮百年星空》。在这个美妙的春天,让我们相约读书日,相约好书,悦赏人文、哲社、艺术等人类精神内外部世界的曼妙风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